雅集
雅集
月上柳梢头,醉春楼内灯火辉煌。
凌瑾与几位同僚坐在雅间中,一边品着美酒,一边听着丝竹之声。台上小倌正在演奏一曲《流水》,琴声悠扬。
“这曲子弹得倒是不错,”李家主轻抿一口酒,“就是这些男儿家,总爱把颈带系得那么紧,看着都替他憋得慌。”
王家主轻笑:“你不懂,那叫欲露还遮。半遮半掩的,才有味道。要是真的都露出来,反倒索然无味了。”
“说得也是,”另一位同僚点头,“男儿家的美,就在这种含蓄。像春日柳丝,袅袅娜娜,宜远观,又宜亵玩。”
凌瑾看着台上那个弹琴的小倌,漫不经心地说道:“不过现在的男儿,似乎都偏爱瘦削些,太过单薄了。我还是喜欢稍有些肉感的,抱起来才舒服。”
几个女人相视而笑,都是女人,自然明白其中深意。
“凌大人说得在理,”李家主附和道,“太瘦的男儿,风一吹都要倒。还是要有些分量的好。”
“可也不能太胖,”王家主摇摇头,“前些日子相看了一个商贾家的公子,生得倒是白净,就是腰身太粗,一点美感都没有。”
“男儿家的身段确实重要,”凌瑾若有所思,“腰要细,但不能弱不禁风。肩膀要有些轮廓,但又不能过于宽阔,失了柔美。”
“对了,”王家主笑道,“下月我打算再纳一房侧君,看中了江南的一位闺秀,琴艺不错。”
“又要纳侧君?”有人笑道,“家里那些还不够?”
“男儿家嘛,多养几个也无妨,”王家主毫不在意,“而且那公子确实生得好,技艺也佳,正好府里缺个会琴的。”
凌瑾听着这话,心中暗想,她家里只有一个正君和几个小侍,在同僚中已经算是很克制的了。像王家主这样的,府里养着十余个男人,才是她们这个阶层的常态。
“凌大人,”李家主忽然问她,“听说你要纳新的侧君?”
凌瑾微微一怔,随即摇头:“哪来的传言?我府中现在这些就够了。”
“是吗?”李家主眨眨眼,“前些日子我可是看到好几家人往你府上送拜帖呢。”
“只是些寻常的社交往来。”凌瑾不想多说这个话题。
其实她对男儿家的兴趣不算太大。偶尔寻个乐子还行,真要养太多,反而觉得麻烦。更何况,那些男儿除了侍奉床榻和装点门面,也没什么实际用处。
不过,如她这般年轻有为,府里又只有一位正君和几个小侍的女子,被京城无数人称赞,视为好女人的典范,也属正常。
甚至有不少高门都把她视为联姻的好选择——既能拉拢一位仕途不可限量的青年才俊,又能给自家男儿找个好归宿。
“凌大人对正君倒是专情,”王家主调侃道,“不过偶尔换换口味也不错。要不要我帮你物色几个小侍?”
“多谢好意,暂时不用。”凌瑾婉拒了。
“对了,”李家主忽然想起什么,“听说圣上有意再开一届恩科?”
“嗯,拟定的主考官就是凌大人的座师吧?”
……
话题很自然地转到了朝政上。这些官员一边享受着身边小倌殷勤的服务,一边讨论着各种政务,又时不时谈及风花雪月,尽显文人风流。
在她们看来,这种生活方式再自然不过了。案牍之余找些乐子,这是理所当然的享受。
台上的琴声正好告一段落,几个小倌依次上前行礼。凌瑾打量着他们,心中暗自品评。
这个眉眼太媚,少了些清雅;那个身形不错,可惜脸上有痣;还有一个倒是周正,只是年纪大了些……
“凌大人看中哪个了?”王家主注意到她的目光,“要不叫过来陪酒?”
“算了,今日只是听曲。”凌瑾摆摆手。
——
告别了同僚,凌瑾坐着轿子回到府中。一路上她想着今日雅集,心情颇为愉悦。和这些同僚相处,总是让她感到轻松。大家都是同一个阶层的人,有着相同的见识和格局,自然话语投机。
相比之下,府里的那些男儿就显得有些无趣了。只知道胭脂水粉,家长里短,也没什么可以深入交流的话题。
不过偶尔调剂一下,倒也不错。
回到府中,侍书上前接过她的外袍。
凌瑾随意地问道:“府中有什么事吗?”
“府中一切如常,另外,正君今日赏了周小侍一支簪子。”
凌瑾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按规矩,小侍第一次侍寝后,确实应该有些赏赐,正君处理得很得体。
“知道了。”
凌瑾走向书房,准备处理一些公务。男儿家的事情,偶尔想起来就行了,不值得花费太多心思。
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