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顺势
璎棠的伙计最近几日体会了一把什么叫“门可罗雀”,同之前的门庭若市相比,他们还真有些不太习惯。虽然每日还是照常上工,但将店面清扫一遍之后几乎没什么事儿,只能站着、坐着、靠着,大眼瞪小眼儿。
对于这种情况,管事也没什么办法,对手是刺史府家眷的产业,存了心想用低价扰乱缠花市场,趁机彻底打压住他们,气势汹汹而来,偏偏掌柜的和许大姑娘都不在,何大掌柜是能主事,可最近也不知道怎么的,连璎华的管事都几乎见不到她,更不用说他们了。
刘管事总觉得出了什么事儿,可主家的事情他们又不好多打听,他只能尽量安抚和约束手底下的人,让他们不要多生事端,一切等掌柜的和许大姑娘回来再说。
璎棠门庭萧条,皓雪居却恰恰相反,王梁那一把火没能烧死许清如,阴差阳错暴露了缠花花骨的秘密,原来璎棠的缠花是用平安镇随处可见的雨花竹制成的。
王梁用这一秘密讨好唐绫,隐瞒了许清如的事,只说他是心疼她那次在璎棠所受的屈辱,故而私下明察暗访才终于知晓了璎棠缠花的诀窍,唐绫听了感动不已,按照王梁为她的谋划命皓雪居重新制作缠花打压璎棠。
这一回唐绫上了心,不仅买下了皓雪居隔壁的店铺,仿照璎棠建了一个专门的缠花铺子,招收了一大批缠花娘制作缠花,而且出来的成品她都要一一看过,做工粗糙的直接打回去重新做,因此成品的卖相比上次精致了不知多少倍。
卖相上提高不少,价格却仍旧和原先一样,璎棠的客源被皓雪居大量挖走,而且皓雪居是哪家的产业,楚州那些个官员贵族也都心知肚明,皓雪居拓展产业重新开业,刺史府的面子不能不给,纷纷去皓雪居捧场。
这些人就是楚州的风向标,他们往哪里走,底下的人就会跟着去哪里,所以皓雪居不仅用低价带走了璎棠的平价线的客流,还凭借刺史府的背景带走了上层的顾客。
许清如回到楚州之时,听到的就是这个“噩耗”。什么叫屋漏偏逢连夜雨【1】,这就是了。
“刘管事说的事儿我知道了,”许清如在苏州休养了几天,脸色看起来没有那么差,用脂粉遮一遮,就说自己是舟车劳顿,应该能遮掩过去,“我自有打算,刘管事也别着急,还烦请您安抚好店中的伙计,若他们此时想走,也不必阻拦,结了银子让他们走就是。”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人,许清如不用。这一次未必不是一个试探人心的机会,她是和刺史府彻底交恶,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的路不好走,若再有不跟她们一条心的伙计混在其中,后果不堪设想。
唐绫给她出了这么一个难题,想看到她困兽犹斗,她偏不,她要顺势而为,借此机会将璎棠的人清理一遍,将璎棠的往下扎得牢固一些。
许清如猜测,唐绫见她不接招,下一步必定是从璎棠挖人,进一步削弱璎棠的实力。
何掌柜听了她的猜测,也同意她的做法,“危机时候方见人心,璎棠建立之初,人手虽然是再三筛选过的,但毕竟时间赶得紧,不敢保证人人都会一直没有异心,也好,趁此机会我们仔细辨一辨。”
许清如吩咐刘管事一切如旧,不必管皓雪居,他们就像往常一样,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除了定下对策以外,许清如还暗中去了一趟郡守府,向李夫人和崔夫人说明了情况,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
李夫人姑嫂一开始并不相信,但许清如立下了军令状,加之时间越来越紧迫,她们没有其他的办法,只好准了许清如的提议,但有一个条件,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直到缠花完成,她必须都待在郡守府。
许清如担心阿娘和妹妹会无人照顾,李夫人立即给她拨了一个婢女一个婆子并一个侍卫替她照顾家人,让她不用担心,安安心心待在郡守府完成贡品。
这个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对许清如而言不仅不是为难,反而帮了她一把。
按说王梁是不敢在楚州对她们下手,但就怕万一。李夫人安排她进郡守府制作缠花,又在阿娘和妹妹身边放了人照顾,明里暗里都会对王梁形成一种震慑。有郡守府的人在,他必定不敢出手,李夫人安排的这一出也算是意外之喜。
唯一令她放心不下的可能就是璎棠了,皓雪居对璎棠的打压一天比一天厉害,她从郡守府出来怎么说也要翻了年,她怕何掌柜在皓雪居的打压下撑不过这么久。
“这你无需担心,”何大掌柜和何掌柜替她安心,“不过两三个月的时光,撑一撑总能过去的,眼下最要紧的就是你手中的贡品,将贡品做好了,陛下满意了,害怕璎棠没有翻身的机会吗?”
她们所想的破局之道也是许清如所想的,这一局只能自上而下破,唐绫仗的是刺史府,如果这一次贡品之事成了,不仅郡守府,李夫人背后的京兆李氏,甚至女皇和晋宁夫人都有可能成为她们能借一借的倚仗。
“王梁背后是楚州刺史,阿如,你若想重新调查你阿耶的案子,此次也是一个机会。将贡品做好,李夫人她们满意了,届时一定会给你赏赐……”何掌柜想得更加深远。
许清如眼前一亮,是啊,届时她向李夫人提出此事,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请两位姊姊放心,阿如定会全力以赴!”
时间紧迫,李夫人只给了她两日的时间回家准备,许清如回家之后跟阿娘还有妹妹解释一通贡品,江柔大惊失色,她不知道长女平安镇一行竟然出了这么多事,一听许清如还要走,她很担忧,“阿如,缠花在家不能做吗?非得……”
话是这么说,可江柔知道无济于事,李夫人下了命令,她们只能听从。
“阿娘,你就放心吧,郡守府吃穿不愁,而且李夫人将我安排在了三姑娘的院子里,三姑娘同我十分熟悉,你无需担心。”许清如安慰江柔,“没准等阿如回来,阿娘会发现我还胖了一圈呢!”
“可……可正旦你也不能回来……”江柔舍不得,去一个平安镇看竹坊就出了这么大的事,郡守府那是什么地方,高墙深院,她害怕许清如进得去出不来。
“阿娘,您就别胡思乱想了,阿如会好好照顾自己的,何况李夫人不是那么不近人情的人,等阿如在府中找一个适当的机会提一提,未必就不能回家过节。”许清如收拾了几件衣物,其实没什么好带的,方玉瑶那里听说她要在她的院子里同住几个月,简直欣喜若狂,早就命人为她准备了一整套常用物件,还特地让掬月来问她的喜好。
“阿娘,我不在的这段时日,你和阿婉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对着李夫人派来的婢女婆子也无需惶恐,那几人李夫人都提前让阿如都看过了,是老实没什么心眼的人,阿娘尽管放心用,两三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许清如再三叮嘱后,眼看时间差不多到了,不能再耽搁下去,便拎着包裹出门,院外李夫人派来接她的人和派来照顾江柔和许清婉的人都候着,见了许清如赶忙上前替她拿行李,“二娘子放心,我等会好好照顾大姑娘的。”
许清如在江柔依依不舍的目光下登上了去往郡守府的马车。
方玉瑶今日早早起床,去给许清如准备的厢房又检查了许多遍,地毯、纱帘、被子等一应用具皆按照许清如的喜好来。
“对对对对,我让你准备的衣物呢?”方玉瑶走到橱柜前打开,“都在这里了吗?明明有那么多布匹,怎么做出来就这么点?”
“三姑娘,”掬月哭笑不得,“从定下许大姑娘要来到今日也不过才三日的时光,就算针线房的人长了三头六臂也不能一下子都赶制完吧,这些是她们先行做出来的,足够许大姑娘先穿着了,反正大姑娘要在府中待两三个月,慢慢做也不迟。”
掬月这番话提醒了方玉瑶,“对哦,我给忘了,阿如还会在郡守府过正旦,你赶紧让库房备一些新鲜样式的布料,等阿如过来让她挑上一挑,看看正旦做什么花样的衣裳。”方玉瑶催促道,“还不赶紧去,一会儿阿如就要到了。”
掬月无奈,只得去库房传话,她家三姑娘对许大姑娘可真是着紧,对自己平日的用度都没这么上心,这三日却将院中的家常用度全部关心了一遍,撤的撤,换的换,添的添,就差把自己的正屋让给许大姑娘住了。<
“三姑娘,马车来了。”掬月陪自家姑娘在府外等了一个时辰,站得腰酸腿软,才远远地看到接许清如的马车往这边走。
方玉瑶激动得不行,长这么大阿娘还是第一次同意让她的手帕交进府陪她,虽然阿如的第一任务是制作贡品,陪她不过是顺带,但方玉瑶还是非常开心,激动得好几日都没睡好。
“三姑娘,”许清如一下马车就看见方玉瑶跳起来朝她招手,“三姑娘特意在这里等我的?”
“都说了别叫我三姑娘了,叫我阿瑶,你怎么出了一趟院门就给忘了?”方玉瑶撇撇嘴。
“阿瑶。”许清如急忙改口。
“这是许大姑娘的行李吧,辛苦嬷嬷了,给我吧。”掬月接过许清如的包裹,“三姑娘难道想让许大姑娘一直在门口站着?”
“对阿如,我们进去吧,我带你看看给你布置的房间。”方玉瑶拉起许清如的手想带她入府,被许清如阻止,“阿瑶,再等一下。”
许清如伸头看去,何掌柜的马车出现在视线中。
马车在许清如面前停下,绿绮从车上走下,一眼就看出许清如身边的姑娘身份不凡,微微行了个礼,何掌柜适时撩起帘子探出头对许清如说道,“阿如,人我可给你送来了,我就不进去了,府外你尽管放心。”
许清如点头,转身对方玉瑶说,“现在我们可以进去了。”
方玉瑶皱眉看着绿绮,“阿如,她是谁啊?看年纪也不像你妹妹,怎么从没听你提过?”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先进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