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往事
何掌柜计划在苏州待上一日,结果何三掌柜盛情挽留,她们便又多待了一日,第三日何三掌柜恋恋不舍地送人离开,放人离开前扒着马车的窗沿千叮万嘱,“阿婉,记得有空来玩儿啊!”
“呦,认识两日阿婉在你心里都快越过我这个二姐了!”何掌柜佯怒。
“阿婉可不像二姐那样总说我稚气,还是我们阿婉好玩!”何三掌柜见许清婉喜爱吃樱桃煎,特意命束桃去富春楼订了好几份,用食盒装了给她路上消磨时间,还有一些带给楚州那边的物件,十砚和十砜正在装车。
“阿烟姐姐我会来找你玩儿的!”许清婉从窗口探出头挥手,这两日她过得可疯了,阿烟姐姐不仅带她逛集市,还带她去郊外爬山,去小河里摸鱼,摸到的鱼就让船家在小船上现做,可好吃啦,她在平桥村和平溪村的时候都没玩过这些。
马车在何三掌柜的目送下渐渐离开了苏州城,驶上通往楚州的官道。苏州往楚州比扬州往苏州要多出一倍的距离,途中他们在官道旁的驿站住了一晚,满打满算走了两日才到楚州。
同平安镇相比,苏州城已经大出了几十倍不止,楚州比之苏州更大,从城门就可以看出昔日楚州为大晋之都的风光。
苏州的城门是单拱门,而楚州则是三拱门,十丈高的门楼之上是单檐庑殿顶,像展翅的飞鸟,正殿中放着一面大鼓,晨钟暮鼓的鼓声便是从这里传出,每日鼓声一响,宵禁开始。
进了楚州城,许清如发现城中的街道是苏州的两倍宽,从马车中望去,这条道根本没有尽头。
何掌柜看出了许清如的惊叹,主动给她解释,“这条道曾是御道,亦是楚州城的中轴线,沿着这条道一直往前可抵达留宫。”
“留宫?”许清如对大晋的历史不太了解,只知道大晋曾被裂土,好像能够重新一统天下与今上有莫大的关系,也正因为此,今上才能以女子之身君临天下。
不察史册则无知,在平安镇的时候是没那个条件也没那个需要,如今到了楚州,凡事都需要比在平安镇的时候小心,大晋那一段历史她还是熟悉一下为好。趁着现在身边坐着一个读过书的,她要赶紧抱大腿。
“掌柜阿姊,为什么楚州曾经是大晋之都啊?”许清如问道。
“你可知晓‘永隆之乱’?”何掌柜问道。
见许清如摇头,她只能从“永隆之乱”给许清如讲起。
大晋自太祖建国以来历经两百余年,皇位传至晋灵帝萧晁手中,萧晁继位之后耽于酒色,怠于朝政,苛捐杂税,一连十年未曾上朝,朝政大事由号称“内相”的宦官张挺把持,张挺内惑君主外逐贤臣,致使朝野上下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萧晁膝下仅有一子萧煊,即后来的晋平帝。太子萧煊联合东宫诸臣上奏请求灵帝“清君侧,杀张挺”,灵帝未准奏,张挺怀恨在心,无奈萧晁只有萧煊一子,无法罢其储君之位,为制衡萧煊,张挺向灵帝举荐西北高薛族高薛王第二子高流入朝为将。
高薛族狼子野心,高流在长安蛰伏三年引兵入关,终使大晋爆发“永隆之乱”。灵帝萧晁为高流所弑,萧氏皇族几近灭族,太子萧煊在勤王之军的护送下一路南下,逃至建宁,也就是后来的楚州,并在此称帝,史称“衣冠南渡”【1】。
当时长江以北全部为高薛族所占,高薛大王子在长安称帝,国号为齐,开启了北齐与南晋划江而治的时期。
平帝萧煊登基以后一直意图北伐重新恢复萧氏江山,但当时朝中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两派始终争论不休,平帝为表决心,扶立了主战派的核心人物太尉燕拓之女燕云笙为后。萧煊之母昭怀皇后在怀孕之时被下毒,难产而亡,导致平帝身体弱于常人,又因在第一次渡江北伐的过程中身中一箭,从而引发旧疾,军国大事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妻燕云笙代为处理朝政。
平帝膝下三子二女,长子幼子及一女皆早夭,长大成人的只有嫡次子萧季钧以及幺女萧季绾。平帝驾崩后,由于新帝萧季钧同其父皇一般先天不足,家国大事多仰赖燕太后决断,燕太后继承先夫遗志,想要一统中原,无奈数年来劳心劳力,身体早已江河日下,临终前诏封幺女萧季绾为镇国晋宁公主,行使监国之权辅佐兄长。
萧季绾监国以后深得新帝信任,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并且重用贤将姜原遂为镇北大将军,统领大晋最为精锐之师玄甲军北伐,历经数年终于收复大晋北方失地,使得天下再次一统。
十年后大晋成帝萧季钧退位为太上皇,居太康宫养病,镇国晋宁公主萧季绾登基为帝,改年号“凤临”。
因萧家曾在建宁建都,萧季绾登基后改建宁为楚州,称“留都”,平帝、成帝两代君王所住过的太宸称“留宫”,留都仍保留当时仿长安规制所建的一百零八坊,正是有这一段渊源在,所以楚州在天下九道一府中地位超然。
听完何掌柜的讲述,许清如好奇地掀开马车窗帘,向外探出半个头好好地一探究竟,看一看这座大晋中兴之地究竟是何模样。
若说苏州是江南水乡的清秀,那么楚州便显得庄严肃穆,到底是天家住过的地方。
“那留宫里还有人住吗?”许清婉突如其来问了一句。
“大部分时间里是没有人的,只在太子刚满周岁那年,陛下带着晋宁夫人回来过一次。”何掌柜回答。
又是晋宁夫人,这不是许清如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号了,她所知道的各种政令的背后,好像都有这位晋宁夫人的身影。
“掌柜阿姊,晋宁夫人是谁?我怎么感觉她很得陛下信任的样子。”许清如问出了自己长久以来的疑惑。
“嘘!”何掌柜紧张地捂住许清如的嘴,“阿如可小声些,陛下同晋宁夫人之间的关系,可不是我们能够议论的。”
“为何?”许清如骨子里是个现代人,并未这里的人与生俱来的那种对皇家威严的恐惧和尊敬,何掌柜示意她不要问,这反而更加激起了她的兴趣。
何掌柜想了想,觉得提点一下她也好,“阿如,我说了以后你就当烂在心里,以后再不要提起了。”
许清如点头,何掌柜这才开口,“关于晋宁夫人和陛下之间的纠葛,要从晋宁夫人的身世说起……”
晋宁夫人慕容念,本是平帝朝谏议大夫慕容博的孙女,慕容博因力阻平帝让昭敬皇后燕云笙临朝参政,上奏指责燕皇后祸乱朝纲,并请求平帝废后,燕后一怒之下杀了慕容博及慕容氏男丁,并将慕容家女眷没入掖庭。慕容念入掖庭时不过一岁,后来在她十岁之时,遇到了无意闯入掖庭的晋宁公主萧季绾。
萧季绾是平帝与燕后的幺女,也是唯一活下来的女儿,数十余年天下独一,平帝甚至以国号“晋”为其封号。
萧家宗室凋零,萧季绾并无姐妹,初遇与自己差不多大的慕容念便觉十分投缘,在发觉慕容念被掖庭宫人欺负后,强行将其带出掖庭,请求燕后赦免。燕后见状便赦慕容念出掖庭,慕容念成为晋宁公主的伴读,此后数十年二人相知相伴,从楚州至长安,一路同担风雨。
萧季绾在登基当天便诏封慕容念为晋宁夫人,后面更是将成帝萧季钧的独自,太子萧承乾交给晋宁夫人教养。
“教养?”那就是带孩子了,看来女皇对这位夫人真不是一般信任,“这纠葛是够深的。”
“不止,据说当年平帝与昭敬皇后为了笼络西南的郁林部,打通西南的商道,同意了郁林王想要当时还是陛下伴读的晋宁夫人和亲的要求,陛下在昭敬皇后的殿外跪了数日,昭敬皇后都未曾改变心意。后来,公主私下离宫,一路追去郁林……”何掌柜眼见许清如的表情越来越失控。<
“然后呢?”妈呀,陛下这么虎吗?
“陛下一直追到了郁林,”何掌柜压低了声音,“而后在晋宁夫人同郁林王大婚开始的前一刻射杀了郁林王,却了夫人的扇子。”
“扇子?陛下很缺扇子吗?”许清婉想不明白,陛下千里迢迢追出去,就只是为了抢一把扇子?
“阿婉!”一直未出声的江柔低声喝止许清婉,“阿婉别瞎说,仔细听何掌柜讲。”
“昭敬皇后斥责陛下任性妄为,动干戈扰百姓,故而将陛下放逐西南,留在郁林善后,直到西南局势大定后才召回。”
“然后呢?晋宁夫人呢?”许清如迫不及待地问。
“晋宁夫人被昭敬皇后留在了太宸,拜为凤台掌诏。”
许清如就是再迟钝,也察觉出女帝和晋宁夫人之间的关系绝不是她以为的那种姐妹之情,她想来想去,问了一句,“晋宁夫人在长安有自己的府邸吗?”
“这我就不知道了,只知道晋宁夫人常住宫中。”
可以了,这些信息足够了。
许清如的内心已经无法用震撼二字来形容,尼玛这就是一对百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