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绑架显功力 - 承歌行 - 立早木辛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承歌行 >

道德绑架显功力

道德绑架显功力

谢珩那日突如其来的造访与最后那句意味不明的警告,如同在沈歌祈本就波澜暗涌的心湖中又投下了一颗石子。这位冷面御史的态度暧昧难明,看似严厉质疑,却又在最后流露一丝难以捉摸的倾向性,甚至暗中将调查的矛头引向了柳家。

这并未让沈歌祈感到轻松,反而更加警惕。朝堂之上的风云变幻,远比商场厮杀更为复杂凶险,一步踏错,便可能万劫不复。她深知,自己如今虽暂时洗脱了贡品案的嫌疑,但无疑已成了某些人眼中的钉子,肉中的刺。

果然,树欲静而风不止。

就在沈歌祈忙于整顿因贡品案而受到些许影响的北风镖行生意,并暗中继续调查令牌仿造源头时,又一封烫金的请柬送到了沈府。

这一次,落款赫然是——柳云汐。

请柬内容依旧写得冠冕堂皇,辞藻华丽,充满悲天悯人的情怀。言及京郊近日流民增多,时疫恐有滋生之险,她身为朝廷命官之女,深感忧心,故欲牵头举办一场“慈心祈福”慈善募捐盛会,广邀京城善心人士,共襄义举,为流民筹措药资、粥米,并于西山白云观设坛祈福,佑我京畿百姓安康。

请柬末尾,还特意用娟秀的字体添了一句:“久闻沈东家仁心侠骨,于北地时便常行善举,此次盛会,万望沈东家拨冗莅临,引领商界慈风,福泽绵长。”

字里行间,可谓将“高道德”的架势摆得十足。

沈歌祈看着这封请柬,唇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仁心侠骨?常行善举?柳云汐倒是会给她戴高帽。

这哪里是邀请,分明是又一精心设计的道德绑架局!

若她不去,便是“冷漠自私”,“为富不仁”,“毫无怜悯之心”,柳云汐大可借此大肆宣扬,彻底败坏她的名声,让她在京城舆论场上寸步难行。

若她去,便要被迫捐出大笔钱财,成就她柳云汐“慈善领袖”的美名。而且在那等场合,柳云汐必定还有后手,不知会用什么方式来衬托自己的“高尚”和她的“铜臭”或“虚伪”。

去与不去,似乎都讨不了好。

“东家,这分明是鸿门宴!咱们干脆称病不去!”沈忠在一旁愤愤道。

沈歌祈轻轻摩挲着请柬边缘,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片刻后,她摇了摇头:“不去,便是授人以柄。她既然搭好了台子,我要是不去唱这出戏,岂不辜负了她一番‘美意’?”

“那您的意思是?”

“去。当然要去。”沈歌祈冷笑,“不仅要去,还要风风光光地去。她不是要慈善吗?不是要福泽吗?我便让她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慈’,什么才是真正的‘福’!”

三日后,西山白云观。

这场由吏部尚书千金柳云汐发起的“慈心祈福”会,果然办得声势浩大。白云观内外张灯结彩,香火鼎盛。京城有头有脸的贵妇、小姐、富商巨贾乃至一些文人清流来了不少,一方面确实是做善事,另一方面也是给柳家面子,或者纯粹来看热闹。

柳云汐今日一身素雅的月白绣淡紫兰花纹宫装,未戴过多首饰,只鬓边簪了一朵白色的绒花,显得格外清丽脱俗,楚楚动人。她周旋于宾客之间,言谈举止温婉得体,眉宇间带着一抹淡淡的忧色,仿佛真为流民疾苦操碎了心,引得众人纷纷赞叹“菩萨心肠”、“闺阁典范”。

当她看到沈歌祈准时到来,并且并非如她所料那般穿着低调甚至称病不来,而是依旧一袭明艳却不失庄重的绯红色金线绣牡丹长裙,妆容精致,气场夺目时,柳云汐眼底迅速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但脸上的笑容却愈发亲切温暖。

“沈东家!您能来真是太好了!”柳云汐亲自迎上前,亲热地挽起沈歌祈的手,声音柔美动人,“云汐就知道,沈东家心怀慈悲,定不会坐视百姓疾苦的。”

这话看似热情,实则已经悄悄将“不捐钱就是坐视疾苦”的帽子悬在了半空。

沈歌祈不动声色地抽回手,笑容疏离而客气:“柳小姐相邀,民女岂敢不来?更何况是为流民祈福的善事,略尽绵薄之力也是应当。”

“沈东家太过谦了,您若是绵薄之力,我等岂不是更无地自容了?”柳云汐笑着,引她入座。

祈福仪式过后,便是重头戏——募捐。

柳云汐率先垂范,当众捐出了白银五千两,以及一批价值不菲的药材。引得满场赞叹不已。

随后,各位来宾纷纷解囊,几百两、上千两不等,也有捐物料的。管事在一旁高声唱喏,记录在册。

轮到沈歌祈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了过来。都想看看这位近日风头最盛、据说富可敌国的女商人,会捐出怎样一个惊人的数字。

柳云汐也笑吟吟地看着她,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仿佛已经准备好了一番赞美之词。

在众目睽睽之下,沈歌祈缓缓起身,并未立刻说出金额,而是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柳云汐身上,声音清越开口:

“柳小姐悲天悯人,牵头此等善举,民女佩服。方才见诸位慷慨解囊,民女亦深受感动。只是,民女有一事不明,想请教柳小姐。”

柳云汐笑容不变:“沈东家请说。”

“民女听闻,京郊流民聚集,主因是今春河堤溃决,淹没数村,百姓家园尽毁,不得已才流入京畿。朝廷虽已拨付赈灾款银,派遣工部修缮河堤,但似乎款项至今仍未完全到位,工程进展缓慢,以致流民迟迟无法返乡重建家园,反而越聚越多,时疫之忧由此而起。”

沈歌祈的话,条理清晰,直接点出了流民问题的根源,并非简单的天灾,更涉及吏治和工程款项!

在场不少官员家眷的脸色微微变了。

柳云汐的笑容僵硬了一瞬,随即叹道:“沈东家所言甚是。天灾无情,吏治维艰,工程浩大,款项调度确需时日,非一蹴而就。正因如此,我等才更应尽己所能,先行救济眼前疾苦,等待朝廷统筹呀。”她巧妙地将话题拉回“眼前救济”,回避了吏治和款项的核心问题。

“柳小姐说得是,眼前疾苦确需救济。”沈歌祈从善如流地点点头,随即话锋一转,“故而民女在想,我等在此捐赠的银钱药材,最终需通过官府差役之手,分发至流民手中。期间经手之人众多,环节繁复。民女久在行商,深知但凡过手,必有损耗,甚至……克扣。”

她目光锐利地看向柳云汐:“请问柳小姐,此次募捐所得,将交由哪个衙门具体执行发放?可有详尽的发放章程以确保物资能足额、及时地送到真正需要的流民手中?又如何监督核查,防止中间环节的贪墨浪费?毕竟,诸位善心人的钱财皆来之不易,若最终十成善款,只有五成甚至三成落到实处,岂非辜负了大家的一片善心,也寒了流民的心?”

一连串极其具体、极其尖锐的问题,如同连环箭矢,直射而出!

每一个问题都戳在了慈善活动中最敏感、最容易被忽视、也最容易滋生腐败的痛点上!

现场顿时一片寂静!

刚才还纷纷捐款的众人,此刻也露出了思索和疑虑的神情。是啊,他们光顾着捐钱博美名,却从未细想过这钱最终能不能真的到流民手里?会不会被层层盘剥?

柳云汐完全没料到沈歌祈会不按常理出牌,不去比拼捐款数额,反而揪住执行细节发难!她事先准备的关于“沈氏捐巨款”的后续应对说辞完全派不上用场!她脸色微微发白,勉强维持着笑容:

“沈、沈东家考虑得真是周全……此事,自然是由家父与京兆尹衙门协调,定然会选派清廉干吏,制定妥善章程……”

“哦?京兆尹衙门?”沈歌祈仿佛恍然大悟,随即又抛出一个更致命的问题,“可民女听闻,今春河堤修缮款项迟迟未能到位,似乎正与京兆尹衙门部分官员办事拖拉、甚至可能涉及贪墨有关?此事都察院似乎已在暗中查访。将善款再交由他们发放,岂非……肉包子打狗,甚至可能助长其气焰?柳小姐,您觉得呢?”

轰!这话简直是在公然质疑京兆尹衙门的廉洁性,甚至暗示柳云汐的父亲(吏部尚书)在用人察吏上有失察之责!

柳云汐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得干干净净,手指紧紧攥住了袖口,身体微微发抖。她再也维持不住那温婉的笑容,声音带着一丝尖利:“沈东家!此言何意?你是在质疑朝廷命官,质疑我父亲吗?!慈善之举,本是一片好心,你怎可如此揣度,污蔑清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