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归途 - 明末爲 - 木森林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明末爲 >

第6章归途

来时快马加鞭、小心谨慎、早出早歇,归途更像是一次轻松愉快的旅行,曹于汴年事已高,经不起快马的颠簸之苦,只有乘坐马车缓缓向京城驶去,这次上京曹于汴只带了他最小的孙子,文瑞。文瑞,18岁,现在只有秀才出身,虽然在学术上不是太擅长可为人稳重、心细,对罗彦20岁考中进士,心中敬佩。

“仲美哥,听说你在来的时候遇到几次劫匪,都是你出手打败败的”文瑞与罗彦年龄相仿,就以兄弟相称,他们也有了更多共同语言。

“家父曾是武进士,跟随家父学了一些粗线的功夫,到京城后如果有时间可以教你几招”罗彦与文瑞骑马伴随在马车旁边随意的聊着。

“你说,我们还会不会遇到劫匪”

“不会了,曹老爷子可是二品官员,这一路上各府县都会派人相送的,小股的劫匪不敢来,大股的劫匪看不上我们”,罗彦给文瑞分析道。

听到他们的谈话,曹于汴拉开马车的窗帘接话道:“他们抢我们什么,我们是有钱的人吗,劫匪可不傻。仲美,听说你还没有成婚,老夫与你一般大的时候就有了文瑞他父亲这个儿子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如今你也学有所成,也该成家了,为人子女无后乃是不孝。”

“回前辈,在京城时,父母也张罗了三户人家,原本父母要征求一下我的意见定下来,只是要出公差,便托了下来。”

“哦,是哪几户,说来听听”旅途无事,曹于汴也八卦起来。

“一户是詹士府詹士徐光启大人的孙女,另外两户是兵部右侍郎赵绂大人的孙女、大理寺少卿惠世扬大人的女儿”,回京后,罗彦就要从这三家中挑选出自己的妻子。

沉思片刻,曹于汴道:“三家都不错,与你也算门当户对,你更中意哪家”

罗彦本想曹于汴能给个参谋,没想到,他把皮球又抛给罗彦,只得道:“后生也不知道三家的具体情况,也没有想好。”

“哈哈”曹于汴也知道罗彦的的心思,这几天通过对罗彦的观察,曹于汴也非常欣赏罗彦,为人谦虚、爱学,也颇有文才,富有正义感,更难得是他的思想也倾向于“理学”,曹于汴就把自己了解到的三家情况告诉了他,让他自己拿主意。一阵短暂的沉默,曹于汴就问起罗彦这几天看“程朱理学”的感想。

罗彦知道,曹于汴是在指导指导自己,回答道:“后生前期也读朱熹的文章,最近又仔细研读,后生认为:理学讲究天人合一,认为人应当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来实现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和谐。它强调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一致性,主张通过格物致知来达到诚意正心的境界。”

“嗯,不错”曹于汴接着问“那么,理学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罗彦答道:“理学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不可违背天道。人在自然之中,应当如同水中之鱼,天上之鸟,自在而不逾矩。”

听到罗彦的回答,曹于汴继续问:“你怎么理解这些呢”

“后生认为,人与自然相比是渺小的,人应当顺应自然,可理学也讲通过格物致知来达到诚意正心的境界,这就是要我们通过观察自然,了解自然,通过这些来让自己的内心符合自然的本质。可要如何做,后生还不是太明白。”

听到罗彦的回答,曹于汴非常满意,于是道:“‘格物致知’乃理学核心,世间万物,无不包含着理。所谓‘格物’,便是要我们观察事物,深入探究其本质;‘致知’则是通过格物,达到对天理的认知。此二者相辅相成,方能明心见性。修身首先正心,心正则身修。日常生活中,饮食起居、举止言谈,都是修身的体现。如孔子言,‘吾日三省吾身’,日常之行,皆应反省是否合于礼,是否近于仁,是否纳于德。如此,方能内外兼修,逐步提升。”

罗彦感慨道:“原来生活中点滴细节,皆可为修身之本。”

“不错。”曹于汴放下笔,凝视罗彦,“理学非玄远之谈,而是贴近日常,融入言行。如陆九渊所言:‘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天理不在远方,在于你的一心。”

…………

随着探讨的深入,罗彦对理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曹于汴更震惊于罗彦的聪慧,所有的知识一点即透,更能直击本质、触类旁通。

接下来的日子,罗彦与曹于汴在学术方面做出多次深入的探讨和沟通,自然也谈起当今朝廷存在的问题,从罗彦的谈论中,曹于汴了解到罗彦对魏忠贤一党的深恶痛绝,这也正好符合曹于汴的观点,这次返朝,他已决定帮助皇上彻底清除朝中的阉党残余。

近一个月的归程,京城已在望,罗彦一行都深感疲惫,罗彦远离家中父母,心中多了更多的思念,文瑞则显得要兴奋起来,终于要见到传说的京城,曹于汴的话也变的少了起来,心情有些沉重。

“前辈,马上就要入左安门了,不如就在寒舍暂住一晚,明日一早拜见皇上。”罗彦已经归心似箭,所有的事情都已被他抛入脑后。

“不必麻烦,我们就在左安门附近崇福寺将就一晚,明天刚好逢九,是上常朝的日子,那里离宫中也近一些。”曹于汴稍顿一下接着说:“仲美呀,你的才能在行人司有些屈就了,可愿到检察院来”

“能到检察院自是后生所愿,可按照朝廷的规矩恐怕还有些勉强”罗彦自然想尽快脱离沈得滋,可他也知道,新进的进士需要熬一些资历。

“行了,入城后你就先去行人司交差吧,然后在回家拜见父母”曹于汴为官多年,早已猜到罗彦在行人司的情况,他不想这样的人毁在小人之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