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拔毒(一)
刊印坊的经历,让罗彦又多了一份责任,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这也是罗彦的一贯思想。
“少爷,我们被人跟踪了”在罗彦出了刊印坊的大门,还在为那些工匠的将来考虑时,铭心赶快把周织晨带来的话告诉罗彦。
“知道是谁吗”罗彦虽然已猜出是谁在盯着自己,在京城他现在也只得罪了毛羽健这个伪君子。
“具体是谁,他才来京城还不太清楚,只知道姓毛”
“周织晨现在住哪里”自从罗彦带周织晨来京后这是他第一次听到周织晨的消息。
“据他说,住在正阳门大街的一家客栈内”
“在见到他,给他10两银子并告诉他兵科给事中许誉卿与毛羽健有一些过节”罗彦听说他们曾在李橒的事情上有所争执,毛羽健现在已经是过节的老鼠,只要有人在朝会上起一个引子,他就会成为朝臣攻击的对象,毕竟损害大家利益的事情是他首先提出来的。
罗彦给周织晨提供的信息,已让还处在京城这个旋涡中的周织晨有了明确的方向。周织晨自从与罗彦分开后,就把他扔在了京城,对他不理不问,也没有留下联络地址,这让周织晨很是不解,他不知道罗彦是什么意思。
周织晨对京城早就充满了向往,知道这里是国家的权力中心,国家的权贵大都集中在这里,小心谨慎地在京城闲逛了两日,熟悉京城的街道和环境。当初愿意跟随罗彦,本想能够罗彦身边做一些事情,为自己的将来图个前程,毕竟行骗不是长久之计,总有败露的时候,两天的闲逛让周织晨心中空落落地,不知该何去何从。
在周织晨到京的第三天,周织晨还是悄悄地在承天门外找到一处角落,这里虽然偏僻,确可以看到出入皇宫的所有人,虽然罗彦把他扔下不管,但他还是决定要找到罗彦。从与罗彦的接触中,他认为罗彦聪慧、果敢、心善,这样的人也值得自己追随。悄悄地跟随着罗彦,找到了他的家、他的衙门,罗彦回京后在京城的所有出入地点都在他的视线之中。这也让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罗彦身后除了自己在监视居然还有另外的人在监视,他不知道另外的人对罗彦是敌是友,趁着罗彦进入刊印坊的时间,周织晨伪装成一个路人向铭心传递了消息,周织晨知道这也是他向罗彦表忠心的方式。
周织晨与铭心约定的见面地点就在客栈旁边的一个小饭馆,铭心在这里把罗彦交代的话和银子带给了周织晨。
罗彦的消息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前方模糊的道路。他意识到,尽管罗彦之前将他留在京城,但现在这任务可能是一个机会,不仅是为罗彦解决问题的机会,更是为自己立足的机会。他决定不再沉浸在未知的迷茫中,而是要抓住这次机会,证明自己的价值。
随着决心的坚定,周织晨的步伐也变得更加稳健。他开始向罗彦提到的兵科给事中许誉卿与毛羽健这两人的详细情况进发,意欲深入了解事态的来龙去脉,寻找合适的时机和方式,将这场风波化解于无形。他知道这不仅是对罗彦的回报,更是自己能否追随罗彦的机会。
毛羽健的府邸并不大,有前厅和后庭及东西六间厢房,府中的人员也不多,有两个丫鬟和毛羽健的老婆温氏,一个马车夫,还有跟随毛羽健的一个随从及监视罗彦的一个年青伙计。周织晨在毛羽健的府前待了两日,就摸清了府内人员的大致情况。府中在毛羽健回府后,时常传出妇人的吼声,说明毛羽健在家中的地位并不高,那个监视罗彦的年轻伙计就成了周织晨的目标。
找到这位年轻伙计很容易,他每天都会早早出去监视罗彦,周织晨凭借多年磨炼的口才和套近乎的本事很快便弄清了毛羽健的信息。
年轻伙叫财顺,很早就跟在毛羽健身边。毛羽健老家在湖广公安,家中并不富裕,毛羽健13岁中童生,16岁通过贿赂当时的监考官中举,19岁进京参加会试。在京城,毛羽健遇到一位贵人,从这位贵人手中毛羽健弄到了当时的考题,顺利考中进士,也是在这个贵人作保下娶了太原一个富商的女儿为妻,就是现在的温氏,温氏是个醋坛子,家中有权有势,现在府中的佣人除了财顺,都是温氏的从娘家带来的人,财顺现在在府中也常受他们的气。
有了毛羽健的罪证,怎么把这些情况传给许誉卿就是周织晨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他也明白了罗彦借刀杀人的心思。
周织晨很快查清了许誉卿的情况。许誉卿出身书香世家,祖辈历代都有中举为官的光荣历史。他娶了江南名妓王微为妻,而王微更是一个信奉佛教的虔诚女子,时常前往寺庙烧香拜佛,为丈夫许誉卿祈求事业顺利、步步高升。
利用这一信息,周织晨开始了他的精心布局。他首先通过贿赂,巧妙地将一则关于许誉卿仕途受阻的谣言传递给了王微。在和尚的帮助下,他让王微相信,许誉卿的事业不顺,根源竟是一位姓毛的官员在背后暗中捣鬼。这消息如同一颗种子,悄无声息地在许府中生根发芽。
随后,周织晨又设计了一个巧合的场景,让许誉卿的随从无意间听到了关于毛羽健考试作弊的传闻。这个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到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许誉卿的随从急忙回府,将此事禀报给了许誉卿。
然而,周织晨并未止步于此。他深知,要想让许誉卿彻底相信这些消息,还需要更加直接的证据。于是,他故意让许誉卿发现了自己正在跟踪其行踪,同时又巧妙地安排了一些场合,让许誉卿亲眼目睹他与毛羽健的随从财顺私下交谈。这些交谈内容虽然经过周织晨的精心编排,却足以让许誉卿产生更多的猜疑和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