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经筵(二)
大同巡抚张宗衡上奏说:治理内务的方法,就是救荒安民;治理外务的方法,就是战守和议。战守的工具,是车马、糗粮、火器、火药;和议的工具,是抚赏的银两。现在的大同怎么样呢?说到兵荒,则是杀戮抢掠、夏旱秋霜、天灾地震相继而来,上天好像特别厌恶大同而加害于它,唯恐它不备一样。臣等吊死扶伤,劳来安集,捐助搜括,苟且支撑目前,还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说到火器,除了臣未任时道臣宋统殷造红夷大炮一门之外,臣陆续督造精好三眼枪一千余杆,大炮十余门,战车百余辆,火药四十余万斤,新买到硝十万斤,然而仅可备时下之用罢了。说到糗粮,河南、山西每年的数额近六十万,从来没有欠到十万的。崇祯元年到现在,欠了三十一万,减少了正额的一半。说到军士,总兵满桂一千家丁缺乏粮饷,陆续淘汰老弱冒领六百余名,又取标机边等营演习火器,可万余人。与以前相比虽然稍微有点起色,但要说足以抵抗插汉,则未必。说到马匹,经过臣买马骡干匹头给军,不久又报告死亡。他们肚子都吃不饱怎么能顾及马呢?臣等即使尽法责赔,恐怕马与军都要同归于尽了。说到抚赏,查都司库贮存现银不到二万,货物可值四万三千八百有余,总计户部积欠大同抚赏正额共九十六万。据使索要下马迎风等项,食用、帐房、酒礼、金帛种种各费不下数万金,不答应就兴兵,争端立即开启。答应了则如流水般逝去,还没来得及讲和而库藏已经先空了。这是大同军器、马匹、火药、粮料、抚赏的实际数目。臣受事以来,累次上疏请饷,奉有明旨,严于星火,而民运的拖欠仍然如故。请求五十万饷、请求抚赏、请求马价、请求盐课,而部覆都不答应。请求本色二十万石,仅以二万石答应;请求火器三万位,仅以二百答应;请求宗禄而最终以自行设处答应。臣人微望轻,言不足听,难道就不念大同关系的重大和情势的危险吗?
看完张宗衡的奏章,罗彦心中已大致知道大同所面临的情况,这时,崇祯皇帝责备道:“张宗衡去年八月上疏,慷慨任事,自称查获炮矢无数,炼火器手二千,两个月可以完成。现在已经过去七个月,还是不能让人信赖,所上奏章也前后矛盾?你们怎么看这件事”
听到皇上的问话,在场诸臣知道是该他们发言了,罗彦已想好该如何做,但他并不急于发言,他知道在场的大臣都是为皇上所依赖,暂时还轮不到他来评论。
韩潢、李标、钱龙锡三个内阁大臣面对崇祯皇上提出的问题相继提出自己的意见,他们提出的意见宗旨是督促各部继续增加对张宗衡的银两拨付,如果不拨付必要的银两造成的后果将会由这些内阁大臣来担负责任,至于能否拨付到位、拨付多少就是工部、户部的事情。温体仁、王永光则采取了回避这个问题的态度,不发一言。罗彦现在也基本明白崇祯皇上所面临的状况,身边的大臣没有一个是在认真做事情,都是官场老油条,于是道
“臣认真看了张宗衡的奏章,他的目的就是要钱,但臣认为并不是有钱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臣有四条建议;首先这件事的关键是插汉部索要钱粮,朝廷是否要满足他,如果不满足就面临战事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臣建议派遣密探深入了解插汉的内部情况,插汉为什么是索要钱粮而不是直接开战,这说明插汉必然有所顾忌不想与朝廷直接开战,要查清楚插汉部的顾虑是什么,做到‘知彼知己’方能百战百胜。其次是救荒安民的问题,臣认为应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进行,兴修水力、官道。增加田产收入,臣知道有一作物为‘土豆’亩产可达七八石并且不与谷麦争时,可以推广,再说军政,军队的战力核心取决于‘士气’,‘士气’的核心在于将,如果为将者能以身作则,意志坚定则‘士气’必盛,如果为将者吃空饷喝兵血、心中胆怯则‘士气’必衰,军队的战力其次取决于粮草,若军士粮草困乏则军士身体羸弱心无战意,军队的战力最后取决于军备,军备犀利则可以少胜多,张宗衡所造三眼枪臣认为其笨重并不适合,万历朝佘自强曾著《治普》一书,他详细介绍了鸟铳的制作及使用方法,臣认为应多造鸟铳,大炮。大炮及利于防守也利于远攻。最后说河南、山西欠收粮饷也应彻查此事,了解真相,如果是百姓饥荒也要早做治理,如若不是就要追查两府的失职罪过。”
罗彦把自己对奏章的分析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认为张宗衡的请求虽然有其合理性,但解决问题的根本不在于简单地提供资金。他提出的四条建议分别针对外交、民生、军事和财政管理及具体措施,这些内容也让崇祯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心中对罗彦的评价已要高出在场的大臣,他当即说道:
“就依张爱卿所言,下旨给张宗衡,另下旨给山西道御史王际逵、河南道御史蒋允仪查出欠饷的原因。”
罗彦听到崇祯的旨意,还是赶紧补充道:“为了以防意外发生,可下旨给户部先拨付十万两以备不时之需,待山西、河南有了结果再行决断。”
“准爱卿所奏,补张罗彦为兵部郎中专管大同事”
崇祯之所以让罗彦管大同兵事,因为他也知道罗彦的父亲是神机营的副将,他在父亲的影响下对兵事也应有所了解,他也要看看罗彦在兵事的才能是否如他自己所说。
罗彦知道,经过这次的经筵,自己已在崇祯心中占据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如果这次能够处理好大同的事情,他在崇祯心中就不是只会理财的人才,还将是懂兵事的人才。这对将来自己的仕途将有着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