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大同(二) - 明末爲 - 木森林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明末爲 >

第41章大同(二)

由于大同是边关要塞,军营也就安置在城池之内,需时刻做好城池的防御,大同南北各约三、四里,建一座容纳一万多人的军营并不占用多少地方。

没有多长时间,罗彦一行就来到军营所在地,依照满桂所说,现在军营内驻扎的军士只有总兵、副总兵、左掖参将、游击将军的亲兵及大同城防守备,总共有5000多人。军营门口有两个衣衫褴褛的军士在无精打采地看守着军营大门,按照规定,这些士兵平日里是不能出军营重地的,除非上官有军事任务才可以出军营。

军营的广场上,士兵有的跑步前来聚集。有的不紧不慢来到广场,约莫有两刻钟的时间,广场上才聚集有四五千人的队伍,还有零星的士兵在罗彦等人站在广场的高台上时,才晃悠悠加入到队伍之中,看着这杂乱不堪的队伍,满桂等人也觉得有些尴尬,于是解释道:“士兵们现在都没有充足的伙食,现在也疏于训练。”

罗彦看着面前这些身穿破旧衣服,面黄肌瘦的士兵,心中为朝廷现在的状况感到担忧,这些士兵还都是身后这些将军的亲兵,那些不是亲兵的状况恐怕更加糟糕,不过好在经过淘汰,士兵的年龄也都在壮年期。罗彦在高台上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希望先能调动大家的精神,也承诺一定会改善大家的伙食和军饷。

罗彦有心想要改变亲兵这种状况,可他也知道,朝廷现在的状况,这些亲兵都是各级将官根据自己的本事大小想办捞钱养的私兵,下面的士兵也对朝廷没有太多的归属感,他们更认同这些将官,他只能从中间找到一个人为突破口,满桂现在能够驾驭这些人除了朝廷封的职务更多的是此人的勇武,他的亲兵也多以骑兵为主。满桂原是蒙古人,少年进入中原,善于骑射,曾在王象乾手下任职,得王象乾赏识,才得以提拔,后在辽东任总兵,受到当地军队势力的排挤才调到大同任总兵。现在王象乾已向皇上提出辞呈虽没有得到允许,但王象乾的身体已每况愈下,这也是罗彦的机会。

解散了集合队伍,罗彦在军营召集满桂、娄可教,张鸿功,麻全得及两位坐营中军官议事。他准备按照戚家军‘三三制’的做法先对城中的这些军队进行改制,同时兼顾各将官在战场上需要亲兵保护的原则提出了他的设想。

罗彦规定:总兵可以管三个游击将军,最多可管四个,游击将军管三个参将,参将管三个千户,一个千户管十个百户,一个百户管三个总旗,一个总旗管三个小旗,一个小旗管十人。总兵可带亲兵500人,游击将军带亲兵300人,参将带100人,千户以上均设正职一人副职二人,千户挑选两个百户为骑兵由副职千户带领,挑选一个百户为炮兵,其余士兵全部改为鸟铳兵。这样一个总兵所带人数正常约为3万多人,最多4万多人,其中骑兵约5千多人,炮兵人数约2千人,亲兵负责正副将领的安全保卫,主将负责训练作战,副将协调军需,坐营中军官协助副总兵协调上下军需。

讲完自己的设想,罗彦提拔当场提拔张鸿功为副总兵,缺少的游击监军由满桂从下面各路参将中挑选。基本框架已经搭设,罗彦要求改制首先从大同城内进行并承诺首先保证大同城内士兵的伙食,先给士兵发一个月的军饷,今后的军饷发放都由坐营中军官监督发放,罗彦已做过估算,按照每位士兵每月二两银子的标准,大同城内的士兵每月也只用五六千两银子,伙食费用更一个月也就一千多两银子,十万两银子足够这五六千人支撑一年时间,就是大同4万士兵也足够支撑一段时间,现在已经到了春麦种植的时间,罗彦虽不能插手民事,但给张总衡提出一些建议还是可以的,他已要求周织晨从南方搜集土豆及番薯的种子准备往这里运输。

会后,罗彦与满桂做了深入的详谈,希望满桂认真监督军士的训练和军纪,也表达出罗彦今后会坚定支持他,满桂并不是傻子,他也明白自己的处境,能有一个朝中官员做自己的后盾,他的日子就会好过许多。

离开军营,罗彦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张总衡打造的鸟铳,罗彦也看过了,发到士兵手中的鸟铳质量还算不错,主要是数量还是不够,打造了七个月也只造出三千多支,炮十几门,还有战车等,既然军中的结构做了调整,装备的制造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些事都需要罗彦逐步与张总衡协调,沟通,代王是这里的坐镇藩王,罗彦也要前往拜见,城墙的防御也要前往查看,制造军械的场所也要亲自过目,大同各地的土质、山川地貌也要逐步了解,周边县城的百姓生活也是罗彦的目标,找到喇嘛僧了解他们的教义也是罗彦必须完成的事。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已在大同待了十多日,刺探插汉部落的情报也送到了罗彦手中,张总衡对插汉的问题也放心许多。根据密探带回来的消息,插汉首领林丹汗有一国师,名叫沙尔巴活佛,这个国师是西藏红教中人,林丹汗非常信任他,也正是在沙尔巴活佛的影响下,插汉部落才从原来信奉黄教改为信奉红教,插汉部有八大部落,在林丹汗吞并炒花部(乌齐叶特)后也时刻担心自己被林丹汗吞并,林丹汗对蒙古部落投靠后金,不遵自己为主也深恶痛绝。

有了这些信息,罗彦与张总衡密谋,可遣人先贿赂国师许之以利,而后由朝廷派遣使节与林丹汗商议赏赐,林丹汗定会独吞赏赐,从而达到分化林丹汗内部力量的目的并暗中拉拢林丹汗属下八个部落。

有了解决插汉部落的方略,大同边关的军事力量及百姓生活依然不可轻视,罗彦建议张总衡多兴修水利,推广土豆和番薯的种植,他也要京快会到京城,罗彦知道,只有待在京城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