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天下太平
姜遥道:“下官愚钝,近来病得糊涂了,记性尤其不佳。不知道殿下所指的上次,是哪一回的训示?”
昭王闻言,神色幽微,眉头压低了一下,又展开。就像是刚刚飞走的那只海东青,本想要亮出利爪和尖喙,却又默默收回去了。
他向前一步,她又退后一步。
他站住了,道:“你真是睚眦必报。”
心头的那一点糅杂着幻觉的渴望渐渐低了下去,宇文铎的神志回来了,感受到了被挑衅的怒意。
自小被皇室荣养的皇子,身后站着门阀世家大族,平日里动动手指也有无数人为之而震颤,自从十六岁时封王建府,他从未主动向着谁走过去。
而这丫头,是他唯一的宿敌,那阴暗的亲弟弟太子殿下抛出来的一条饵。
知道她不是傀儡,才产生了那么点儿兴趣。
但是从第一次见面到现在,她一而再再而三,全是退却的姿态。未免太过了。
不管她是不是傀儡,终究是太子的人,他本来不曾较真,权当陪宇文钦玩玩。把她收入囊中,让宇文钦在他身边多安置一条眼线,也未尝不可。
现在看来,她的主意似乎比天大。
“你想要什么。”他道。
他给了她那么多次机会,甚至可以无视她是一个细作这件事本身,心甘情愿地让她到自己身边来潜伏,她全都抛掉不接。
看来她并不满足于只做一个探子。
“下官惶恐。”姜遥道,“上一回殿下已经问过下官这个问题了。”
“你想出宫?现下不是出来了么?”
“此出宫非彼出宫。况且,这件事现在也已经不重要了。”
太子殿下已经带她出过宫了,所以那个愿望不作数了。
“所以你到底要什么?三媒六聘?本王可以许你。”
姜遥愕然道:“下官与殿下不过是区区见了四五次面,谈什么媒啊聘啊的,是不是有些为时过早了?”
“本王与王妃成婚之前,甚至连一面都未曾见过。”宇文铎道。
四五次面,还不够么?
他身为亲王,次次朝她走近,还不够么?
“殿下真认得清楚下官是谁么?我只是我,不是其他的任何人。”姜遥道。话说到这个份上,她也没甚好遮掩的了。
“不重要。”宇文铎转身,面向流水,只见水面一弯倒影,月华乍现。
夜色不知道何时落了下来,周围渐渐被笼罩上黑青的颜色。昭王生在皇室,早已经明白,也习惯了不去追寻何为本心,何为假面之后的真面目。
不管她是谁,或者长得像谁。他想要她,这就够了。
“是么……殿下觉得不重要啊。那么,我真的能诉说愿望么?”
“你说。”
“我想要……咳!”姜遥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道:“天下太平。”
“……”
宇文铎闭上眼睛,果然,就不应该在这儿与她浪费口舌。到时候回京城,直接请一道旨意,也就是了。
最初与太子殿下在后院里抢人之后,他原本便打算等到空了向皇帝请旨,指一个女官为妃,不是什么稀罕的大事。
他道:“天黑了。”
醒醒,别做白日梦了。天下太平?何其笼统。
更何况现在正是风雨欲来的时候。
姜遥神色已经恢复了寻常,拢着袖子望了望天,道:“是啊,天色暗了,殿下不回营帐么?”
“若是本王说不回呢?”
“殿下不回?那么下官就不打搅殿下的清静了,先行告退。”
姜遥自认为很懂得进退,你不走我走就是。
“你……!”宇文钦怒而回身,思量着要不要把青儿招回来,把这油嘴滑舌的丫头叼走算了。
对面河岸上一片片营火燃起,有似远又近的喧哗声、饮酒炊饭声陆续传来,姜遥倒退着走,背对着火光,像一个朦胧的剪影,已经到了栈桥边上。
而河的那边忽然有了低语之声,有人隔着河面审慎地说了一句:“启禀殿下,夜宴已开。一众阁老已经到齐,正在候着……”
是昭王府的董松董总管。
这话说得委婉,一众阁老正在等候?其实不过是内阁首辅纪大人在找寻昭王而已。
姜遥脑子麻了一下,果然昭王殿下身边也是一样,时时刻刻都不可能离人。也不知道刚刚那样的暧昧举动,到底被谁看了去,或者说,被多少人看了去?
好在这里的树丛低矮,应当没有暗围藏在树上。倒是时不时地在头顶上盘旋的那只海东青,哦,青儿,很像是昭王殿下的扈卫。
宇文铎知道这丫头在胡诨,打太极,一时半会儿是得不到结果了。他也不恋栈,对董松回了一句“知道了”,便往栈桥走去。
姜遥乖觉地停在边上,让开道路:“原来董公公来了。下官差点儿便耽误殿下的事儿了。恭送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