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恍如隔世 - 洛阳天水记 - 无木也乔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洛阳天水记 >

037恍如隔世

晚上,王元姬躺在榻上翻来覆去,月光透过纱窗照在她的被褥上,今夜月圆如盘,她是无论如何也睡不着了。

团圆,向来是千百年来人们共同的期待,可是刚才那一幕看在她的眼里,竟让她感觉说不出的难过,仿佛是一支小小的拨浪鼓,使劲敲打着她的心扉。

她干脆掀开被子,踩着脚底的鞋坐到梳妆台边,拉开抽屉,拿出一朵蓝花丹状的簪子,捧在手心里瞧了又瞧。

这是当初司马昭在她负伤的时候送给她的花簪,那时他还哄骗她是水红色的,可当她恢复视力后,发现自己被蒙骗了,想找他说理,他却已经不在了。

素手拂过冰凉的琉璃花叶,脑海里浮起一道道模糊的剪影,那些记忆对她来说太过久远,远到让她忘记了他的声音,他的气息,甚至她连他的容貌都始终不知晓。

他在她的记忆中,只留下一双温暖的手,将她的寒冷与恐惧都驱散。

昔日那些闹得不愉快的小误会她早就释怀了,只要他还活着,她已经谢天谢地了。

宴会上与她比试投壶的那个人,真的是他吗?还是恰好重名而已。

那个人慷慨借给她的马和剑还没还回去,明日一早,她要去登门拜谢。

她郑重地把蓝花丹簪放在桌面上,怀着满腹思绪不知何时才真正睡着,待到醒来的时候,已经日上三竿了。

这夜睡得并不踏实,她揉了揉疲倦的眼睛,顶着混混沌沌的脑袋梳洗打扮,特意换了一身水蓝色的衣裳,与那花簪的样式正好相配。

她推开凳子,立在梳妆镜前左摆右摆转了两圈,又掏出一对精巧的明玉耳环,深思熟虑之下戴了上去。

家宅内人来人往,她从马厩里把那匹借来的马牵出来,又仔细将他的佩剑装在木盒里,准备出发。

走在路上的时候,她精打细算戴上去的耳环突然掉落下来,她弯腰在地上搜寻了一圈,始终没能找到。

去哪了呢?

在马蹄旁边。

她蹲着,顺着明玉耳环在日光照耀下发出的光辉找去,刚要把手伸到马蹄附近,这马儿却像是故意使坏,抬腿就将她踢了出去。

这一跤摔的,太猝不及防了。

她揉着青肿的膝盖,怒视着一脸无辜状的马儿,忽然觉得这一幕十分熟悉。

“等我安顿下来,就把你从阿昭手里买回来,到时候把你噶了炖肉,犒劳全军将士。”

她是不是曾经说过这句话。

她瞪着眼睛慢慢靠近,马儿却将脸别过去,不服气地呼了几口粗气,王元姬偏不信这个邪,抬腿便骑了上去。

在西北的时候她就常替人驯马,至今还没有敢向她尥蹶子的马。

她狠狠抽了这坏马两鞭子,以报刚才自己被它踢出去的仇,不曾想这马跑得极快,直接在长街上奔腾起来了。

她攥紧缰绳,和它不停地斗争。

终于在一路横冲直撞而又相安无事的情况下,抵达了司马家门前。

正好这时府门前有个年轻的郎君走出来,她连忙勒紧马缰,前蹄高高扬起,正好停在那郎君面前。

那人奇怪地看着她。

她尴尬地眨了眨眼,赶快从马上跳下来,一手牵着绳,主动上去搭话:“我是王家……”

来之前准备的一大长篇自我介绍还未等背完,对面的人就摆了摆手,朝着启着一条缝的大门喊道:“阿昭,来找你的。”

她将目光移到了门缝之后,果然露出一角青色的衣摆,紧接着探出一张熟悉的脸庞,正是司马昭。

司马昭看到王元姬,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后看到她手中的马缰和木盒,心中已然明了。

“元女郎,此番前来所为何事?”司马昭笑着问道。

王元姬走上前去,将马缰递给他,又拿出木盒中的佩剑,说道:“上次借马和剑之事,今日特来归还并道谢。”

司马昭接过东西,看着王元姬微微蜷曲的膝盖,眉头微皱:“你这腿是怎么回事?”

王元姬嗔怪地看了一眼马:“都是这马顽劣,将我一脚踢飞。”

司马昭轻笑出声:“看来它还记得你。”

她眼神一滞,急欲开口,却被他率先打断:“进来坐坐,我给你沏一壶茶。”

王元姬跟着司马昭进了府,府中布置典雅,一路上婢女小厮恭敬行礼。两人来到一处庭院坐下,司马昭命人端来茶水点心。

他果然认认真真地给她沏了一杯茶,不过她向来不爱喝茶,道了一声谢后便将茶水晾在一边。

她心一动,手指按在桌面上紧张地画着圆圈,稍稍抬起头,注视着他,说:“我发髻上这朵簪花,郎君觉得如何?”

她在试探他。

树叶的声音沙沙作响。

司马昭聚精会神地看着她的眼睛,仿佛一个虔诚的信徒在日光下忏悔,他说:“对不起,我骗了你。”

一股滚烫的热血涌上她的头部,她发觉自己的脸在发热,指尖也忍不住颤抖,按在石桌上打的节拍全乱套了。

“说清楚,你骗我什么了,是生死未卜、不辞而别,还是……还是蓝花丹……”

她已经很久没有流过泪了,却在望向他的眉目时,心理防线轰然崩塌,视线模糊起来,熟悉的声音飘忽在耳畔,恍若隔世。

“这不是活着来见你了吗?”

他俯身蹲在地上,仰头看着泪流不止的她,心底仿佛被剥了一层,只好用衣袖擦去她脸颊上滑落的泪珠,还有些找打地调笑道:

“这么在意我?那你当初以为我命丧黄泉的时候,还不得哭花了眼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