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鄱阳夜话(下) - 逐鹿清明上河图 - 唐古拉山草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第70章:鄱阳夜话(下)

茱萸笑着吐了吐舌头:

“还得多读武功典籍,多行走江湖见世面。如果有一天萸儿真的当上春花会长老,怕是有史以来最不济的一位,没的给沈家列祖列宗丢脸。”

“你才多大岁数?李楚楚当得过,你便当得过,而且更胜于她。数十年前,她在你这般年纪时,不过是汴京的……咳,咳。”沈仲修打住了话头。

茱萸话锋一转,接着问到:“二伯,那梦溪园沈家和羽衣门算是一伙儿的?在西域打过几次交道,幸好没有动刀动枪的。”

“你曾祖父沈括和苏轼是同袍知交,你祖父沈冲和苏迨应当也相互认识,再下一代么?经历的年代久远了,中间变故迭起,知情人亡故的亡故,退隐的退隐,究竟易安居士是否了解这一层关系,接不接受这一层关系,不得而知。不过,合适的时候我们可以试探一下。”

“这次羽衣门肯定会上庐山,我去接近他们掌门人吧,在西域和她有过一面之缘,那位姐姐真真的美丽不可方物,排场大得吓人,不过,对我倒挺和气的。”茱萸对那句仙乐佛音般的“谢谢啦!小兄弟”还记忆犹新。

“和其他门派结盟,宜早不宜迟。这次西域归来,我深感梦溪园势单力薄,稍微大一点的行动便人手不足,西辽国和西夏国都插手了,也不知道他们是幕后主子呢,还是被人利用?只怕金国知道了,也不会袖手旁观。”

“这个自然,事关大宋江山社稷,也就是事关金国江山社稷,两国疆域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金国想吞并大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那金主完颜亮不是还写诗明志吗?”沈仲修一语点破。

“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侧,立马吴山第一峰。这老金狗的《题临安山水》倒是气势磅礴。”茱萸品评到。

沈叔伦眉头紧锁,许久没有说一句话,只顾饮酒吃菜,蓦地没头没脑自言自语到:“不对呀。”

“爹爹,你说哪里不对?”

“南唐李后主李煜在汴京被太宗用牵机药毒死后,没几天皇后小周后也自杀了,太宗派人把剩下的南唐皇室宗族和后族满门抄斩,斩草除根了,所有的正史和野史都是这么记载的,天下人也都是这么认为的啊。”

“对啊”茱萸大惑不解,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清明一出江南雨,《清明上河图》一现出真身,江南就要改名“煜”了。春花会要举起反宋大旗,复国南唐,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国恨家仇了。”

“就凭咱们几个?”茱萸瘪了瘪嘴。

“萸儿,别贫嘴。”

沈叔伦重重地一拍大腿,说到:“南唐皇室李家都断子绝孙多少年了,复国复给谁呀?”

这下子,沈仲修和茱萸都呆了一呆,对呀,是这个理,即使能够恢复南唐故国,可是皇帝姓什么呀?

如果不是李煜嫡系后人登基,那春花会就不是复国,而是造反。

造反的号召力远远不如光复故国,在世人心目中,造反就是大逆不道,是十恶不赦,谁也不愿意附逆,犯下这诛灭九族的滔天罪行。

仲修喃喃自语:“长老们不会出错,一定是我们自己忽略了什么。”

从庐山山腰的牯岭镇前往香炉峰尚有半天的路程,山路崎岖,车马不能行,沈家一行人脚程甚快,中午时分,行至三叠泉,寻到一处干净的大青石,坐下来歇脚,胡乱吃些干粮充饥。

一路上,一群一群身着五花八门各自帮派服色的江湖人士,都朝着同一个方向行进,看样子都是得到了关于香炉峰的消息,前去碰碰运气。

茱萸远远看见二三十名尼姑躲在树荫下乘凉,有的正从三叠泉里汲水,准备烧水泡茶,看其清一色的灰布僧衣僧帽,便知道她们是恒山派的。

一队头缠白布、赤脚穿八耳草鞋的精壮汉子匆匆赶路,腰间悬挂的五尺长剑煞是引人注目,茱萸悄悄对蒲英勇和凯撒说:“这是西蜀青城派的好汉,一套传了数代的松风剑号称三峡以西第一剑法。”

不一会,一大群破衣烂衫的叫花子高声喧哗着一路行来,“借过,借过。”“自古庐山天下秀,花子们也来沾点仙风道气。”

茱萸把斗笠帽檐向上抬了抬,睁大双眼在那群叫花子中来回搜寻,蓦地瞧见有三位背着九只五色麻袋的老者,“呵,来了三名九袋长老,不知这次能否亲眼得见丐帮的打狗棒?”

距离茱萸他们不远处的一株老槐树下,坐着两位胖大和尚,正自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并无任何顾忌,从服色和兵器上看不出其帮派归属。

中年胖和尚一边咀嚼,一边口齿不清地说:“丐帮也来了。咱们小门小派,不指望着占点便宜,跑这一趟,单是看这场热闹,也是千值万值。”

肤色较白的胖和尚神秘兮兮地说道:“方才在山前那个崖壁转弯处,你道我瞧见什么啦?”

“瞧见什么?遮莫不是你那华山派的老相好?”

“那敢情好,可惜华山派这次不来搅这趟浑水。其实我也没有瞧见真神,只是远远地望见她老人家的三面旗子。”

“师弟,难道你说的是……三神教……她老人家本尊……也来啦?”中年胖和尚惊讶得嘴巴大张,一时忘记了咀嚼。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