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石
明石
回来之后王都已是流言四起。
林英早在宫门前焦急张望,见了马车三步并作一步迎上去,“王上!”
信中描述的并不详细,贺兰玄胤此刻也一头雾水。
林英坐进马车同他讲起了这段时间王都发生的事,这第一要事便是王都四起的流言。
贺兰玄胤:“到底是什么样的谣言让我们林大学士如此惶恐?”
林英:“关于杨家!”
杨家?
贺兰玄胤仍是没明白,“杨家怎么了?”
林英:“流言里说当年杨氏的死另有其因!”
贺兰玄胤想起了过世的母亲,“有便查。”
林英:“关键流言里这因与先王有关!”
贺兰玄胤蹙起眉头,“与父王何干?”
林英:“这……恐怕还得牵扯出一件前尘旧事。”
都说当年贺兰逸是一出生就定下的太子,日后就是君王,可这贤德帝临到晚年却突改心意,一心想要立当时的二殿下贺兰祺为储君。改立太子的意向仅得到了一个人的支持,就是杨衷杨老将军。
后来改立的圣旨都到眼前了贤德帝却突然驾崩,最终改立储君一事还是未能成功。
贺兰逸继位后把自己的亲弟弟全都封了亲王名号“流放”去了,当时这事在朝中还激起了不小的波澜。
再后来就是贵妃杨萱入籍杨家的事了。
也因有杨贵妃才使得贺兰逸与杨家的关系不那么紧张。
有了这层过往,遥想当年先王派遣杨家收复周地都变得刻意了起来,更何况又出了半途截杀这件事,仍谁都很难不起疑。
听完这些贺兰玄胤沉默了。
林英知道他在思考,识趣地没有打扰。
贺兰玄胤:“那就查,查清楚,既要查清城中散布谣言者,也要查清当年杨家的真相!”
白春生的马车行驶在王都大街上,沿途都是议论先王与杨家之事的人,白春生催促道:“再快点。”
若不再快些他怕是要错过这个翻盘的机会了。
前两日白春生收到了一封署名奇特的信,信上说朝阳公主此刻正在王都,有意与他合盟。
起初他是抱着怀疑的态度看待这份信的,思量一夜决定还是来赴约了。
信上的内容令人难以信服,但眼下除了赴约争取机会他别无选择。
见面的地点约在郊外还未荒废的歇脚客栈,自从安庆开通新的商路后这条道就少有人走了。
白春生的马车停在几里外,自己徒步走向客栈,远远便瞧见屋外坐着一位白衣女子,看身量倒像是朝阳公主。
他作揖行礼,“参见公主。”
自始至终她都背对着他,良久,她淡然开口,“白城主不必多礼,坐吧。”
白春生这才绕到对面战战兢兢地坐下,眼睛不断窥探那薄纱之下的容颜。
下一瞬她便摘下斗笠,这张脸俨然是远嫁多年的公主,饶是心中早有准备此刻也不得不为此震惊。
打从杨氏殉国,杨家军衰败,这小女儿杨君昭就疯了,也正是因为疯了才捞得个公主的名头,如今公主却好好的在他面前,就连他都要怀疑从前的公主是否被掉了包。
难不成这朝云还真有医治疯病的良药?
杨君昭瞧他那胆战心惊的模样,悄然将茶推至他眼前,“白城主初次相见,我带了些茶叶过来,不知城主喝不喝的惯朝云的茶。”
这他哪儿敢接啊,安庆与朝云方才平息战火,他又怎敢接朝云王后递来的茶?
可当面推脱又尤为失礼,只好避重就轻道:“公主回家怎得住在这种地方?”
杨君昭:“城主误会了,本宫不憩在这儿。”
“白某妄自揣测,失礼了。”
杨君昭不甚在意。
白春生掀起眼皮怯怯地看了一眼,此刻他心中疑惑众多。
杨君昭明白他的顾虑,主动说道:“此番回到王都我并没有与王上说明,我也自知此刻以我的身份和立场并不适合留在王都,但……”
白春生嗅到了一丝阴谋,“公主可是有什么顾虑?”
杨君昭摇摇头,否认道:“并无顾虑只是偶来兴致想回家乡看看,恐怕日后就再也见不着安庆的秋冬了。”
“公主多虑了,虽远嫁在外但我想王上也不会如此绝情。”白春生嘴上宽慰心底却是暗喜翻盘有望,“只是公主这样突兀地召臣前来究竟所为何事?”
杨君昭:“我有一桩生意不知白城主做是不做?”
白春生:“生意?”
典藏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