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深入虎穴 - 账房老太的江湖梦 - 我依然叫聆溪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账房老太的江湖梦 >

第27章深入虎穴

京城,赵府。

“大人,小人有事求见。”赵府下人在赵文祥书房外汇报,等待召见。

“进。”

“何事?”

“大人,李大人派人来了。”赵府下人附在赵文祥耳边轻声汇报。

“带至偏厅,我随后就到。”

“是,大人。小人告退。”赵府下人说完后便退出了书房。

赵府偏厅。

李坤随从李髯傲然的坐在一边吃着茶,赵文祥从门外匆匆走来。

“哟,不知道髯大人到访,赵某珊姗来迟,还望髯大人恕罪。”赵文祥一进门就客气的冲李髯说道。

“好说好说。”李髯傲然的站起来,敷衍的冲赵文祥作揖回礼。

李髯作为李坤的贴身随从之一,知道赵文祥与李坤之间的不少事,当然,也知道赵文祥与李坤的关系。因此,狗仗人势,赵文祥在李坤那里做低伏小,李髯看的一清二楚,自然对赵文祥也不会有好脸色。即使,这次是替李坤跑腿,传达任务,也依然一副傲然的表情。赵文祥看在眼里,心里忍不住“呸”的一声,狗仗人势的东西。但脸上依然一副讨好的表情。

“不知髯大人此次到访,是李大人有吩咐?”赵文祥讨好的问道。

“赵大人,李大人有事需要赵大人帮忙。”李髯说完,抬起手勾了勾,示意赵文祥靠近一些。

“哦?是何事?只要李大人吩咐,赵某万死不辞。”赵文祥道。

“赵大人,北城山腹的事你是知道一些的吧。那边,出事了。”李髯顿了顿小声问道。

“哦?出事了?是出了何事?赵某对北城的事略微知道一些,但不多。还望髯大人详细告知。”赵文祥说道。

“北城山腹苦劳力造反外逃,人全部被截杀。无一活口。现在那边工程上面催的紧,需要大量的人手。这不,李大人便让髯某来找赵大人想想办法。”李髯说道。

“原来是这事。髯大人放心,烦请回去告诉李大人,此事包在赵某身上。”赵文祥想也不想的信誓旦旦的说道。

“如此,便劳烦赵大人了。”李髯说完,双手作揖。

“对了,髯大人,不知道李大人需要多少人手?什么时候要?”

“越多越好,越早越好。”

“好。赵某这就差人去办。”

“如此甚好。叨扰了。赵大人。李某告辞。”李髯见事情已办妥,便告辞离开了赵府。

京城李府。

“大人,事情办妥了。”李髯回府复命。

“好。希望赵文祥那个废物不会让我失望。”李坤喃喃的说道。

最近他可真是为这个事伤了脑筋。京城官员云集,耳目众多,他可不敢在京城大摇大摆的召集大量人手。可若是去外地,费时费力不说,自己还被其他事情缠身,也走脱不得。可上面又催的紧,此事必须赶紧去办,否则那个后果非自己能承受的。原本他不太想让赵文祥知道太多北城的事,可最近实在没有办法,便只有让赵文祥去办妥这事。

赵文祥接到李坤的命令后,立刻就开始着手准备。他先唤来了已是王虎身份的刘仁厚,告诉他自己需要大量人手,然后让他去找人。至于需要人手的原因,赵文祥并没有告知。前文已说过,赵文祥这人生性多疑,对任何事任何人,他都持有怀疑态度。因此,做事总会给自己留一线。刘仁厚接到任务时,觉得甚是奇怪。青天白日的,赵文祥最近又无甚动静,却突然在赵府来人之后便做出如此决定。看来,此事并非赵文祥本意,而是来人有所需。想及此,刘仁厚便多出了一份心思。同时,也开始着手准备召集人手之事。

京城自然不是召集人手的第一选择。苍天之下,黄土之上,除了当今天子和手握兵权的皇家士兵头领和驻边返京将军,谁敢在京城明目张胆的集结人手穿街而过。若是真如此,莫不是要被扣上造反的罪名。因此,若是需要大量人手,京城之外的地方倒成了第一选择。至于是在何处,刘仁厚想了想,没拿定主意,倒是想起不如去信余天来,说明情况,商量对策。

余天来接到刘仁厚信的时候,正在处理公文。自上次收到刘仁厚消息之后,他又已许多时日没有传回新的消息。这一次收到消息,虽然刘仁厚没说赵文祥召集大量人手的原因,但他做出了分析,又曾暗查来访赵府之人,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了京城李府。

“京城李府。”余天来边想边用手指敲打着桌面,这是他思索时习惯性的动作。

“赵府和李府,原来他们竟然背地里有着勾当。”余天来想着。“只是这大量人手他们找来做什么。造反吗?似乎不太像。若是造反,需要人手的同时还得需要大量的钱财,且对这召集的人手也是有要求的。可是就刘仁厚传回的消息,赵文祥似乎没有这方面的要求。那他们召集这么多人做什么?”余天来陷入了沉思。

“会不会和誉村有关?那些消失的珠宝现在都没着落,像人间蒸发了一般,倏忽之间就不见了。可那些珠宝数量之庞大,若是在一夜之间消失无踪,那岂不是需要大量的人手来搬运吗?”想及此,余天来感觉自己似是抓住了什么,但还缺一点,就缺那一点,就能抓住了。余天来继续思索着。

“来人。”一炷香之后,余天来的思索似乎有了结果。

“是,大人。”

“去信刘仁厚,让他来白城。就说白城可以达成他所需之事。”

“是,大人。小人这就去安排。”来人退下了。余天来再次陷入了沉思。

刘仁厚去信之后一直在苦苦等待余天来的消息,然后终于等来了。信上只有三个字:白城可。刘仁厚知道,余天来要他去白城。在白城召集人手,当然他相信那些人手里肯定有余天来安排的耳目。于是,他毁掉信件,前往赵文祥的书房告诉他自己要去白城召集人手之事以及去白城的原因,当然原因是假的,但赵文祥也知道,此事京城不可为,只能去京城之外的地方。于是思索片刻后便同意了刘仁厚的想法。

白城。

余天来着手安排人手,府衙里的肯定不行。但为官多年,民间耳目肯定是不少的,于是选了一些,皆是精壮劳力,只等刘仁厚来便交予他,让他带回。至于,其他的人手,他要刘仁厚自己想办法召集。

刘仁厚去了白城,不到三日,便召集了人手回了京,驻扎在京城郊外。当然这些人手中大部分是余天来在各地的耳目。而另一边,赵文祥虽然将此事交给了刘仁厚,但他自己也并没有清闲下来,在白城和京城之外的其他地方又偷偷的召集了一些人手,当然大部分是靠骗靠抢的,然后偷偷的运回了京,依然驻扎在京城郊外。两队人并没有在京郊汇合,只是默默的驻扎在京郊等待消息。

赵文祥将人手召集齐全的消息带到李府的时候,李坤正如坐针毡。因为上面来人已催促许多次,若是再拿不出人手,那自己的小命可就算走到了头。但赵文祥总推说在外地,如今见到赵文祥来人,李坤不分青红皂白的就先把对方骂了个狗血淋头,已泄心头之恨。那些在上面受的委屈,和不甘,在比自己低一级的同类面前,被肆无忌惮的释放出来。赵文祥卑微的默默的不吭声,只待李坤心里的怒火燃烧殆尽,才告知他人手已召集齐全的事。于是,李坤马不停蹄的赶往京郊查看,然后又马不停蹄的回府差人去送信告知此事。如此,召集人手之事才算完结。

又是几日。

召集的人手被兵分几路赶往北城。刘仁厚当然位列其中,他请命前往。理由是人手是他召集的,且现在是用人之际,自己在赵府也派不上什么用场,更想要为赵府,为赵大人效力,于是请命前往。赵文祥被李坤痛骂之后,来不及细想,就同意了刘仁厚的请求。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