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互联网时代项目管理术》(3)
选择未来的项目◎这是一个正干掉一切中间环节的时代。伙计,如果你没有“全渠道整合”的眼光,你就找不到好项目。但是,一个好项目就意味着零风险吗?一个赚钱的项目就必然“一定赚钱”?事实是,“正确的项目”≠“无风险的项目”。但更为关键的是,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识别的根本目的是找到机会,在减少和消除可能存在的不利后果的基础上,寻求突破口。风险是任何人都可以看到的,机会却只有少数人能够辨识。
◎如果你像一个门外汉一样投资某个行业,对一切诸如政治、经济、政策、技术、周期等因素置之不理,那你投资的项目一定很短命。所有的项目生命都被逻辑控制,你不了解那些枯燥而生僻的例如增速、壁垒、竞争结构等词汇的含义,就永远搞不懂趋势是从何判断得来。你根本不用担心遭遇竞争,因为早在开始竞争之前,你就已经被拒之门外。因此,不管你想如何安置自己的资金,首先,你得表现得像一个内行。你要充分地了解一个行业究竟是怎么赚钱的。
在“找项目的浪潮”中保持清醒是一种特殊能力
怀尼特·布杰讲过一个发生在他身边的故事。布杰的一位朋友前几年特别喜欢虚拟货币。那时,比特币这样的网络货币概念十分火爆,投资者趋之若鹜,纷纷投入大笔资金,以期大赚一笔。这个人就融资成立了公司来运作该项目,还雇了十几名员工开发相应的市场。“结果他赔掉了上百万美元。”布杰嘲笑说,“在找项目的浪潮中,这些光着屁股的人到处都是。他们有钱但没头脑。或者说,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好项目,判断力差,容易跟风。”
这是一个投资和创业的黄金时代。新概念、新思路和新产品如同雨后春笋,市场上一片叫卖之声。这些对创业者的诱惑无穷大,但巨大的考验也接踵而来。找错项目的代价是惨重的,如果不能保持清醒,就会误入歧途。
我们身边总有这样的人——别人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以为跟在成功者的背后一定稳赚不赔,结果忙碌几年,只赚了一点辛苦钱。上海一家公司的老总苦笑着对我说:“我这老板当的,还不如自己的下属收入高。”他3年前投资了一个it项目,是一款汽车软件。当时,正是各类打车软件非常流行的时候,他急忙跟进。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很难敌过那些有着强大资金支持的大公司,现在只能半死不活。
还有的人缺乏管理、开发项目的能力,不管多么有“潜力”的项目,只要到了他的手中,立刻变成大白菜。我在加州认识一位华裔叶先生,就是很好的例证。叶先生在国内下海创业,到处找项目,开过玻璃厂,做过连锁超市,炒过股票,甚至开发过手机app,都没获得理想的收益。后来他明白了,自己不是没找对项目,而是不具备驾驭这些项目的能力。
好项目到处都是,就在我们身边,但如何经营好这些项目,让它赚钱,就考验投资者的能力了。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对自己的能力盲目乐观,而是组建专业的团队。但叶先生又不愿意放权。所以十几年下来,他还是一个失败的投资者,现在只能靠一间中餐馆为生。
为什么别人能找到好项目,我却找不到呢?这是绝大多数人的疑问,也是本书要帮你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很多人一直在寻找创业致富之路,每天分析研究各种项目,既十分辛苦又不得其法。他今天看到这个项目有人发了财,明天看到那个项目有人大获成功,唯独自己不能一炮打响。这是因为,他在选择项目时缺乏一些必要的项目思维。
1.要同时具有对于“高回报”的畏惧意识和“果断投资”的辩证思维
对创业者来说,这可能是一种稀有的品质。我们现在走到大街上随手一抓,就能抓到一堆做着发财致富美梦的“梦想家”。他们最大的梦想就是发财——只要能发大财,他宁可世界发生核大战。所以“高回报”是这些人唯一的要求,只要回报高,他们什么都敢做。恰恰是这种贪婪的思维是失败的导火索。如果没有对“高回报”的畏惧意识,就无法理性地分析项目的本质和风险。一旦被绑上项目的战车,当风险发生时,你连跳车的机会都没有。
还有些人是另一种极端:他们害怕任何较大的投资,梦想少投钱但又能发大财。当你和他谈到追加投资、雇佣专业团队时,他立刻就会退后一步,睁大惊恐的眼睛,仿佛在呼喊:“什么?难道之前的10万元还不够吗?你让我把钱交给那些从没见过面的陌生人?别开玩笑了,万一我赔得只剩一条裤衩怎么办?”看!这是大多数想赚钱却不懂项目管理的人的真实想法。
在触碰到“投资”这两个字的时候,他们有一大堆的顾虑要担忧:
这点钱我攒了好几年了,我得留着买房子。
我要结婚,婚礼没有钱怎么办?
我要给孩子存一笔教育经费。
我要照顾父母。
……
总之,他们捂紧自己的钱袋子,却又艳羡别人的钱能够生钱。一方面,没有多少钱拿出来,另一方面,又希望找到回报丰厚的项目,最好是“无本万?利”。
这就是投资意识和思维混乱的症结。其实,对于上述情况的创业者,反而没有必要小心翼翼。既然你的钱袋只够温饱,即使看得再紧,一省再省,你还是只有这些钱,资金并没有因为你的保护而有所增加。那么,不如换一个想法,拿出部分积蓄去投资一个可靠的项目,也许几个月或者一年,你投资的钱已经翻了一番。当遇到合适的项目时,虽然资金有限,也要果断投资。
就像史玉柱,大多数人只看到了他成为“巨人”后的光辉,却不去思考他“成为巨人”的方法和果敢的战略头脑。如果你是史玉柱,你愿意从赚到的一万元中拿出9000块去打广告还是赶紧把它存进银行呢?
2.如果既没有方向,也不了解市场,就不要轻易行动
我认识的很多刚刚开始创业的人是这样的——他们满脑子想着赚钱,而且总是想着安逸地开个小店。比如,去小商品批发市场倒腾一些廉价商品,之后到大市场上去销售。洛杉矶和旧金山两地的华人聚居区有很多这样的人。当我问及“你想要卖哪种商品”“卖给哪些人”和“市场如何”之类问题的时候,他们往往支支吾吾,不知如何作答。
没有做好准备,就急匆匆地加入了创业的大军,到头来耗费了精力,又赚不到多少钱。很多想要小本创业的人都是如此,既没有创业的方向,又不了解市场的情况,但又十分渴求有一个好项目供他大显身手。这样的后果通常是做一次,失败一次,很难站稳脚跟。更何况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这是一个讲求“精准创业”的时代,人们“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挥?霍。
3.要对概念的炒作保持警惕:过于迷信营销新模式的结果往往是一败涂?地
你可能已经发现,在微商遍地开花的今天,每个人的朋友圈都有一批吹嘘“新模式”“年入百万”的项目不断地刷屏。似乎一夜之间,那些在公司兢兢业业做小职员的普通人全都摇身一变,成为营销大师的受益者。躲藏在互联网背后的“总代”不辞劳苦地为小代理们讲述赚钱营销的神奇法则,并且将自己艰辛创业的历程精心包装一番,鼓励大家一定要“坚持”下去。这些项目模式花样百出,让你听到的,无一例外地全部是优点,毫无风险。人们听得热血沸腾,感觉自己不赶紧投资就是傻瓜。但事实是什么呢?对广大微商来说,90%的人都是不赚钱的,年入百万也是痴人说梦。
这些新的项目模式到底赚不赚钱、值不值得投资并没有那么大的辨别难度,只要你还具备基本的项目常识,就可以做到。互联网时代下,大多数企业的营销模式大同小异,但都不存在“躺着数钱”这样的说法。有些项目的运营模式绕了很多弯,做了层层包装,就是为了吸引你投资。凡是以炒作营销概念为主的项目——不管是实体还是虚拟产品,都存在着很大的猫腻。
说白了,财富的累积就是把别人手里的钱装进你自己的口袋。那么,你仔细想想,有多少人的钱会流入你的口袋,而你的钱财又最终流入了谁的口袋?当你对一个项目的营销模式和操作流程有所洞察时,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越是大家都在做的项目,就越要保持距离。
4.你要成为资本的领导者,而不是“商品推销员”
在一些投资思维类的短期培训和咨询工作中,我不止一次地劝诫那些迫切渴望找到投资门路的创业者:“不要异想天开,而要参与到一个成熟和成功的现有模式里去。”对年轻的创业者,利用过去的经验,努力掌控资本而不是精研模式,成功的概率远远大过最前面的探路者。因为这是最保险的,也是能够为你创造成功支点的方法。
一个具备了成熟运作模式的系统会促使你成为优秀的企业家和领导者,而不是把你当作未来商业模式的探路工具,使你作为辛勤的推销员用自己失败的教训把“模式”推广给后面的人。难道你还没有发现吗?即便在虚拟经济大行其道的今天,最优秀的企业家也从来不会真的在意模式创新——他们始终遵循项目基本法,按部就班地建设好自己的商业平台,扩大规模,占据市场,让自己去驾驭资本,而不是被资本操控。
发现“正确的项目”非常重要
那么,“正确的项目”在什么地方?
1.“正确的项目”≠“无风险的项目”
一个好项目就意味着零风险吗?
一个赚钱的项目就必然“一定赚钱”?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一旦找到正确的项目,我们就肯定能够成功?
在这么多年的工作经历中,我从没遇到一个项目主管敢于拍着自己的胸口保证他们管理的项目是万无一失甚至一本万利的。相反,大多数成功的企业家总会第一时间关注风险问题,任何时刻想到的都是“出现问题怎么办”或者“项目突然失败应该如何收场”。任正非说:“华为随时准备过冬。”正是体现了这种高度重视风险的预警心态。
是这些见惯了大风大浪的卓越人物太过保守吗?不是,这是任何一个项目管理者最基本的认知。任何项目都有风险,哪怕它是再好的项目。阿里巴巴今天在国内网络购物平台的支付方式上已近乎形成垄断,但是,马云仍然认为劲敌在旁,猛虎在侧,令他不能安枕。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的项目穿上了厚厚的防护盔甲,能够把一切的质量问题、工期问题、预算问题、资源问题、用工问题、执行问题、合同问题、市场问题、政策问题等潜在的麻烦隔离在墙外,那么,它就安全了——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些麻烦是任何一个项目的天生问题,从项目诞生那刻起就存在了。
所有的项目在规划之初,对于风险的态度都应该是“预防+解决”。你不可能回避或视而不见——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零风险”的项目。项目规划只是一种对未来的预期,是大体的推测,实际运作过程中总会有误差。这些不可测的因素就构成了项目的风险,使得你的投资项目有时候看起来“不那么正确”。所以,不要看到风险,就以为自己选错了项目。
2.首先要做好项目的风险识别
在做项目时,既然别无选择地要与风险打交道,那我们能做的就是在项目的创建之初就做好“风险识别”。简单来说,就是找出那些会威胁到项目顺利运作的风险因素,识别出这些“捣蛋分子”到底有多可怕、有哪些可识别的常见特征、它们会在哪些地方影响到项目目标的实现等等。
在项目风险管理工作中,对于风险的识别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风险时刻存在,必须要做好持久盯牢的准备。第一种风险是内在的,它往往是我们能顺利地加以控制和消除的风险,比如成本、人员、管理结构的不稳定因素。第二种风险是外在的,它的特点是超出了我们的控制和影响力,例如市场的波动、不可测的政府行为、全球经济大环境的走势等,这些风险具有极强的破坏力。选择一个项目时,要从这两方面同时做出判断。
严格来说,“风险”并没有发生,它仅仅指我们在投资和创业的过程中遭受创伤和损失的可能性。不过,对一个项目而言,风险识别还涉及“机会选择”(积极成本)和“不利因素威胁”(消极结果)——我们有多大的机会能战胜这些风险?最坏的可能性是什么?当你开始识别与分析项目的风险时,你需要提出这些问题,并找出都有哪些潜在的问题。
第一,你要收集足够的信息进行判断
所有可以识别的信息源都可拿来判断项目的风险,包括主观信息和客观信息。就以投资一家餐馆为例:
主观信息:
(1)资金风险——你准备的钱够不够?
(2)人员风险——人才招聘的情况是否满意?
(3)管理风险——能否管好餐馆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