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你的品牌需要一个会讲故事的人》(7) -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法则 - 韦康博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八十四章《你的品牌需要一个会讲故事的人》(7)

品牌战略:伟大的布局者是如何讲故事的

品牌战略就是企业将品牌作为获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以换取价值与差别利润的企业经营战略。品牌战略是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必备条件,可以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彰显企业文化,把握目标消费群,并充分传递自己的产品与品牌文化的关联识别。在品牌战略中崛起的公司,才能在销售上获得持续增量,才能在市场上获得资产累计,才能在企业层面获得资本形成。一切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基本都会拿品牌战略作为有力武器,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并逐渐发展壮大,从而使企业获得长远的发展。在信息飞速传播的现代,产品、技术和管理的内容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复制,这都难以形成差别化的竞争优势。但品牌是个例外。品牌一旦树立,就会增强产品及企业的价值,而且无法被模仿。因为品牌更多的是来源于消费者的认可,是一种心理感受,这种认可与感受不可能被复制和窃取。

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时,关键在于管理好消费者的情感,并深入分析消费者的心理,购买产品的内驱力以及竞争品牌的优势。另外,还要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为中心,这才是正确的品牌战略制定方法。

1.“爱国”助品牌赢得战略高地

王老吉凉茶据说创立于19世纪中叶,也就是道光年间,距离现在有两百年的历史,被公认为凉茶的鼻祖,而采用众多本草植物材料配制而成,又为其赢得了“凉茶王”的称号。2014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加多宝与王老吉侵权案,在2016年终于落下帷幕,加多宝败诉,赔上亿元人民币。这起案件也从侧面反映了王老吉凉茶的知名度之高,连加多宝这样的大企业也不惜冒险复制,打法律的“擦边球”。

凉茶饮料领域不同于碳酸和果汁饮料领域,后者以新鲜、创新为尊,越是在这两方面做得好的企业,越受大家喜爱。但凉茶饮料不同,它以老字号为尊,不仅要求口感好、效果好,还要有一定的历史积淀。老字号的凉茶品牌有和其正、黄振龙、健生堂、二十四味等,这些凉茶的口感都不差,生津降暑之效也不在王老吉之下,而王老吉凉茶却能从众多老字号凉茶品牌中夺得头筹,主要原因还是它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爱国救民的精神内涵。

清朝道光年间,广州流行热病和瘴疠,为了挽救患者,有个叫王泽邦的郎中历经千辛万苦采摘良药,希望研制出治疗热病和瘴疠的良方。找好药材后,王泽邦配制了8天,终于配好了第一服汤药,并让乡民服用。令人称奇的是,此药疗效极好,患有热病的人只需服用数天即痊愈。很快,乡民们纷纷服用王泽邦配制的汤药躲过了这次灾难。从此,王泽邦声名大振。经常在广东、广西一带行医的他,身手矫健,能够独自攀上绝壁采摘药草,所以大家尊称他为“岭南药侠”。更有乡民传言,王泽邦年少时遇到一道士,道士传授他益寿延年的奇方。自此,王泽邦身上又增加了一层神秘色彩。

王泽邦一生嗜医好药,从各地采摘药草之后,就在自己开的药店中诊病卖药。他不仅医术奇高,而且有很好的医德,对患者一视同仁,不分贵贱,也不摆架子,将人医好便是他毕生所求。于是,大家都把他当自家人,常称呼他的乳名阿吉。后来,他上了年纪,人们就开始叫他“王老吉”。

19世纪30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解贸易入超的不利地位,默许本国商贩到中国销售鸦片,而沿海的光兵为了高额的利益,甚至派出船只到近海与毒贩秘密交易,再偷偷让亲友家属到内陆开设烟馆,牟取暴利。英国人先把本国工厂生产的纺织品运往印度,然后从印度购得鸦片运往中国,再从中国把茶叶、丝绸等输送回英国。这样,英国商人就能大获其利。后来,美国和俄国也分别从土耳其、中亚向中国贩卖鸦片,一时之间,广东与广西大街小巷布满了烟馆,荼毒着国人的身体,摧残着国民的意志。

后来,道光皇帝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林则徐先辗转广东各地调查人们受鸦片毒害的情况,秘密派人将所有烟馆位置记下。掌握了大量信息后,林则徐传唤广州所有的洋商,勒令他们在半月内交出所有鸦片,并且保证以后永不夹带鸦片入境。但是,外商拒绝交出鸦片,而各地大小官员很多受到洋商的贿赂,对林则徐的命令消极执行,半月之期已过,广州各地官员收缴的鸦片不足千分之一。

见此情形,林则徐亲自率兵到广州各地查封烟馆、收缴鸦片,并挫败英国驻华商务馆的一次次阴谋。林则徐共收缴鸦片2万余箱,约有237万斤,于6月3日在广州虎门海滩销毁。当时正值酷暑,林则徐数月内查禁鸦片连日奔波,不幸中暑,并有咽痛咳嗽。下属请来名医开方,但收效甚微,数日后,林则徐病情加重,竟然卧床不起。随行官员及百姓知悉后都非常焦急。

这时候,有百姓提议找岭南药侠王老吉,当大家把王老吉带到林则徐身边时,林则徐已经接近昏迷。王老吉为其把脉后,让仆人煎好汤药喂他。两天后,林则徐病情好转,七日后已然痊愈。他继续到虎门监督硝烟,极大振奋了人心。

禁烟结束后,林则徐找到王老吉的住处,登门答谢,并询问他用的是什么灵丹妙药。王老吉如实回答道:“小人为您治病只是用了几味不值钱的草药,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林则徐感慨万千,说:“药不分贵贱,廉价的草药,对于贫苦的百姓来说更能受益,你如果能将药煮成茶,供人随到随饮,有病治病,无病防病,那真是百姓之福呀!”

林则徐的话让王老吉受到了启发,在家潜心研究数日后,王老吉开始制作凉茶包,煲药卖茶。自此,很多乡民无病也喜欢到王老吉的药铺买几包凉茶。林则徐知道后,请工匠做了一个大铜葫芦壶,并刻上“王老吉”三个大金字,派人送到了他的药铺。

后来,王老吉和他儿子不断钻研,以金樱根、岗梅根等多种山草药为原料,配置成了独特的凉茶,又单独开设了凉茶铺,而凉茶功效显著,所以大受欢迎。后来,王老吉全家迁到广州城区,在十三行开设王老吉凉茶店,不久便风靡羊城。此后,王老吉双管齐下,不仅卖凉茶,还把草药做成药包,方便旅行的顾客随身携带。从此,王老吉凉茶一传十、十传百,一直传到今天,经久不衰。

王老吉在百姓患病时及时伸出援手,又治好了林则徐的病,可以说是间接促进了虎门销烟的顺利完成,有此等历史积淀的品牌当然会受到大家的欢迎,王老吉凉茶能够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脱颖而,与它的品牌文化也有重要的关系。

2.如何挖掘品牌故事中的“情怀”

洋河蓝色经典是江苏洋河酒厂推出的高端洋河酒品牌,在2003年上市。蓝色经典商标曾经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进而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洋河蓝色经典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洋河地区所具有的文化典故与底蕴。

在两千多年前的楚汉争霸时期,楚霸王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过长江,占领了淮水一带,正准备攻打咸阳,推翻秦朝的残酷统治。不久,项羽的大军达到了虞姬沟,项羽见此处依山傍水,人杰地灵,于是再次安营扎寨,每日操练军马。在出征之时,项羽邀请全体将士痛饮美酒,以鼓舞士气。但随项羽出征的江东子弟何其之多,现存的酒很快就喝光了,于是虞姬就带领众多侍女到虞姬沟取水,然后交给酿酒师酿酒。项羽同将士们喝下这一坛坛美酒,顿觉神清气爽,连声叫好。

因为是虞姬亲自提水酿出的美酒,项羽更加高兴,酒过三巡,他突然提着酒壶,拿着酒杯冲出了营帐,骑上乌骓马在骆马湖边飞蹄奔跑,随行随饮。他骑马一直跑到了马陵山南麓,并飞奔到一个山头,昂首大喊:“我要让乡亲父老都来尝尝这好喝的美人酒!”

说着,项羽斟了满满一杯酒,然后奋力将酒杯和酒壶一起掷向空中。酒壶和玉杯在马陵山的大石头上被砸得粉碎,香甜的美酒顿时喷洒出来,酒滴落的地方就变成了一个泉眼,泉水从泉眼流出变成了小河,河水异常甘甜。据说,白洋河、泗洪双沟酒厂的淮河水、高沟酒厂的天泉、美人泉以及宿迁马陵山下的凤凰泉等,都是因项羽掷酒壶和酒杯而成的。

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骑着白山羊,带着仙禾穗云游四方。他路过白洋河时,闻到了阵阵的酒香,此香味若有若无,忽浓忽淡,引得他酒瘾大发,心神动摇,迷迷糊糊地竟循着香味走到了酿酒的槽坊。吕洞宾施展法术,放出瞌睡虫,让酿酒师昏然入睡,然后抱着酿好的酒喝了起来。不知不觉,晌午已过,吕洞宾听到酿酒师的脚步声,大吃一惊,连忙从槽坊的窗户跑出,驾云而去。但吕洞宾太过匆忙,把白山羊和仙禾穗都丢在了槽坊外。从此,白山羊和仙禾穗就在白洋河安家,白洋河一代连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而白洋河酒厂就在这里诞生了。

洋河酒虽然具有浓厚的文化积淀,但还不足以从众多名酒中脱颖而出,洋河酒厂最初生产的洋河大曲供不应求,这使洋河酒厂逐渐丧失了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白酒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老酒厂相继关闭,而川酒、徽酒和鲁酒纷纷走向全国,洋河酒的地位一落千丈。

正所谓屋漏偏逢连阴雨,2000年过后,四川政府放开了酒类产品的定价权,这时候,一批比洋河酒更加悠久和知名的酒的价格开始上涨。茅台、五粮液等名酒的价格在2001年到2002年增长了十几倍,迅速抢占了高端白酒市场,这让洋河酒的档次瞬间被拉低。同属八大名酒,洋河酒二十几元,而茅台酒却二百起步,高低贵贱不言而明。

由于产品没有创新,洋河酒市场开始急速萎缩,品牌价值也一落千丈,如果再不实行有效的品牌战略,还是依靠以前积攒的那点微弱名声,洋河酒恐怕会被淘汰。

2001年的一天,洋河酒厂市场部员工朱伟到扬州调研,当他走进一个写着“烟酒糖茶”的小店,并称自己来自洋河酒厂时,小店老板遗憾说:“洋河酒以前挺火,但现在我们已经不怎么卖了,感觉这是一个没落的品牌。我自己保存了几十箱,前几天我母亲70大寿,我就拿了洋河酒出来,作为庆祝生日之用。”

这番话让朱伟看到了新希望,洋河酒虽然已经滞销,但八大老酒的名头还是在消费者心中留有不错的印象。痛定思痛之后,洋河酒厂开始以深厚的品质积淀为依托,希望以差异化的品牌形象再度出击,开辟新的生存空间。

推出新的品牌时,首选要考虑酒应该装在什么颜色的瓶子里,应该用怎样的包装,这直接影响到大家对于品牌的接受程度。美国芝加哥的一家研究机构也曾做过关于色彩的实验,最后得出,色彩的确可以决定消费行为能否发生。

洋河酒的口感不逊于任何大品牌的名酒,所以,怎样让消费者在众多酒品中选择洋河酒,就取决于瓶子的颜色和外包装了。在2002年以前,各种品牌的酒都是以黄色和红色为基础色进行包装,代表喜庆富贵,这是一种传统。但千百年来千篇一律,消费者难免生厌,因此,洋河酒厂决定选用蓝色作为基础色,并且推出新的洋河酒品牌洋河蓝色经典。洋河酒最初选用蓝色包装,其实并不被看好,有人甚至觉得选择蓝色包装就是哗众取宠,离经叛道,但洋河酒选用蓝色为基础色是有深层原因的,是深思熟虑后的明智选择。

绝大多数的白酒都选用红色和黄色包装是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河文化的实质就是一种黄色文化,不过这也是保守和落后的文化。抛弃落后的文化是一种进步,而蓝色文化是一种海洋文化,代表了一种开放、包容和走出去的文化。而且,蓝色相对于红色和黄色,更是一种柔性的色彩,与洋酒的“绵软”口感遥相呼应,蓝色所代表的博大、开放,正是现代人生活方式的真实写照。

很多人认为,洋河差异化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蓝色包装,但是,市场上还有许多白酒包装采用了各种不同的颜色,为何没有取得成功呢?因为他们只是盲目地找到差异化这个卖点,并没有形成差异化体系。其实,洋河蓝色经典在品牌名称和主题设计方面的与众不同,才是真正用蓝色把差异化发挥到极致、赢得最终胜利的突破口。洋河蓝色经典在包装上讲求蓝色,在品牌名称上呼应蓝色,在品牌文化上又以蓝色为体系,从而迅速脱颖而出,使人难以忘怀。

洋河蓝色经典有三种,分别为海之蓝、天之蓝和梦之蓝,档次由低到高,其广告宣传语是:“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最高远的是天空,最博大的是男人的情怀。”这句话改编自雨果的名言,以海洋的宽广和天空的高远来衬托男人情怀的博大。何为男人的情怀呢?其实就是一种宽容博大的情怀,这看似和酒没有什么关系,也没有利用品牌来诠释酒,但可以拉拢成千上万的男人的情感,而男人则是白酒的主要消费群体。

蓝色的品牌文化正是表现了人的博大宽容的内心,这也是现代成功人士的追求与梦想,而忙碌中的人们看到蓝色能感受到宁静,这正是人们所渴望的,洋河蓝色经典所要表达的文化精髓就是:“天至高为蓝,海至深为蓝,火至纯为蓝,梦至遥为蓝。”

洋河蓝色经费不仅对蓝色文化进行了整体解读,还在三种酒的酒瓶设计上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力图在视觉上造成冲击效果,在文化上形成渗透效果。例如,天之蓝的酒瓶设计以蓝色作为基础色调,以金色作为辅助色调,层次分明,在形象上给人一种海天一色、高远博大的艺术美感,蓝色的色彩具有非常强的视觉冲击效果,令人沉醉并展开无限遐想。除去颜色,天之蓝的酒瓶采用了弧形设计,体现了柔和的曲线美,寓意天空的边际线。包装的中间有大面积的白色,寓意放下负担,给心灵留白。瓶子的上半部蓝色较深,往下逐渐变浅,到中上部则过渡成了透明的水晶瓶,让人可以对清澈的洋河酒一目了然,而蓝白色的渐变体现了一种宁静致远、有容乃大的境界,这是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心理的新型文化。

抛弃封建保守,走向开放创新,这是洋河蓝色经典体现的时代情怀,体现出一种对于实现人生价值与梦想的寄托。在信息时代,只有将时代精神倾注到产品之中,才能与那些有理想和抱负、为实现人生价值而奋斗的社会精英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让他们感受到洋河蓝色经典的博大情怀,从而激发购买欲望。

3.品牌战略中的“变”与“不变”

苏宁经过20余年的发展,从一家仅有20多平方米的空调销售店,发展成了覆盖中国600多个城市的大型连锁公司,2009年还收购了日本的laox家电连锁,如今,苏宁总共有1700多家连锁门店。

苏宁已经将“电器商城”的标签撕掉,因为这已经不能涵盖苏宁的全部,有专家评论说:“它是一家零售公司,却像一家物流公司,但更像是一家高科技公司。”相对于其他企业不惜花重金做企业宣传、媒体曝光,苏宁品牌战略更愿意与整个企业的战略相结合。在这20多年的发展中,苏宁已经有三次品牌战略的调整,而在众多变化的战略中,苏宁的品牌中也有不变的核心,苏宁从创世之初就是靠着不断的修炼与改变,才使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得到稳固。

1990年~2000年是苏宁首次创业的10年,苏宁在销售空调和冰箱的过程中领悟到了服务的重要性,并在以后的经营中不断强化,使品牌意识快速觉醒。1990年,苏宁在南京宁海路开了第一家电器专卖店,只卖冰箱和空调,由于品种单一,经营范围也仅限于江苏。不过,当时是家电市场供不应求的时期,到1993年,苏宁已经连续两年获得春兰空调“全国最有实力的经销商”称号。据说,当时有一位老太太去苏宁买冰箱,可惜货物已经售卖一空,只剩下一台坏掉,准备返厂修理的残次冰箱。当售货员提醒老太太这台冰箱已经无法售卖时,老太太回答说:“你便宜点卖给我,我可以拿回去盛米。”由此可见,当时家电商场空前火爆,人们对于家电的需求相当之高。

苏宁的这些成绩也引起了同行的不满,因为苏宁的崛起打破了空调和冰箱市场原有的利益关系和市场布局,使其他商场的利益受损。1993年春,在空调销售旺季到来之前,苏宁率先在各大媒体投放广告,并在报纸和彩页上详细列出了产品的型号与零售价,许诺消费者让利销售。这些广告激怒了当地众多的老牌厂商,因为苏宁的低价会对他们的销量造成不小的影响,于是,国有八大厂商开始联手挤对苏宁。

这次“商战”被媒体跟踪报道,不仅是商业界,连学术界和政府各个部门也有人参与讨论。这件事因此成了一个大的社会事件,一时间,民营企业苏宁力抗国有企业的消息使苏宁成为公众话题的焦点,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过。这次事件非但没有打垮苏宁,反而使苏宁品牌更有影响力,苏宁副董事长孙为民说:“那次空调大战,让当年占地只有200平方米、地处非中心地段的苏宁因为社会影响力而被大多数人熟知。”自此,苏宁认识到了品牌战略中媒体的重要性。

在创业之初,苏宁就深知服务对于打响品牌的重要性,因此,苏宁尤其重视空调售后服务。空调不同于电视或电冰箱,买回来放到家里就可以使用,空调必须由专门的技术人员上门安装、调试,后期还要进行维修和保养,因此,空调虽然选购简单,但后期的服务非常复杂,也很关键。

在家电销售旺季,市场上的空调并不愁卖,这导致很多商家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广告和销售方面,而不去在售后方面下功夫。而苏宁却认为,空调卖出去之后并没有结束,是否送货上门、安装是否及时、服务态度等因素都是消费者选择购买的深层原因。因此,苏宁对于服务重要性的体会非常深刻。苏宁董事长张近东就说过:“服务是苏宁的唯一产品。”这句话一直都是苏宁全体员工的座右铭,他们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提升服务质量,从而提高品牌形象。

1999年以后,苏宁看到了外界环境的变化,于是由争做总代理的品牌战略模式转变到开展自主连锁店的方式。1996年之前,苏宁一直都是各大电器厂商的主要代理,但后来,厂商看到了家电市场的高利润,便想取代苏宁,好让自己的下属部门过去抢占市场,以压缩自己的成本。很快,供应商对苏宁的支持越来越小,虽然还是承认苏宁的总代理身份,但给其的进货价却不比其他电器代理商低多少。而且,许多供应商还偷偷在苏宁负责的地方开设专卖店,以低价来打压苏宁。

苏宁总裁张近东认为,如果继续按照传统思维扩大单一门店的规模或者扩大代理范围,苏宁就只会与当前的市场趋势背道而驰。于是,苏宁果断减少空调的批发量,着重于布局连锁,扩充其他家电的种类,并在全国各地开设连锁店。这样做有诸多好处,一是摆脱了厂商的绝对控制,由于家电品种开始多样化,一家厂商便不能对苏宁造成威胁,因为苏宁的获利渠道已经多元化;二是缓解了单一地区的销售压力,布局过于集中会使该地区面临更多的竞争,而在全国范围开连锁店的策略虽然在短期内可能看不到效果,但可以另辟蹊径,脱离红海,开发潜力无穷的蓝海。

当苏宁以南京为起点,逐渐将品牌推向全国市场,它面对的不仅仅是各地区家电商场的竞争,更重要的还是消费者先入为主的理念。比如在山东这个地方,“买家电,到三联”这个口号早已深入人心,苏宁要想进驻山东,就必须打破人们固有的观念,让他们接受新的消费观。为此,苏宁借助媒体的力量造势,不仅有电视广告,还有各大网站与报纸广告。当然,覆盖全国的中央电视台,自然成为苏宁进行品牌知名度战略的媒体首选。

从2002年开始,苏宁每年都坚持在央视投放广告,此举帮助苏宁品牌迅速在全国获得了很高的知名度,为各个城市的连锁店扩展铺平了道路。不仅是做简单的家电广告,苏宁还依靠央视传达家电销售行业的良好态势,宣传自己的优秀服务精神和树立行业领袖的形象。据悉,苏宁在2011年的广告投入为1.8亿元,2012年增长到了2.3亿元,到2016年则增长到5亿元以上。

很快,苏宁售卖的产品从传统的家电销售扩展到电脑与通信领域,购买人群从30岁以上的消费群体逐渐变成20岁~25岁的年轻人。前者的消费行为相对理智,相对应的品牌特点就是实用、方便;而后者则追求时尚和潮流,相对应的品牌特点则是充满活力,在样式和功能上也要彰显个性。

消费群体变化了,品牌战略也要跟着转变。2007年以来,苏宁先后请孙俪、潘玮柏、黄晓明、王珞丹、赵又廷、姚笛和苏打绿等明星代言,每一个时代,苏宁都会寻找具有活力的年轻明星和相对成熟的明星两两组合,或三人组合,凸显差异化的零售品牌形象,并且主攻年轻群体,使品牌一直保持活力。除了年轻、阳光的品牌内涵外,苏宁开始以智慧和幸福作为主题,以此升级品牌内涵,并加强与用户的情感交流,这反映了苏宁的品牌战略已经从产品转移到消费者自身。

苏宁从单一产品与单一品牌起家,发展成为一个包罗万象、拥有国内外众多品牌的零售平台,这注定了苏宁在架构品牌的时候绝不可能独善其身。因为苏宁是综合性的卖场,这一特点与品牌的关系非常微妙。一方面,它们唇齿相依,当某一品牌进入苏宁售卖,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时,消费者就会在对这一品牌信赖的同时,增加对苏宁的信赖。反之,一个品牌出现了问题或陷入了纠纷,那顾客也会将问题与苏宁本身联系起来。所以,苏宁必须兼顾每一个品牌的各种问题,才能维持住苏宁的整体形象。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