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人是靠希望活着的(常德会战)(3)
第29章人是靠希望活着的(常德会战)(3)
尽管如此,日军第三师团仍设法用汽艇、木船组成突击队,计划强渡沅江。第六联队长中畑护一大佐在一一安排渡河点和渡船之后,亲自赶到江边对五十七师的河防设施进行侦察。隔江望去,北岸的鹿寨和铁丝网历历在目。一座由砖石垒砌而成、高达七至十米的灰色城墙巍然矗立,城墙上修筑着一连串阵地,上面都配备着机关枪。在南门和望楼附近,还设置着一门山炮,显见得这是一个非常坚固的防御体系。中畑等人正在感叹强渡会有多么不易,对岸却已将他们的行踪尽收眼底。
五十七师立即进行射击,陪同中畑侦察的第三大队长簗场市郎左卫门大尉第一个倒霉,其手腕被子弹打了个对穿过。
中畑见势不妙,急忙撒开脚丫子,率众人往联队本部逃跑。这时五十七师已通过无线电话将情况通报给了中美联合空军。正在空中盘旋的战斗机群跟踪追击,其中的两架p-40战斧式战斗机对着目标较为明显的中畑猛烈扫射,将这名大佐收进了死亡名单。
中畑的指挥风格以果断犀利著称,还曾参与过入侵东南亚的战争,在部队中享有一定声望和威信。他被击毙后,为免动摇军心,相关消息都未敢立即对外公布。
短短两天,接连两名联队长毙命,这在日军侵华战争中极为罕见。作为一种报复兼火力侦察措施,中午时分,日军以强大炮火对常德外围据点乃至城内阵地进行轰击,多处阵地因此遭到破坏,炮团三营营长何宗珮被炮弹击中身亡。
11月25日,凌晨零时,日军开始总攻。第三师团先放空船顺沅江漂流而下,船沿上扎有草人,舱内则透有微弱的灯光,为的就是引诱守军射击,以窥测防守阵地的虚实。
通过这一“草船借箭”式的花招,日军得以进一步掌握南门内的基本火力配备情况,随后便用野炮对暴露出来的火力点进行覆盖。在炮火掩护下,日军第六联队的士兵登上自编竹筏以及抢来的民船,快速向对岸划去。
野炮支援持续了一分钟,守军似乎真的被日军炮火给完全压制住了,起初一弹未发。就在日军船只到达沅江中流时,城内位于侦察阵地的迫击炮营突然开火,迫击炮弹在日军船队中逐一开花。日军被炸得人仰船翻,士兵的尸体、军旗和随身装备在沅江上浮浮沉沉,随波漂流,返回南岸的船只也带回不少死伤者。
半小时后,日军先头部队方才登岸并向上空发射蓝色信号弹。应该说,为了这次强渡作战,第六联队上下做足了功夫,部队一律轻装,从士官到军官全部穿胶鞋,为了能够在夜间进行识别,还规定了特殊信号:分队长佩白色袖章,小队长斜挂白色布带,中队长斜挂两条白色布带。
可是预想和现实往往不是一码事。白天隔岸侦察时,好像全都看得很清楚,然而到了夜晚,连行动方向都难以辨别,更不用说集结进攻了。一个晚上过去,日军在南门的进攻不仅毫无进展,而且伤亡不小,包括第十中队的中队长武藤正宏在内的一批官兵均被击毙于城下。
“凄绝”的战斗
战场上又出现了暂时的沉寂。天亮时,炮兵排长田少猷走出掩蔽所,来到位于城墙上的观测所观察敌情。他刚调好炮对镜的焦距,开始转动镜头进行观察,日军狙击手就瞄准了他,“啪”的一声,一颗子弹径直穿过田少猷的头部。
田少猷中弹牺牲,是日军再次进攻的前奏。继南门之后,东西北三座城郊据点也都经受了不同程度的考验。双方激战终日,均死伤惨重。布上部队继联队长阵亡后,第三大队长岛村长平大尉跟着毙命,与此同时,中方一六九团郭嘉章营长、一七〇团邓鸿钧营长先后在战斗中牺牲。
余程万在常德采用的是一种类似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那样的战术,即在废墟中层层抵抗,步步设防。见城郊据点难以守住,五十七师主力进行主动撤退,并在撤退前烧毁了部分城郊民房,以烟火来阻止敌人的追击。
随着夜幕降临,五十七师已退至城垣核心阵地,日军第三师团、第四十师团、第六十八师团、第一一六师团也紧跟着推进到了城门附近,并积极寻找机会入城。
在外围阵地逐步失陷的过程中,岳其霖等县政府工作人员和一些逃避不及的群众相继被俘或被杀。看到这些情况,余程万再三对常德县长戴九峰进行劝说:“你那几条破枪和警察对守城不起什么作用,何苦留在城里做无谓的牺牲?不如乘半夜渡沅江突围出去。”
在余程万的苦劝下,戴九峰率领警察渡沅江而撤。不料中途还是遇到了日军,几十名警察皆力战而死,戴九峰仅以身免,事后深为王耀武所赞许,被调至七十四军任职。
留在城内的士兵们继续投入战斗。他们的心中仍充满希望,因为大家都知道南岸的七十四军兄弟师正在拼命向北攻击,以策应城池保卫战,西路、北路、南路的第六、第九战区部队也正向常德靠拢。除此之外,中美联合空军的飞机开始向城内空投弹药、粮食和药品等物资,尽管所投物资有限,很多还错误地投到了江中,但多少减除了守军的一些燃眉之急。
五十七师即将投入的,是被日军称之为“凄绝”的作战。由于必须抽出相当大一部分力量阻击常德周围的中方援军,日军除第一一六师团可以全力以赴外,其余师团都只能以大队形式参加攻城,所以在进入攻城阶段后,横山勇仍任命第一一六师团长岩永汪为攻城指挥官,对攻城行动进行统一指挥和调度。
日军第一一六师团的三支主力联队以原联队长的名字命名,分别为布上部队(第一〇九联队)、和尔部队(第一二〇联队)和黑濑部队(第一三三联队)。11月26日,岩永汪将攻击北门的布上部队主力抽调至东门,与第六十八师团的一个步兵大队协同对东门进行攻击。
守军在通往东门的道路上埋设了许多地雷,同时依托民房进行顽强阻击。日军越接近城墙,守军的抵抗越激烈,导致他们根本都不敢走道,只能靠破坏民房的方式逐屋前进。就这样,当布上部队到达距离东门城墙约一百米的地方时,便再也动弹不得了。
当天,岩永汪将和尔部队派到西门,黑濑部队派到北门,分别攻城。北门原属布上部队攻击范围,在主力被调到东门后,仍留有一个大队原地展开攻击,但直到黑濑部队增援而来,“北门正面之敌仍无动摇迹象,依然时时用迫击炮轰击城外民房”。
三讨不如一偷,第一三三联队长黑濑平一大佐决定以联队炮为掩护,对北门展开夜袭。当时传闻和尔部队已经突入西门,黑濑估计,北门守军的抵抗也会因此减弱,夜袭没有理由不成功。
晚上八点,黑濑部队进入突击准备位置,已推近至外壕近处的联队炮兵透过民房,提前对外壕内的守军阵地进行炮击。令黑濑意料不及的是,守军在防守上依旧坚挺,迫击炮的火力甚至不比他的联队炮差多少,企图冲上城门桥梁的日军死伤惨重,夜袭最后也以失败而告终。
北门守军这种不依不饶的劲头,说明他们并没有受到其他方向日军的牵制或影响。黑濑不得不怀疑和尔部队突入西门的真实性,他本想给岩永汪来个惊喜,到这时候也顾不得了。
给师团指挥所打去一个电话,那边回答得很爽快:所谓占领西门,纯属误报!
阿喀琉斯之踵
11月27日,晚上八点,五十七师一七一团的王剑强连长对南门阵地进行巡视。巡视结束,当他返回指挥所的时候,突然感觉到强烈震动,随后就听到了密集的枪炮声。原来是日军正使用九二式步兵炮,对防守阵地上的轻机枪碉堡进行破坏性射击。
九二式步兵炮被日军称为“大队炮”。它的体积小,移动起来灵活便捷,可以直接用于摧毁阻碍步兵前进的碉堡和火力点。同时响起的还有轻重机枪子弹的呼啸声,其中夹杂使用了大量的红绿蓝色曳光弹。在黑暗中,曳光弹一闪一闪的,人的眼睛在受到刺激后,看什么都模糊不清,也很难发现敌人。对训练不足的补充新兵而言,能够构成不小的心理威胁。
王剑强意识到,敌人是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火力攻击是假,对南门发起偷袭是真。果不其然,有人前来报告,说已有日军在用长梯攀登城墙。
王剑强立即率领四名老兵登上城头。此时日军也刚好渗透进来,爬上来的两名日本兵与王剑强狭路相逢,双方都不约而同地开枪射击。虽然王剑强先用手枪将对方撂倒,但自己的左腿也中弹并当即摔倒在地。
紧接着,又有四五名日本兵向他扑来。手枪打空了,再要换子弹已经来不及,情急之下,王剑强不顾一切地从城头上滚了下去。
这是一个迫不得已的选择,幸亏没有摔伤。中弹的腿部还在流血,但在当时情况下无法下火线包扎,王剑强就自己把绑腿解下来,扎紧大腿用以止血,然后再指挥全连继续堵击。
一七一团团长杜鼎闻讯赶到,他和连长们一起,组织部队从三面对城头敌人进行包围,最后将偷袭进城的日军全部予以歼灭。这一战,一七一团的损失很大,仅王剑强连的伤亡率就高达百分之八十。
当天晚上,和尔部队也在西门实施了偷袭,可惜同样是损兵折将,除第三大队长葛野旷大尉阵亡外,该大队所属中队军官全部非死即伤。
就在日军对常德城的围攻几乎陷入僵局的时候,黑濑经过多方侦察,终于发现了城防上存在的一个最大薄弱环节。
战前为了扫清射界,五十七师拆除了城外数万间民房,然而因为本身也要依托民房进行层层防守的缘故,民房并没有拆除干净。到弃守城郊据点时,这些民房就要烧毁,但城西北尤其是一部分民房的围墙未遭到彻底破坏,这使得日军能够以围墙为掩护,比较轻易地接近外壕。
另外一方面,因为过分依赖和相信外壕的阻碍作用,防守城西北的部队偏重于城门附近的防守,对离城门较远的外壕防御则有所忽视。
毫无疑问,这是常德城防的“阿喀琉斯之踵”。黑濑如获至宝,赶紧向师团长岩永汪进行报告,同时建议把一一六师团的攻击重点放在常德城的西北角。岩永汪采纳了他的这一建议,随后便将联队炮(即山炮)、速射炮(即步兵炮)一齐配属给了黑濑部队。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黑濑部队突然集结于城西北,也没有跟航空兵打声招呼,结果日机误把他们当成了中国军队,劈头盖脸地扔了一堆炸弹下来。黑濑部队尚未出击,便出现了大量伤亡,一时混乱不堪,好不容易才得以恢复平静。
晦气归晦气,但黑濑找到的这个攻击点显然是恰当的。11月28日拂晓,联队炮、速射炮在最近距离内对守军火力点进行射击,将碉堡逐个击毁,堡内将士多被掩埋。
根据信号弹的指引,炮火的破坏射击随即转换成支援射击,日军开始强渡外壕,也就是护城河。
护城河宽十五米至二十米,无法徒涉。黑濑部队先使用橡皮艇和附近抢夺来的民船实施强渡,渡过外壕后,立即以密集队形向守军阵地攻击前进。
此时守军已遭到极大伤亡。一七一团李超所在的班,包括班长在内共有七人战死,工事也受到极大破坏。李超被任命为代理班长,他的左眼被弹壳炸伤,鲜血直流,但仍与其他弟兄们浴血奋战,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冲锋。
一七一团团副亲临前线督战,见日军攻势越来越猛,而城垣防御阵地又大部被毁,难以坚守,便命令部队撤入城,准备巷战。
11月28日,上午十一点,黑濑部队在付出较大伤亡代价后,终于从北门突入了城内。黑濑部队因此受到表彰,被日军第十一军司令部授予了奖状。
弃鱼捞虾
大凡攻城战,守军在前期都会拼命防守,一旦城破,其防守意志十之八九会立即崩溃。然而五十七师却并没有因西北角城防被突破而受到根本性冲击,北门守军似乎只是换了个战斗位置,退到城内来防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