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第177章
过了两个月,正值秋高气爽的时节,新家也修葺完毕,谢灵和宣苹,旅思遥搬了进去。
房主当初听了她们三人的想法,心中生出后悔之意,便也应允她们,只租不卖。
而她便留在了这老宅中,与她们同住。
四个人一下住进来,无论如何都是热闹的,新家离萍水客栈也不算远,所以每到谁轮休,都可以立即赶回来,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
房主孙见安,为了感谢她们,每天做饭都会带着她们的,所以每次谢灵等人大晚上闭店回家,浑身寒飕飕的时候,总能得到一碗热腾腾的姜汤或银耳汤。
生活过得充实又惬意,不知不觉,下了一场又一场大雪,整个藕河镇银装素裹,冬天啊,又到了。
谢灵已记不清这是她在藕河镇渡过的第几个冬日,只是她心中真心将藕河镇当成了自己的家,想在这里生根发芽。
萍水客栈的经营依旧平稳,刘三妹和王桂芬的山珍八宝和酸果酒,先前的供应也很准时,只是这几日,一直见不到她们的人。
奇怪,她们可从来没失约过啊。
莫不是生病了?牛车陷在路上泥塘里了?
宣苹脑中冒出这两个想法,顿时呸呸了两声,嗐、她想的这么晦气做什么。
可是二人又过了几日,依旧不见人影。
这下,谢灵觉得不妥了,不管对方是出了什么事,亦或是换了别家送货,她总得知道答案。
“不如你们谁去乡下看看,我守着店。”
旅思遥早已熟悉了店内的经营,除了做饭,算账和跑堂都是一把好手,而且人也稳妥细致,把店交给她谢灵十分放心,宣苹就留在店里掌厨,至于她……
一个人去乡下生地方总有些不安心,还得找个帮手一同上路。
在翠浓学堂上学时,谢灵曾与敛武堂的学子往来,如今这些女子虽大多有了奔头,但也有留在藕河巷的,藕河巷是所有女子的家,女子们年轻时总想外出闯荡一番,但最终还是会落叶归根。
她便在熟识的人中挑了几个,去寻了她们以前给的住址。
去了几个敛武堂学子的家,不是遇到大门紧闭,就是对方已有去处,婉拒了她的雇佣。
直到最后倒数第二个,咏墨,得知她来意,爽快地答应了她。
二人先去租马车,然后问清路线,刘三妹和王桂芬后来曾说过,她们就住在夜香山脚下的小牛村,这夜香山虽是山,但跟附近的汲浪山比起来不过是一个小土包,所有路过的乡郊人士,从中开辟了一条土道,这样走起来省了一大截弯路。
当天下午,她们带足银两和干粮,便启程离开了藕河镇。
路上天气晴朗,但走到半路,忽然刮起大风,乌云滚滚,轰隆一声雷电炸响,瓢泼大雨倾盆而下。
“外面下暴雨了。”
咏墨没带蓑衣,不能遮雨,驾车艰难,攥着缰绳让马走了一段路,靠着一片树林停了下来。
她下车将马拴在一颗树旁,用湿透的衣袖挡住额头,往山下眺望,稀疏的树林外,有一片村落盘踞在山脚,农家灯火星星点点,虽然不亮,但足够指引接下来前行的路了。
等暴雨减弱,咏墨驾着马车来到了小牛村。
二人在村口的人家问了路,谢灵先留了个心眼,问这村中是否有酿造酸果酒的人家,说自己是听闻藕河镇上这种酒热销,所以打听了好久的消息,才得知酸果酒出自这村子,但那店家为了保密,死活都不跟告诉她酿酒人的名字,所以她才大老远跑来寻找。
村口的人得了她问路的银钱,热情似火,见状忙道:
“你说的可是刘三妹家,这些日子在村子里可招人待见了,还有她那老姐妹王桂芬,能带着大家赚钱,在咱村也是风风光光的,你要做生意,找她俩准没错。”
“不过……那刘三妹近日可是遭了难,怕一时半刻酿不了你要的酒,唉,她也是个可怜人,才过了几天安生日子啊……”
这婶子说着,不禁露出怜叹之意。
“这刘三妹怎么了?”
谢灵见机问道。
婶子摇摇头,不敢再多说,脸上流露出一丝恐惧:“不是我不想跟您说,是说了,她那口子必定要来找我麻烦,还是算了算了、您要真想知道,就去问王桂芬去吧。”
谢灵得了指引,心中有了猜测,便转道去了王桂芬家。
王桂芬心事重重,已经好几日了,雨下了许久,等到快停了,她才端着盆出门倒脏水。
一出门,她便看见了一张此时最不想看见的脸。
“你、店家……你怎么来了?!”
王桂芬被吓了一跳,心虚后退,谢灵直接上前,道:
“刘三妹到底出了什么事?”
“……”
王桂芬见她不是来兴师问罪的,反而第一时间就关心三妹,神情顿时软和下来,又恨又怜叹了一声气:
“唉,说来话长,你跟我进来吧。”
谢灵进屋,这一谈就跟她谈了半晌,才得知刘三妹一直以来的苦衷:
原来刘三妹有一个女儿,正是待嫁的年纪,她家老头子财迷心窍,见她长得水灵,便要把她嫁给附近的老地主当小妾,刘三妹不依,但又没办法,她从来在家中说不上话,因着最近能卖些东西换钱,腰板才稍稍挺直一些,可这些钱只够家中开销,老头子还要喝酒打牌,根本存不了多少。
老头子死活要嫁,刘三妹心疼女儿,便暗中收拾包袱,将这些日子能攒的钱都给了她,还跟我借了一笔,让她能逃的远远的,可是女儿离开没多久,老头子就发现了,将刘三妹暴打一顿,关在了家里。
“他还将原本要给店家你的酸果酒都贱卖了,拿钱去打牌胡混,唉。”
王桂芬说着,连叹了三声,满脸忧色道:“这几日,若不是我偷着给三妹送些吃的,她怕是挺不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