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青天在上》(3) - 乡村志系列长篇小说 - 贺享雍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八十三章《青天在上》(3)

第八十三章《青天在上》(3)一

这天早晨,乡上马书记很早就起了床。尽管半个月前,乡上就开始筹划这个现场会,但事到临头,马书记却突然像是怀里揣了只小兔子——有些惴惴不安起来。于是在昨天晚上,他又把全体乡干部召集拢来,召开了一个战前动员会议,再次让各个筹备组的人员把会议的筹备情况做了一通汇报。从大家的汇报来看,似乎确实找不出任何瑕疵。马书记听后,心肝跌进肚里头,这才踏实了。可是等他洗漱完毕躺到床上,心里却又有些不安,但又一时说不出为什么。

马书记今年三十九岁,来乡上任党委书记以前,他只是县委党校一名副科级理论教员,负责给全县乡镇领导和部、局级领导上马列主义理论课。可马书记在读中学和大学的时候,最厌恶的就是政治课。马书记在中学和大学的时候,喜欢的是文学,课余写了很多诗。大学毕业那年,他花了点钱,找了一家出版社,把自己那些分行的汉字铅印成了书。毕业找工作时,其他同学都纷纷找关系、托人情,可他没有任何人情和关系可找。情急之下,他揣了自己的“诗集”,大胆地闯进了组织部长和县委书记的办公室毛遂自荐。组织部长和县委书记翻了翻他铅印成册的“大作”,觉得是匹“千里马”,自己也不能不做“伯乐”,便把他留在了县委党校。这样,马书记便担当起了用马列主义教育全县党员、干部的重任。马书记虽然不精通马列主义,但他却不乏诗人的激情,善于将马列主义抽象的理论与文学的想象力结合在一起,在讲课时又不时插进一些笑话和民间段子,倒也能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几年下来,他竟然渐渐地有了些名声,然后又过了些年,他就被县委空降下来做了乡党委书记。

和所有空降到乡上做“一把手”的年轻干部一样,马书记深知自己的历史使命,同时他也非常珍惜这个机会。他知道自己如果干得好,县城“公仆街”一号或二号的全县指挥中心里,就有一间带卫生间、会客室的办公室在那儿等着自己。可如果干得不好,他这辈子就可能在一个乡科级的位置上光荣退休。因此,出政绩和向上升,是他工作的唯一动力和人生奢望。偏巧他的前任伍书记给他留下了不少问题。上任第一年,他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终于摸清了制约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瓶颈。经济方面的瓶颈就是思路不够清晰,发展步子不够大,结构调整不合理。而社会事业方面的瓶颈,则是教育、文化、社会综合治理等方面,都没有自己的特色,因而不能吸引县委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注意。找准了病因后,马书记便对症下药,大刀阔斧、扬鞭催马,把全乡的经济和社会都拉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去年一年,马书记便取得了非凡的成绩。首先是在扭转乡财政困局方面,马书记提高了农民宅基地审批和建筑审批的收费标准,并成功规避了被上面查处的风险;在计划生育方面实行放水养鱼;尤其是利用小场镇建设、改造农贸市场的名义,在场镇征收了五十亩地建设商品房出售,狠狠赚了一笔。在经济建设上,马书记更是打破常规发展思路,将全乡的工作重点转到“跑钱争项、招商引资”上来,要求乡干部人人都要成为招商员,成立了招商引资组,他亲自担任组长。其次又分别成立了计生工作组、财税企业工作组、城建土管组等,每个组都规定了经济指标。同时,马书记把乡内一些较有影响的农业项目,都调整到公路沿线的几个村去,集中打造农业产业园区,让领导隔着玻璃窗能够看见。马书记这一招果然引起了领导的重视,县委陈书记亲自来参加了他的农贸市场改造的开工仪式,并参观了贺家湾村的果园。在社会事业上,马书记更是出手不凡,一鸣惊人。社会事业千头万绪,牵涉方方面面,教育、文化、卫生,困难多多,怎么努力都难以做出成绩,他便抓住了社会综合治理这个牛鼻子。因为社会综合治理是当前的头等大事,被各级政府列为一票否决,领导付出的精力最多,也最头疼。如果在这个方面创造出了经验,不但能吸引领导注意,而且一俊遮百丑,全乡社会事业建设也就上去了。马书记选择社会综合治理作为突破口,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个乡的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在全县的综合治理考评中从来都没有名次。没有名次,并不是说他的前任没有把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做好,或者这个乡上访人数多。相反,通过他的调查,全乡好几年都没有出过大的社会治安案件,也没有发生过到市里、省里上访的事件,更不用说到北京上访了。没有名次一是因为没有创出自己的“工作特色”,上级来考核检查时,没有任何耳目一新的经验汇报给领导们听;二是没有注意协调好上面社会综合治理办公室的关系,人家来考核时,便丁是丁,卯是卯,完全是一副秉公办事的样子。马书记找到这两方面原因后,便施展手段,一方面动用在党校工作时结下的人际关系,对县“综治办”的领导和关键人员开展公关活动,在县城的“皇冠”酒楼,一连三晚上请“综治办”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吃饭、唱歌和其他“娱乐”活动,并给领导送上小红包。另一方面,安排乡上“综治办”的办事员在网上查找其他地方开展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的经验。办事员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将厚厚的一沓打印资料交给了马书记。马书记又花费了几个晚上的时间,终于形成了自己乡综合治理工作的“经验”。

到了年终,县政法委黄书记亲自率队,考核全县各乡镇社会综合治理工作。考核名列前茅的,县上隆重表彰奖励,考核不达标的,一票否决,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给县委写出书面检讨,一时火药味十分浓烈。马书记却没有着急。当考核组来到乡上时,马书记便对他们谦虚地说:“我们乡上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没有做出什么成绩,还望领导批评!”

说完后才说:“为彻底扭转我乡综合治理工作的被动局面,乡党委、乡政府今年加强了对综治工作的领导,立足实际,创新举措,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开展了‘五个一工程’。第一是开展了每月一课。就是每月组织专人对全乡境内的治安巡防队、看楼护院队,就行为规范、识别坏人基本技能等方面进行培训,全面提升治安巡防队、看楼护院队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素质。第二是举办了每月一节。就是每村每月在不同村民小组,组织一次‘邻居节’活动,让邻居们增进友谊,促进大家相互帮助、缓和邻里矛盾。第三是进行了每月一议。就是村委会每月召开一次村党员干部、调解主任、治保主任、治安巡防队、看楼护院队综治工作讨论会,对本辖区内治安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第四是开展了每月一期。就是乡、村每月举办一期综治宣传栏,内容包括法律常识、科学知识、法制案件等,充实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第五是开展了每月一评。就是对各村的治安进行张榜公开,结合各村治安情况,对各村‘五个一’工程的开展情况进行每月一评,对半年或年终被评为先进的村委,乡政府给予一定的奖励……”

马书记还没汇报完,黄书记就连声说:“小马你还说没做出什么成绩,这‘五个一工程’不是太有特色了吗?”

说完又对考核组的其他人问:“你们说是不是这样?”

考核组的其他成员便马上接了领导的话,连声说:“可不是这样吗?‘五个一’的提法,高屋建瓴,言简意赅,真是令人耳目一新!”

黄书记又说:“这是我们社会综合治理领域的一大创新,要在全县推广开去!”

说完又安排考核组一个年轻人:“小张你马上把材料整理一下,回去就发简报!”

就这样,马书记的“五个一工程”就上了县委的工作简报,迅速在全县推广。不但如此,县上“综治办”把县委的简报上报到市政法委,也得到了市政法委的肯定,又很快向全市发了简报。接着市上新闻媒体的记者闻讯而至,马书记的照片和他所创造的“五个一”经验,又在市上所有的纸质媒体和新媒体上,露了好几次面。不用说,这年全乡的综合治理工作,拔了全县头筹。县上召开隆重的表彰大会,马书记在热烈的掌声中上台交流经验,他不用讲稿,侃侃而谈,既不有意拔高自己,又恰到好处地突出重点,融经验和思考于一体,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口若悬河,议论风生,充分展示了一个马列主义理论教员的风采。在他的发言期间,县委陈书记始终都用一种亲切慈爱的目光看着他,就像看着他最宠爱的孩子一样。会议结束后,陈书记又专门过去和马书记握了手,并且特别在肩上拍了一下。

转眼到了今年,县上又召开各乡镇、县级部门党委书记和信访办主任会议,学习《信访条例》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以及传达省、市信访会议精神。陈书记在会上提出了全县今后一个时期的信访工作目标,是要实现无一例进京上访;无一例赴省集体上访和重复上访;到市上访的批次和人次,要比去年分别下降百分之三十;到县以上机关信访总量,要比去年下降百分之四十;信访交办件办结率要达到百分之百等。陈书记用十分严肃的语气,特别强调如果哪儿出现了到县以上上访的,就由“一把手”来负责劝返、接回,并落实包保责任制。陈书记讲完,县上当场就和各乡镇和县级各部门,签订了有着严格经济处罚与行政措施的《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县信访办还把责任书的内容一一分解,逐条量化,标出分值,附在责任书后面,作为年终考核评比依据。马书记从省、市、县这一系列不同寻常的举动中,立即敏锐地觉察到这信访工作,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将是维稳工作的重中之重。他觉得这是天赐他的良机,因为他所在的乡,这几年不说上访的绝对没有,可他却敢打包票地说,绝没有人到市里、省里上访!或者说,市里、省里信访办记录在案的上访案中,找不出他们黄石岭乡的记录。市里、省里都没有,当然就更不用说北京了!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他们工作做得好。工作做得好,自然就有经验值得总结!已经尝到甜头的马书记一想到这儿,禁不住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有些抑制不住兴奋地想放声大叫。他决心发扬成绩,乘胜前进,总结出自己乡化解社会矛盾、破解信访难题的工作经验。于是回到乡上,马书记又经过几个晚上的冥思苦想,终于在前面社会综合治理“五个一工程”的基础上,又创造出了信访接待工作的“四个一”。这“四个一”虽然脱胎于前面的“五个一”,并且比“五个一”少了一个一,但内容却比前面更丰富、更具体,也更简捷和更容易深入人心,并且顺口、好记!果然,马书记“四个一”很快又得到了领导的肯定。陈书记在县信访办送上去的材料上批示道:“该乡在信访接待工作中所开展的‘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暖心、一席好话送行、一张笑脸相迎’,既是对民情的关怀,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时期的又一体现。县信访办要认真推广他们以人民公仆的身份接待来访群众,说话和气、态度热情、语言诚恳、礼貌待人的经验和做法……”

于是便有了这次声势浩大、不同凡响的现场会。

有时马书记也想,这样做是不是有些对不起群众和自己的良心?可这种想法只是稍纵即逝。他觉得即使有些违背自己的良心,可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他如果要进入“公仆街”一号或二号的小楼里,并不是由下面的群众说了算,而是由他的上司决定着他的命运。虽然每次领导上任,都说要崇尚实干,可最后实干者却未必能得到好处。他这样做能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至少说明领导是喜欢他这样做的!既然领导喜欢,他为什么又不做呢?他想到自己马上就要进入不惑之年,自己能不能进入“公仆街”一号或二号楼里去,就在这三四年的时间里。按现在副县级干部的提拔标准,过了四十五岁,你就别想了。如果错过了这三四年,自己就是干出了天大的成绩,那也是白搭了。因此保证这次现场会的百分之百成功,让县委领导满意,意义就不是一般的了。可是马书记又深深地知道,现实是非常复杂的,即使自己已经对这次会议,做了非常细致、周全的安排,一些关键的环节,比如会议材料、发言人选择、现场布置以及风险防范,都由他亲自把关。包括谢乡长在内的他的搭档和助手,以及全体乡干部,在他的要求和监督下,也像民间所说的,麻子打呵欠——总动圆(员),这半个月里全都在按部就班、孜孜不倦、一丝不苟地工作,其认真负责的态度前所未有。一些环节反复操练,精益求精,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一种精细化、技术化、万无一失的程度,按说来是可以高枕无忧的了。可是奇怪的是,自己刚一躺到床上,右眼皮便“突突”地跳动起来,身上也像是三伏天吃多了羊肉一样发起热来。他想起了民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说法,突然觉得哪儿还有点不对头,生怕明天马失前蹄,一不小心出点毛病就把活动搞砸了,或者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让自己前功尽弃。越是这样想,眼皮便跳得越凶,越是觉得不放心。最后他坐了起来,撕了一溜纸条,沾湿口水贴到跳着的眼皮上,可没过一会儿纸条便落了下来。他愈加不放心,便把整个活动的细节全翻出来,细细地又想了一遍,还是没有发现有不够严密的地方。马书记这才知道是自己把弦绷得太紧,疑心生暗鬼,自己吓自己。这么一想,便不由得笑了一笑,也不去管眼皮了,重新躺下去,心里默念着“一、二、三……”,强迫自己睡了。

马书记起床后,感到两只眼皮发黏,有些不想睁开的样子,便连外面的衣服裤子也没顾得上穿,只穿着睡衣睡裤,跑到外面阳台的洗漱台前,打开自来水龙头,把脖子伸到水柱底下,一边让“哗哗”的水柱淋着自己的颈窝,一边又用双手捧起凉水,直往脸上和两边太阳穴撩。这样过了一会儿,他感觉好多了,这才认真地梳洗起来。洗漱完毕后,回到屋子里穿起衣服来。

他脱了睡衣,先将一件短袖的圆领汗衫穿在里面,接着将一件v字形的羊毛背心穿上去,再在背心外面穿上一件“柒牌”白色衬衣,拿过那根有着黑黄相间的斜纹花格的真丝领带系在脖子上。系好领带以后,他才脱了睡裤,从衣架上拿过那套藏青色纯毛西装,先穿了裤子,将汗衫、背心和衬衣扎进了皮带里,最后才把上衣套在身上。穿好衣服以后,他走到镜子前,对着镜子再次调整了一下领带的松紧,又正了正衬衣的领子,然后拿起梳子,往后面梳了梳昨天才刚理过的头发。做完这一切后,他发现镜子中的中年男子,尽管眼睛里有点血丝,但总的来说,还算得上神采奕奕、仪表堂堂,既不失端庄威严,也不失英俊潇洒,颇有几分美男子的形象。他对着镜子情不自禁地笑了一下,自己给了自己一个奖赏。

他本想出去看看大家起床没有,可看看时间还早,害怕这么早就出去大呼小叫地把同志们赶起床,反倒会让大家觉得自己沉不住气,于是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可是他又不知该做什么,想了一想,便又把自己在会上的发言稿拿出来,看了看时间,接着便对着镜子,轻轻地、自言自语地开始念了起来。

本来,他在任何场合下讲话,都是不需要念稿子的,可是这一次却不同。原因是和任何现场会一样,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上车,几点几分到达什么地方,在哪儿停留几分几秒,看什么,谁出面,谁发言,发言多少时间,在现场谁流泪、谁欢笑、谁激动、谁带头鼓掌、谁去拉着领导的手说“谢谢党、谢谢政府”之类的话……这些在事先都有严格的安排部署,就像用电脑编了程序一样,一点也不能出岔子。昨天晚上,他担心的正是这些细节,包括自己的发言。具体地说,领导给他的发言时间只有7分钟,不能多,也不能少,因为领导已经把时间卡死了。具体的活动过程是这样定的:开会的车队9点钟从县委大院准时出发,10点钟到达乡政府,10点11分,县信访办工作人员吹哨子集合,进入乡信访接待室参观。10点26分,大会正式开始。主持人(王县长)讲话,时长3分钟。10点29分至10点35分,乡信访接待室牟主任介绍具体做法。10点36至10点42分,上访群众代表介绍自己被乡党委、信访办“四个一”感动因而不再上访的经过。10点43分至10点50分,自己发言。10点51分至10点55分,参会代表(城关镇花园街社区党委书记)做感想和表态性发言。10点56分至10点58分,由县委陈书记向马书记授予“全县信访工作先进乡”的铜牌。10点59分至11点9分,县信访办廖主任通报上半年全县信访工作情况。11点10分至11点29分,县委分管信访工作的领导(毕副书记)做今后一段时间全县信访工作安排。11点30分,陈书记做重要讲话。

起初,马书记嫌给他7分钟发言时间太短了,要求给他10分钟时间,可县信访办廖主任说:“马书记,你看看这时间安排,一环扣一环,丝丝入扣,环环衔接,哪还有多余的?只有这样按时按点,你这个会才开得好!如果你把陈书记和大家耽搁晚了,陈书记和大家肚子唱起《空城计》来了,你的这个会的效果不是也就大打折扣了吗?”

说完又说:“不瞒你说,这个时间是陈书记亲自定的!陈书记说会议的时间短,内容多,每个人发言都精练和紧凑一点!所以马书记,你们必须按照这个时间准备,不能多了,也不要少了!”

马书记一听是陈书记定的发言时间,便什么也不说了。现在马书记再次对着镜子演练,不是演练内容,而是时间。

马书记对着镜子把稿子不疾不徐地念了一遍,一边念,一边看着镜子里的表情。念完再看看时间,确实不多不少7分钟,表情也过得去,这才彻底放下了心来。他将稿子收起,咳了一声,脸上板出了仿佛在人民大会堂坐主席台的庄严神情,这才打开门,成竹在胸、志得意满地走了出来。

可是还没容他走上两步,他的两只眼睛往下面乡政府的院子里一瞥,却兀地惊住了。只见他面颊上的肌肉急速地抖动了几下,刚才还阳光明媚的面孔,顿时堆砌上了一层厚厚的乌云,板得比冰块还冷,比生铁还硬。接着从眼里迸射出了一道愤怒的火苗,额角上窜起了一条青筋,突突地跳动着。他咬着牙齿站了一会儿,突然“咚咚”地跑下楼去,冲着办公室王主任的门怒不可遏地吼道:“王主任,王主任,这是怎么回事,啊?”

王主任正在屋子里刷牙,听见马书记喊声,急忙打开门跑出来,满嘴还挂着厚厚的牙膏泡沫。看见马书记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立即小心地问:“出什么事了,马书记?”

马书记脸上还是挂着那种斧头也砍不透的铁青的颜色,手朝院子里指了一下,继续盯着王主任大声问:“你看看院子里,这是怎么回事?”

王主任朝院子里看了一眼,脸上也一下变了颜色。原来昨天下午打扫得干干净净的院子,现在到处都是纸屑、果皮、烂菜叶、女人的卫生巾、婴儿的纸尿裤,以及可乐瓶、石头和瓦块等,像垃圾场一样。王主任鼓着腮帮看了一阵,这才大声说:“这肯定是有人搞破坏,从外面扔进来的!”

说着,王主任忙不迭地跑进屋子,连嘴角的牙膏泡沫也顾不得擦,便拖了一把扫帚跑了出来。

这时,乡干部大都起了床,有的正在叠毯理被,有的正在刷牙梳洗,听见马书记喊声,也都纷纷打开门朝外面打探,一眼瞧见满院子垃圾,也都惊住了。又看见马书记动了气,王主任一个人拖了扫帚出来,便不等任何人吩咐,全都拿了工具跑出来。

王主任见这么多同事都来帮忙,像是很感动,便主动过去,一边捂着鼻子,一边伸出手臂,尖着拇指和食指,拈起那张黏有婴儿鸡蛋黄般分泌物的纸尿裤,拿到厕所旁边的垃圾桶里扔了。走过来正要继续去捡那些女人卫生巾的时候,马书记却叫住了他,说:“把大门打开看看,外面有人捣乱没有?”

马书记现在脸上的颜色和悦多了,原因是他看见还没等他吩咐,便有这么多同志自觉加入到打扫清洁的行列,假如自己再登高一呼,那响应者岂不是更多!想到这儿,他心里有了点儿暗暗的得意,于是脸上也便开始阴转晴。

王主任听了马书记的话,果然去拿过钥匙,开了乡政府那道铁栅栏的大门,用力推开,走出去朝外面墙上看了一眼,便又叫了起来:“墙上的标语被人撕了!”

马书记听了这话,又急忙几步走了出去,抬头一看,果然昨天傍晚时候才挂出去的、一幅写着“热烈欢迎县、兄弟乡领导莅临我乡检查指导工作”的大红标语,被人撕了好几个字,只留下“热烈……领导……乡……查……”几个字,既不成句,也无法理解意思,仿佛像从战场上溃败下来的伤兵,零零落落地不成个样子。被撕下来的纸有的被揉成团,扔在前面的水沟里,有的被撕成碎片,像是被五马分尸了一样。马书记那脸又黑了下来。

王主任见马书记又要生气,便马上说:“马书记,这是明显破坏,要不要向派出所报案?”

马书记咬了一会儿嘴唇,这才看着王主任问:“报了案又怎么办?”

王主任听了这话,便不吭声了,过了一会儿才小心地问:“那……”

马书记没等他说出来,看了看时间,说:“时间还来得及,你马上到学校去,叫覃老师重新写一幅来挂上!”

王主任一听这话,不敢迟疑,立即答应了一声,马上便向学校跑去。可没跑几步,马书记又在后面叫住了他,说:“顺便叫王老板到我这儿来一下!”

王主任又“哎”了一声,这才跑了。

马书记等王主任跑远了,这才重新走回乡政府大院。这时他脸虽然没刚才板得厉害了,可仍然是蹙着眉头,紧抿着嘴唇,严肃得近乎让人生畏。这时大伙儿已经把垃圾清扫完毕,院子又重新变得像是用水洗过了一般。马书记见众人都用一种畏惧的眼光望着他,突然意识到这有些损害自己的形象,于是便走到厨房门口,用了尽量轻松的口气对里面问:“魏师傅,早饭还有多久?”

里面魏师傅答应了一声:“叫大家来吧,我正说要敲钟呢!”

听了这话,马书记便立即回过身子,努力放松了脸上的表情,对大家说:“好了,同志们,有人扔了点垃圾在乡政府院子里,这没有什么,大家扫了就是嘛!现在大家都去吃早饭,吃了饭各个组的负责人,带领自己的人最后再检查一遍准备工作的情况,确保万无一失!”

说完又说:“可不能因为有人对乡政府发泄了一点不满,就影响我们的工作嘛,是不是?”

众人听了这话,回答了一声:“是!”说完便拖着扫帚,各自回屋去了。

马书记等大家走了,也准备回楼上拿碗筷下来吃饭,可他才刚刚转过身,那个叫王老板的人就来了。

王老板的大名叫王阳明,五十多岁,个子不高,身材有些干瘦,可一双眼睛滴溜溜的,却很活泼,十分精明和有生气的样子。他是今天在大会上发言的上访群众代表。当初为确定谁来担当这个角色,马书记颇费了一番脑筋。在马书记的意识里,这个人一是要确实到乡上上访过。在这一点上,马书记还是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办事。二是要说得出来,不能笨嘴拙舌,半天说不出句囫囵话。第三,这是最重要的,这个人必须和乡上保持一致,不能半途“烧野火”,画岔墨,往相反的方向说。如果这样,整个现场会就彻底砸了。所以,马书记物色这个人,觉得比组织部门当初物色他来这个乡当党委书记似乎还要难。他想了几个夜晚,最后拍板敲定由街道上的王老板来扮演这一角色。这其中的原因,是王老板开了一个“阳光办公用品店”,乡政府每年要在他那里购买好几万元钱的办公用品,几乎是乡政府办公用品的定点供货商。每到年底,他都要拿着一摞摞发票,到乡政府各个部门来要账,虽然没有明说是上访,可现在要把这说成是上访,也未尝不可。第二,他有着生意人的精明和花言巧语,上台发言虽不敢说是出口成章,但照着稿子念却是绝没有问题。第三,他不敢不和乡政府保持一致,否则,乡政府一旦不到他店里买东西,他那“阳光”便会黯然失色。三个条件都符合马书记的要求,于是马书记便找他来谈。王老板一听,果然十分愿意配合马书记这个活动,说:“没问题,马书记,我听你的,你指哪里我打哪里!”

马书记听了这话,也很高兴,果然叫王主任写了稿子,由他亲自把内容审定了,又在几个重要的地方,分别标上了“停顿”“语气放缓”“语气提高”“表情激动”等提示语,才把王老板叫到乡政府来,先叫他拿回去照着稿子练,然后又叫到乡政府来,当着他排练了几遍。直到他觉得没有大的问题了,这才放了心。可是当刚才看见有人往乡政府院子里扔垃圾,和标语被人撕了,心里又突然有些不踏实起来,于是便叫王主任顺路把他喊来,他还要再嘱咐嘱咐。

王老板一见马书记,小眼睛一边眨动,一边朝马书记弯了弯腰,满脸堆着笑,讨好地问了一句:“马书记,你找我?”

马书记看了看他,也亲切地笑了笑说:“是呀,你准备得怎么样了?一会儿县委领导就要来了,你该不会一上台,腿就开始筛糠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