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入镇 - 灰神话 - 飞翔的南瓜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灰神话 >

第23章入镇

次日,天还未大亮,陈轩便已早早起床。想了一夜,虽然没得出什么具体的应对方法,但不能和玄奘重新会合,远离这个妖怪出没之地这两点是一定的。

待他将行李收拾完,没过多久便待听到院中有人轻声说话。陈轩推开房门,看见张远的妻子正在帮他整理打猎的器具。二人见身后有动静,便回头看过来,发现陈轩走出房间。

“法师昨夜休息的如何?”张远语带笑意的问道。

“甚好,壮士在这院中自是无事需要担忧。”

陈轩一边说一边朝二人走来,待走到近前,他接着道,“昨日,贫僧迷失于茫茫林海,几丧命于熊口,幸得壮士仗义出手,不仅指引贫僧走出险境,更以仁心收留,提供食宿,让贫僧得以安歇。此恩此德,实难言表,唯有深深一拜,愿壮士今后福泽绵长,平安喜乐,贫僧将铭记此恩,愿以余生修行之功德,回向壮士及家人,愿诸佛菩萨加被,一切吉祥。”说罢他朝着张远深鞠一躬。

张远急忙摆手上前扶起陈轩,连声道,“使不得,使不得。”

陈轩本想再鞠一躬,但张远力大,将他牢牢挽住,只得作罢。接陈轩又道,“壮士居所便如世外净土,贫僧本想多留几日,奈何有要事在身,这便向壮士辞行了。”

既然那伙妖怪是冲自己而来,想必不会多生事端。尽快离开此地,可以拉开与它们的距离,让自己更安全些。但凡人总归是跑不过妖怪,万一对方真的不愿放过自己追了上来,离开此处至少不会连累张远一家。

张远也没想到陈轩和玄奘一样,一早便要向他辞行。再三劝他多留几日,“玄奘法师之恩无以为报,恰好得遇慧海法师,怎地也要多住几日,让在下聊表谢意。”

陈轩推辞半天,最终只得说自己要去抓紧时间去寻玄奘的踪迹,若是耽误了时日,恐怕徒增难度。

张远听到陈轩这样说,想了想确实是这个道理,便也不再强留,让妻子去厨房为陈轩准备干粮,接着打开院门,准备送他出林。

两人走在林中,不同于昨日的晨间阳光透过树梢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青草混合的清新气息,偶尔有几声鸟鸣穿林而过,为这寂静的森林平添了几分生机。张远的住处位于树林的正中,今日出林的路途与昨日前来的长度近似,但陈轩心境不同,感受自然天差地别,昨日赶路时只觉得疲惫不堪步履维艰,似乎走了许久,但今天出林却觉得没有花多少时间。不多时二人便已站在林外道路上。

张远将包裹递给陈轩,指着路的一个方向说道,“法师可沿此路前行,三十里外有个镇子,名唤松林镇,是往西必经之处,玄奘法师若要往西行进必定会经过那里。只盼他能在镇上多停歇会,让慧海法师可以与之重逢。可惜家中没有马匹,此路来往车马也甚少,只得劳累法师步行前往。”

“壮士太客气了,此番对贫僧已多有助力。莫大恩德贫僧无以为报,只愿壮士今后事事随心。”陈轩放下包裹,双手合十,语气认真的再次对张远拜了一拜。

“送行千里,终有一别,壮士止步,贫僧走也。”

“那便祝法师一路顺风。”张远爽朗一笑,说罢整理一下背上的弓箭,便朝着路一侧的树林走去。

陈轩眼看着张远步入林中,将脚旁的包裹提起,并没有急着赶路,而是站在原地沉思了起来。虽然和张远说辞行的原因是要去找玄奘,但实际上他当然不会有这个打算。

玄奘作为金蝉子转世,菩萨选定的取经人,一路行程早已被安排的妥妥当当,只要按部就班,等着他命中的三个徒弟和一匹马即可完成自己取经的宏愿。一路上最多也就受些皮肉苦,不会有性命之忧,根本就不需要自己多事。

反倒是陈轩自己情况却并不乐观。虽然暂且算是逃离了险境,但不知对身后的追杀是否还在继续,自己能否最终逃出生天还未有定论。另外虽然如最初希望的那样脱离了取经团队,但他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兴奋。没了取经的任务,虽然没了负担,但好像也丢掉了目标。

毕竟陈轩本质上并不属于这个世界,他就如同一艘无锚的船只独自飘荡在一片陌生的海域,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又该去往何处。此时身边更是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只觉有说不出的孤独。

想的越多,心情便越是低落,陈轩不愿让自己沉浸在这样的情绪里,用手重重的在脸上拍了拍,深呼一口气提振精神,不管怎么样,总得先保证自己能活下去,活下去才能保留那一丝回家的希望。

脚下这条路往东走是往大唐方向,一行人来时便走的这条。由于跨越国境,这段路上的行人并不多,导致不少路段都接近荒废,道路长着杂草,两旁均是荒野。沿路走上好几天才能重回大唐边境。

回到大唐自然是陈轩所希望的,毕竟从凡人的角度上来说,大唐是当今最富裕的,百姓的生活条件也是最好的国家,在那里更容易解决生存问题。而且虽然是神话版本,但和他之前的世界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多少也带给他一些归属感。不过来时的路上他们是三人成行,相互能有个照应。此时只剩他一个,却是没那个信心能在荒野里独自过上这么久,思来想去,陈轩觉得还是先往西走,去镇上看看能否有去大唐的队伍结伴而行。

做好决定,陈轩径直往西走去,他步伐轻缓,有意控制着速度不要太快。

不要与玄奘碰面是现在最为关键的,虽然决定了去镇子上,但万一陈轩走得太急,火急火燎的赶到后发现玄奘还没走,二人再次相逢,那就完了。真发生这种情况,之前的追杀哪怕已经结束,也肯定会被神佛重新安排再来一遍。

怀着这样的心思,陈轩一边走一边推断玄奘的行程。

按照张远的说法,镇子距离这里三十里地,玄奘是昨天早上骑马出发,这两日没有下雨,路况良好,走的再怎么慢,昨日午前也能赶到镇上。按照之前自己一行人赶路的习惯,此时天色尚早,玄奘在镇上多半只是稍作停歇,补给一下物资便会继续前行。

就算有什么情况,他最多也只在镇上休息一晚,然后今天早上再出发。所以只要自己在下午赶到就没有机会碰面了。想到这里,陈轩看了看天色,此时时间应该九点左右,于是他再一次放慢了速度。

西行这一路走来,路况好的地方,几人自是骑马前行,而到了要下马走路的时候,多半天气不好或者路况不佳,几人这时只得牵马艰难前行,倒是鲜有时间以这般悠闲的步伐行进。

走的慢,陈轩也就有闲情四处张望。以前在电视上经常看到有专家说,由于环境污染,绿化被破坏,当代的自然环境比起古代要差了许多。当时听到这种说法觉得确实有道理,古代没有那么多房子,虽然绿化也就更多,也没有那么多工厂污染,汽车尾气,空气质量自然也就更好。

可到了这个世界后,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光是风沙这一点就让他有些受不了。这里的路大多都是泥土路,下雨的时候,每一步都能带起许多泥点。而天晴的时候,只要一有风吹,便会将尘土扬起。不仅总是迷了眼睛,风大的时候甚至明显感觉到有灰尘被吸入肺中,弄得他只能拿布掩鼻,小心呼吸。这样的情况很难说是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路两旁的植物也是杂乱生长着,这个年代自然没有行道树的概念,树木都是自发生长的,树多的地方是成片的树林,少的地方则是零星几棵散布。当然更多的还是各种杂草,由于没有人处理,许多都长到半人高,不时还有藤蔓延伸到路上。总体上路况还不如陈轩曾经走过的乡间小道。

古代的道路两边自然都是千篇一律的树木和荒地,要说有什么让他能够留下一些印象的,只有走了快一个时辰后在路旁看到的一所土地庙。

和通常意义的寺庙不同,土地庙非常小,估计也就两个平方,与其说是庙,更像是一间缩小版的屋子,灰墙坡顶,屋顶的瓦和墙上的砖表面都有粉化的痕迹,看上去已经很有些年头。庙内摆了一张木桌,内侧供奉着土地爷的雕像,外侧放置了一个香炉,仅此而已,也不见什么烛火灶台。

就这么点东西,已经把庙里基本填满,没有留下能站人的空间。陈轩估摸着,若要祭拜这土地公,也只能跪坐在庙门口的石垫上。

排场看上去多少有点寒酸,不过回想起西游记里的相关情节,这土地公每次出场都只是被人问询当地的情况,像个包打听,算不得是庇佑一方的神仙,不是被神仙呼来就是被妖怪喝去。这么看来似乎也就不难理解了。

看完庙宇,陈轩又往供桌看去,不禁心头一震,一缕清香正从香炉中缓缓升起。烟柱并不笔直,而是带着一种自然的韵律,时而上升,时而回旋,仿佛是被某种看不见的力量所引导。炉中的香看上去并没有多长,整根最多半时辰就能烧完,而陈轩走过来的一个时辰,一路上没有碰到任何人,也不知到底是怎么点着的。

再看向神像,也有着一股说不出的奇异感。作为一个石雕,它的做工并不细致,身上衣物的各种细节都被省略,双手可能是为了图方便,直接雕成拳头,脸上也只是用寥寥几笔雕刻出五官的大致轮廓,手法相当粗犷。但即便如此,仍然可以很清晰的察觉出神像的神情——对方正看着自己面露悲苦之意。

陈轩急忙收回目光,不敢再望去,然后加快步伐急忙离去。等走了好一会儿之后,他才转过头,发现并没有什么东西跟着自己才松了一口气。

陈轩不知道的是,就在自己离开不久,土地庙旁突然冒出一股淡淡青烟,然后一个老头凭空出现。他身材矮小,手拿木拐,身穿青衣,脚上踩着木屐,头发花白,用一截树枝扎了一个发髻,面容古朴,倒是和庙中的石雕有几分相似。

老头看着陈轩离去的方向沉吟半响,而后叹道,“竟然有如此奇异之人,似乎只能被看到,而无法被感知。不过模样似乎只是一介凡人,不知从何处来的此般神通…前方可不是良善之地,你虽是个和尚,不过也未必能护得自己周全。小老儿倒是有心想给你提个醒,但若是被那位知道我从中作梗,只怕有不日便祸事降临。如今佛盛道微,小老儿徒有神明之名却力弱位卑,可万万招惹不起对方,只望你不是个命薄之人。”

老头前面一段话还算听得清楚,待说到最后几句时已有虚幻之感。随后一阵微风拂过,轻烟飘散,老头便不见踪影,仿佛刚刚都是幻觉而已。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