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泪别扈三娘
新的人员任命调整后,团队很快稳定了下来。晁盖带团队攻城掠地,大家有事情做,有钱分,都很高兴。宋江除了管理好自己的部门以外,准备在员工福利待遇等方面做一些事情。
宋江找到吴用,跟他商量还有哪些办法能让大家工作更舒心。吴用说:“挣钱不用担心,晁盖业务能力强,咱们业绩足够好。晁盖分配也公平,大家很信服。就是业务太多大家有些累,得想想办法。”宋江说:“你有家有口的,最了解兄弟们的情况,你看看哪些可以做,我去想办法。”
吴用给了几条建议。
第一类是员工平衡工作和家庭方面。家里有老人孩子的,尽量安排到轻松一些的项目,多一些时间陪家人。家里缺钱的,安排到强度高收入高的项目,多挣钱。夫妻都在公司的,尽量安排有一个人的工作轻松一些,能照顾家庭。
第二类是休假方面。以前刘知寨和张叔夜在的时候,大家年假都不敢休,谁休假多了,考评很差。节假日前后也不敢请假。每次节假日还没到,刘知寨就群发信息:放假时间已经够多了,尽量不要请假,本市的不准请假,本省的最多请半天,省外的最多请一天,请假人员不能超过部门总数的三分之一。宋江和吴用商量,让大家正常休假,最起码把年假能用完。
第三类是身体健康方面。大家工作辛苦,怕身体出问题。每年安排两次体检,根据体检结果督促大家改善饮食、运动等习惯。由公司医务室主任安道全定期确认。
第四类是兴趣类,工作之余,建了篮球场、羽毛球场、健身房等公共设施,公司里成立了各种社团,大家积极参加各种活动。长跑能手戴宗,穿着公司定制服装全国各地跑马拉松,公司报销费用。
宋江神通广大,找梁中书把这些建议全批准了。吴用的四条建议全部运行了起来。大家都说:“吴用真接地气,宋江真牛逼。”
有一天下午五点半,到了下班时间。宋江刚想下班,看见汤隆从会议室走出来,一脸委屈,眼泪快掉下来。宋江非常纳闷,现在公司的状态,大家干得很开心,职场环境很好了,怎么还委屈?
一问,汤隆说:“客户不讲理,硬改需求,还要准时交付,我还没说话呢,就稀里糊涂被骂了一顿。”
宋江找公孙胜问:“这种情况怎么办?难道要整顿客户吗?”
公孙胜说:“谁说了算谁厉害,碰上讲理的要脸的,那就舒服点,碰到没人品不要脸的,那肯定受气,免不了。整顿客户不是个好办法,谁能跟自己的金主过不去。”
宋江想了想,更理解晁盖为什么非要当一把手。自己说了不算,就得碰运气,烧香磕头也不管用。
第二天一上班,宋江找到晁盖,说想跟大家商量一件大事。晁盖很给宋江面子,把公孙胜、吴用、朱贵、顾大嫂、林冲等重要人员叫到一起。宋江说,我想干自主品牌,自己当甲方。除了公孙胜,其他人都大吃一惊。晁盖问大家的看法。
林冲说:“甲方技术也一般,感觉还没有我们好,他们能做的产品,我们都能做,我觉得可以试试。”
吴用说:“咱们给客户做产品,毛利也就百分之十几,客户转头一卖,毛利百分之百以上,自己做甲方,更赚钱。”
朱贵说眯着眼说:“那是不是就轮到别人请我喝酒,不是我请别人喝酒了,嘿嘿。”
顾大嫂说:“你们要什么我采购什么,我问题不大。”
晁盖想了想说:“动作太大了。我在甲方干了很多年,甲方也不容易,人家一个牌子吃几十年,不是大风刮来的。我们做乙方,虽然挣得少,但是旱涝保丰收,综合一算也还不错,就是辛苦了点。做甲方,投错一个项目,就是一把钱打了水漂,特别是开局阶段,连续失败就是家常便饭。另外,客户会怎么看,我们一边给客户做订单,一边做自己的产品,客户会不会觉得,我们把给他们做的方案,稍微一改,就贴了自己的牌子?将心比心,我们要是客户,也不会高兴。”
晁盖说完,大家都沉默下来。晁盖心想:是不是太打击宋江的积极性了?他转头看看公孙胜,问:“你怎么看。”
公孙胜说:“谁想做,谁做主,谁带头,谁负责。”晁盖听完说:“宋江,我们去问问梁中书的意见。”
找梁中书之前,宋江做了一份详细的报告。重点对应晁盖提出的几个问题。第一,责任人,自主品牌的业务和原来的代设计制造业务分开,自主品牌的业务宋江负责,如果失败,宋江负责。第二,费用,起步阶段为十八个月,预计开发三个项目,费用一千万。从传统业务的利润中抽取,自主品牌盈利后,两年内归还。第三,代设计加工业务,跟客户签订严谨的保密合同,有任何侵权,客户可以获得大额赔偿。
梁中书看了宋江的方案,问晁盖意见,晁盖说:“一切支持。”梁中书带着宋江连夜拜访童贯,童贯说:“赵董早就想做自主品牌,你们的想法很好。”
童贯又看看宋江,年纪轻轻却稳重的像经历沧桑的中年人,说话一字一句板板正正,听着就舒坦,面相和善看着就顺眼。童贯心想:这个年轻人很不错。
最终方案批复,给宋江两年时间,做四个项目,批一千五百万。
办公室里又炸了锅。有人说,刚调整了领导,又要搞分家,还过不过了。有人说,业绩好好的,开心钱又多,搞什么自主品牌。有人说,宋江是个牛逼的人,我想跟着宋江搞自主品牌。还有人说,自主品牌开局肯定不挣钱,可千万别去。原来项目部的花荣等人二话不说多要跟宋江,开发部的人大多数都沉默,刘唐愿意做自主项目,但是他是晁盖的骨干,不能走,更不能说出来。倒是林冲、穆弘和索超找到宋江,原因做自主项目。
为了稳定军心,晁盖和宋江召开了一个全体人员大会。晁盖说,没有什么调整,只是成了一个自主品牌项目组,宋江负责,大家正常工作,没有什么分家不分家的。最后定下来,宋江、花荣、王英、李逵、林冲、穆弘、索超负责自主品牌的业务。
会后宋江找到晁盖说:“现在这些人工作很好,但是自主品牌,灵活性要强,能不能让吴用也过来。”晁盖不舍得吴用,但是又不能显得不支持宋江,就答应了。
内部风波刚平息,客户那边又炸了锅。史家村、祝家庄、赤松林、沧州实业等客户都有疑问,甚至让法务查看水泊科技是否违反合同规定。朱贵成了最忙的人,天天跑客户,解释来解释去,好话说了一堆,白酒啤酒喝了无数。安道全成天追着他说:“你体检结果不合格,不许喝酒。”朱贵边喝边在电话里骂:“你他娘的是个医生,是给我治病的,不是管我喝酒的。”
晁盖和宋江也各个客户拜访,确定了合作方式不会给客户带来问题。好在以前的合作非常好,大部分客户都表示理解,只有祝家庄控股有限公司,极其强硬,要终止和水泊科技的合作。
祝家庄控股有限公司和其他客户不同。其他公司大多数是国资或者股份制企业,以商业逻辑判断为主,祝家庄是家族企业,祝彪和祝龙祝虎三大股东是亲兄弟,判断偏江湖风格,比较主观。另外业务渠道差别很大,史家村主要做海外市场,有自己的渠道,水泊科技对他们影响很小,赤松林做大客户线下渠道,水泊科技也不会对自己造成影响。沧州实业主要做工业产品,定向销售,也没有什么影响。祝家庄是小品类家用产品,主要做本地市场和线上渠道,水泊科技一旦建立自主品牌,第一个就要跟祝家庄火拼。
两个当家人看法差异更大,宋江说,没有垄断的产品,大家各做各的,互相竞争才有提升,既是对手,也是朋友。祝彪说,果然摊子大了想抢客户的饭碗,翅膀硬了不听指挥了,不服就干,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祝彪直接通知扈三娘,做完合同内的部分,以后停止和水泊科技继续合作。
自从两家有了分歧,王英就赶到了祝家庄,眼看局面难以挽回,王英约扈三娘在祝家庄外的酒馆消愁。
自从认识扈三娘,王英把自己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祝家庄的项目,亲力亲为,只求看到扈三娘满意的笑容。扈三娘对王英又感激又喜欢,是王英,让自己有了被宠爱被重视的感觉,是王英让自己的生命重新有了色彩。
扈三娘喝了一杯酒说:“以后就是对手了。”王英说:“我永远不想站在你对面。”扈三娘想劝王英到祝家庄来,但是想想祝彪,又把话咽了下去。王英说:“你来我们这里,宋江是个好人,值得跟。”扈三娘摇摇头,她何尝不想和王英远走高飞,可是自己苦心经营了这许多年,怎么能放得下。喝完最后一杯酒,王英走出饭馆,没有告别,没有一句话。
后来,王英对宋江说,真正的爱,是心痛的无法上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