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千佛洞
前线捷报,自然第一时间送到安西都护府,呈禀太子。
知晓西番军已被杀退,太子甚为欣慰,对此次破西番、救龟兹的队伍俱给予嘉奖,并上书朝廷,为将士们邀功请赏。
等众人都退出后,他又独留了千灯下来,对她道:“零陵,此次你多方奔走,临战压阵,使龟兹脱离西番的威胁,赢得长远的安全稳定,实属大功一件。等我们回长安后,朝廷定会大力表彰你,届时白家门楣重焕光彩,天下人都将传颂你的事迹,你的父祖泉下有知,必定欢喜欣慰。”
千灯谢了他,但太子见她面上并无欢欣之色,便问:“如此大捷,怎的零陵你好像不是很欢喜的模样?”
千灯黯然道:“此次虽胜,但我方这边也付出伤亡代价。我的未婚夫候选之一,御林军录事纪麟游便牺牲于混战之中。”
“他既为国捐躯,朝廷自然会善加抚恤,补偿纪家。好男儿战死沙场亦是荣耀,你不必太过伤感了。”
千灯抬眼望着他,见他神情平淡,便默然垂首低低应了声是,又道:“可毕竟我心中不安,所以想着要去千佛洞为逝者祈福拜祭。另外,龟兹王族众逝者头七,落葬在即,我总得去送他们一程。望他们与此次牺牲的士卒在天之灵能得神佛庇佑,消灾解厄,往生极乐。”
“千佛洞?”太子不熟悉龟兹,问,“在何处?”
“距离王城不远,是龟兹百姓为修行礼佛而开凿的,有千百个洞窟,里面雕像壁画宏伟壮丽,如今居住着众多僧侣和修士,据说只要诚心往拜,神验远超普通寺庙。”
太子对这些并无兴趣,道:“原来如此。那你出城礼拜时记得多带人马。如今西番新败,万一途中遇到残兵,或有麻烦。”
“多谢殿下提点,零陵定会小心。”千灯叹道,“现在过去虽然冒险,但我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毕竟龟兹风俗,头七日要焚烧掉死者生前所有私人物事。可二王叔曾经给我写过一封很重要的信,其中内容我有些疑问,但寻遍了北王府公文存档中并无此物,因此我想,会不会在他的私人物件中。”
太子脸色微变,问:“是什么信,如此重要?”
千灯看看周围,见侍卫们都离得较远,才压低声音道:“殿下,其实我娘去世后,我一直梦寐难安,总觉得她出事没有那么简单。后来我在庄子上找到一封信,是二王叔写给我娘的,基本上解释了我心中的疑惑。原本,我到了龟兹这边,只要与二王叔确证一下,便能将事情说开,可谁知,他竟在与我约定前一刻死于琉璃青莲之下。”
说到此处,她离太子又近了些许,轻声问:“殿下,就在我要与二王叔确证信件之时,他离奇死亡并且被人嫁祸于我,难道其中,会没有问题么?”
太子几番启唇,但最后只含糊道:“也许,害你的人并不知道你要询问那封信的事,一切只是凑巧而已。”
“或许吧,但我一定要去千佛洞替二王叔送行。听说二王叔素来谨慎,来往信件必定留底,只有在遗物中发现那封信的草稿,我才能安心。”
太子颔首:“既然如此,无论如何你都该去千佛洞一趟。不过我之前说了,如今西番人刚吃了败仗,怕是周围还有残兵。这样吧,我让韦灃阳带一支队伍跟你去,随身保护,我也好安心。”
千灯回绝道:“多谢殿下关怀,不过此行由龟兹主力军相伴,安西与北庭的士兵也会随同护卫,西番残兵必定不敢近前的。”
言罢,她向太子行礼告退:“殿下不必担心,等我找到二王叔那封信,扫除心底疑惑后,立即便会回来了。”
太子望着她离去,欲言又止,却终究没有办法拦住她。
直等她走到府门口,后方传来匆匆的脚步声:“零陵县主,请留步。”
千灯回头看去,追上来的人正是韦灃阳。
“殿下听说,此番祈福并未仅为北王,是为龟兹王族全族惨祸。他身为大唐太子,该去上一炷香致哀才对。”
她默然颔首:“所以殿下的意思是?”
“殿下请你稍候,他与你一同前往千佛洞。”
龟兹的千佛洞距王城约有百里,跋涉过蜿蜒的木扎提河,前方赭红色的峭壁伫立于绿洲之上。
那丹霞色的峭壁之上,是高大宏伟的佛寺与层层叠叠的洞窟。千百年来,龟兹百姓虔诚供养神佛,在荒漠石壁上开凿出蜂房般密密匝匝的洞窟,在里面雕塑造像、描绘壁画,创造出宏伟瑰丽的千佛洞,成为西域丝路之上至为恢弘的圣地。
西番军被击败,而龟兹王族落葬在即。王城僧侣齐聚千佛洞旁,举行七日七夜的祈福大法会。
这般盛事,引得安西四镇万千居民齐聚。韦灃阳护送太子至此,见此情形不敢怠慢,立即喝令侍卫们严阵以待,护好太子周全。
还好虽然鱼龙混杂,但僧侣们经验丰富,法会一应事务有条不紊。
等到中途休整,太子代表大唐慰问龟兹王族。
龟兹王族此次损伤惨重,国主重伤无法行动,唯一幸存的王女又受袭尚在昏迷中,算起来血缘最近的竟是千灯了,因此由她率大都尉丞与龟兹各官员向太子及大唐致谢。
太子安慰道:“逝者长已矣,生者且加勉。还望龟兹上下抖擞振作,追先人之志,存故者之风,不负国民之望。”
千灯与众人拜谢后,一行人移步河畔,焚烧诸人生前遗物。
王族中人的遗物,自然十分繁多。千灯与崔扶风虽借了几个人手,但要从几大车的卷帙中找到属于北王的手稿、还要寻到特定的那一封信,恐怕绝非易事。
见千灯面露难色,太子便过来道:“孤此次带的人手中也有认识吐火罗语的,让他们帮你一起寻找写给昌化王府的信件吧,否则恐怕天黑了也搜寻不到,贻误时辰。”
果然人多力量大,不多时,书吏们便手持几封信札,呈到他们面前:“北王府与昌化王府所有来往书信底稿俱在其中,请殿下、县主过目。”<
太子看向千灯,而她紧抿双唇,飞速抓过那几封信,迅速扫过,然后紧抓住其中一封定定看着,呼吸微显急促,显然情绪十分紧张激动。
崔扶风低声提醒:“县主,仔细对照一下。”
千灯点头,深吸一口气,取出袖中自己带来的一封信,左右看了看,走进了身后佛寺之中。
崔扶风正要跟上前帮她看看,却被旁边龟兹的僧侣止住,找他问询大唐丧礼事宜,该如何安置纪麟游的尸身。
他无奈只能先与僧侣们商议,临去之时,看看寺内千灯的身影,担忧地望向太子。
太子会意,朝他一点头,便踏入了寺庙之中。
千佛洞有无数佛窟,全是依山而凿,外面虽然是门梁屋檐,但走进去里面其实是开凿后修整彩绘的洞窟。
洞窟阴暗,唯有上方通风的小窗中投下窄窄一束日光,照亮了静跪在佛像前的千灯,也照亮了摊在她面前的两封书信。
那是两封内容十分相似的信,不过一封颇多涂改痕迹,一封则誊抄整齐,盖着龟兹北王的印章。
太子的目光在千灯脸上顿了顿,见她神情幽微哀戚,但还算平静,心下略略放心。
抬头看去,发现这里正是往生殿。地藏王菩萨坐于谛听之上,垂目望着他们,满目悲悯。
佛前的解厄释怨池中,香烟静静焚烧,袅袅上升,弥漫在洞窟四壁的飞天伎乐壁画上。
天女们身披灿烂的龟兹蓝色纱罗,在氤氲之中隐隐波动,彷如活了过来,在他们周身伴着漫天花雨一起飞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