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人非人(八) - 京都拙戏录 - 茵陈呀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京都拙戏录 >

第1章人非人(八)

马车跟在那衙役马后行了约莫大半个时辰,穿过了弯弯绕绕的山路,终于来到了一座隐匿于竹林间的宅子。

那宅前屋后此刻围了不少衙役,密不透风,知县则在小路上候着,远远瞧见马车过来,赶忙迎上前。待几人下了马车,抬了行了一礼,“大人英明,这孙家果然有问题!”

宋扬生已经对他这副逮着机会就要拍马屁的作态见怪不怪了,懒得同他计较,问,“具体有何发现?解尸间在何处,快带我们去!”

知县应了一声,引着他们往里走,“这处宅子是孙家的,下官带着人过来巡查时,行至下里庄,猎犬狂吠不止,牵着猎犬的衙差不慎让它遁开绳子遛了,于是一路便追寻过来,这才发现了这解尸间。”

说话间,几人已经来到那处解尸间。还未进门,便闻见一股腥臭味儿,门口值守的衙差个个的鼻前系着挡味儿的帕子。

此时接近酉时,天色有些昏沉,竹林郁郁葱葱挡住了仅剩的天光,使得院子里更加昏沉。偶尔袭来的山风从竹林间穿过,发出淅淅索索的碎响,平白让人寒栗。

许仲阳让许妩和傅宝云留在外面,自己和宋扬生温佑棠等人进了屋。

屋子没有门,是一块长长的厚布帘子遮挡着。在屋内的衙役掀开帘子等他们进门,早就点燃的烛火将整个房间的样貌照的亮亮堂堂,一览无余。

屋子正中央放置着一张长条凳,两头左右各钉着一根长钉,钉子上还有半截铁链。凳子旁边是和它一般高矮的长桌,上面散布着道道砍痕,痕迹太深,渗进去的血渍难以清洗,已经发黑干涸,看着触目惊心。

屋子并不高,横梁上垂下来道道绳索,绳索末端系着无数钩子。绳子同样被浸了血,原本的颜色已经不可查了。钩子上散发出一股混合铁和血液的难闻腥味儿。

墙壁上则是挂着作案工具,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器具。砍镰割镰,大小匕首,剁骨刀剔骨刀,弯钩剪长夹剪,还有笨重的斧头。无一不血迹斑斑,腥臭无比,大概是用的次数多了,刀口已经出现缺口。

屋子有一个窗户,但同样被厚布紧紧封住,透不出半点缝隙。

无论是墙壁还是地面,全都布满了血迹,凳子和长桌下方已呈现出黑色,屋子边缘地则是暗红色。就连横梁上,都有溅起来的点滴血迹。

若是让人无意走进来,定会当作是一个小型的牲畜屠宰场。

这桩压在知县头顶月余的悬案告破在即,知县脸上掩不住的笑意愈发明显,说话时,声音都颤抖着,“大人,可是要下令抓人?”

宋扬生和许仲阳皆被眼前的血腥场面惊住,眼神中透露着难以置信。闻言,宋扬生问他,“你可有证据?”

眼看要了的事,知县怎会甘心再出意外,必不可免的有些着急。“这满屋子都是证据,大人的意思是……”

许仲阳道,“捉贼要捉脏。即便这屋子确实是尸体肢解地,也只能说明疑似与孙家有关,除非人赃并获,当场抓住孙家人在此肢解尸体,又或是发现其他直接证据。万不可直接定罪。此事已经上报朝廷,绝非牵强附会敷衍了事可糊弄过去的。”

知县脸色有些僵了,片刻之后,转身吩咐衙役,“快,赶紧找找,把这宅子前后给我翻遍了,尤其是角落里,找找有无孙家人不慎遗落的玉佩香囊之类的信物!”

“…………”这是铁了心认定与孙家有关了!

香囊玉佩自然是没找到的,倒是叫守在外间的一个衙役抓着了一个小厮。据衙役说,这人躲在竹林里探头探脑,鬼鬼祟祟。见被人发现后,转身就要跑,百来步之后,才被人抓住。问他是何人来作甚,他也不答,支支吾吾,语焉不详。

巧的是,这人温佑棠他们也见过,是去孙家时,在一旁上茶的那个。

知县忙叫人押着这小厮回衙门里,留了部分人守着宅子,看还能不能逮着什么。

小厮叫来福,起初问什么都不说,后来又辩解,说那是孙家的宅子,他不过来自家宅子例行巡查,怎么就犯事了?

见人就跑?那么多官爷围在宅子那儿,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事,当然得跑!来福说的理直气壮,煞有其事。

但审讯的都是在衙门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官差了,怎么看不出来他在说谎?

若真是坦坦荡荡,大可挺直腰杆走出来,询问官差是来作甚的。如此行径,必定有鬼。

许仲阳和宋扬生在一旁观审,让知县大人一时不知道到底是该上刑好,还是不上刑才对。他生怕宋扬生又跳出来说自己严刑逼供,屈打成招。

最后还是师爷将解尸间一事往来福头上安,步步套话,这才慢慢挖坑将他的话给诈出来。

眼见再不说明就要被当做碎尸案凶手给抓起来,来福才松口。说自己是奉了少爷的命,来将李大的尸体给挖出来。

李大?许仲阳想起来了,便是那个在大街上冲撞了魏显,被魏家家奴打的半死扔回来的孙家随从。

“你们不是说那李大跟着你们家二爷北上了吗?”

来福苦着脸喊冤,“那魏家人下手忒狠,当晚将人送回来时,李大已经活不成了。少爷念在李大打小进府在他跟前伺候的份上,让小人送李家送了银子,然后便将李大埋在了别院的后院,也算是入土为安了。”

许仲阳又问,“那为何又让你来挖出来?”

来福回道,“诸位官爷今日从府上离开后,少爷说,免不了是来探口风的,但不论是碎尸案,还是李大案,扯上了总归不好。农商大会在即,商会会长一职才是重中之重,为了免生事端,少爷命我将李大的尸体挖出来焚烧后再埋掉。哪曾想,小人刚到别院,便发现官爷已经将别院围起来了。小人以为是李大的尸体被发现了,一时心慌,这才逃了。至于官爷方才说的解尸间,小人是真不知晓!”

兴许是急了,来福举起手来发誓,“小人方才所言,若是有半句虚言,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行了行了!”知县挥挥手打断他的话,“这些烂大街的誓言,你问问死牢里的那些人,哪个不会?信口拈来!我再问你,那解尸间,是不是你们少爷所为?”

来福连忙摆头,“不会的,少爷近日为了商会一事,忙的焦头烂额,分身乏术,绝不会和碎尸案扯上关系的。”

“那便是你们老爷所为!”

“老爷也不会的,老爷他信佛向善,断不可做这等伤天害理之事。”

说再多没有证据也都是白瞎。来福没有证据证明他们没做过,同样的,知县也没证据证明他们做过。

如来福所说,下里庄本身就偏僻,那处宅子更是隐匿于竹林间,很少有人会去此处。若是有心之人□□而入,借了孙家的宅子来做解尸间,或者单纯嫁祸,也说得过去。

知县想结案的愿望再次泡汤,心中郁郁。让人将来福押进了看押房。转身之后,才想起来还有几尊大佛,讪讪解释道,“此事单凭来福一人之词难以服众,还需多方调查,故而先看押起来。”

宋扬生嗯了一声,没再多说。

知县随即令人去了孙府,连夜请孙家老爷与大爷过来。说是请,还是客气话。

毫无意外的,那两人对解尸间一事并不了解。问起下里庄的别院。孙家大爷说,那处宅子过于偏僻,正夏时才会去小住一月避暑所用。平时都是空着的,请了下里庄的一户人家,每月月初去打扫打扫。八月中旬的时候,孙老爷从别庄搬回远阳大宅,自此之后,便没再过去了。

现如今是九月中旬,正好一月的时间。而距离碎尸案发生,也将近一月。若真是孙家人在此解尸,负责打扫的人也应该发现。如若不信,大可去问问那户人家。

无奈,知县问清负责打扫的那户人家的姓氏与住处后,招来了衙役,当即骑着快马去寻人。

约莫一个时辰之后,那对夫妇才到衙门。

那夫妇俩五六十岁了,被人从被窝里叫起来,从未骑过马,一路颠簸而来,一把老骨头仿佛下一刻就要散架。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气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