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自那次请安后,已经过去了半月,这期间李律一直忙于政务,在玉銮殿与羲和殿两点一线,没有踏进后宫半步。新晋嫔妃们至今不知道当朝陛下的容貌,她们每日都在盼望着自己会被选上,却在期盼中等来了皇后有孕的消息。
金凤宫中皇后坐在内殿软榻上,身上盖了一条薄毯,不论妆容还是穿着都很素净淡雅,一颦一笑像个邻家姑娘。辰贵妃和竹妃得到消息后,马上就结伴而来,她们俩也一起坐到了软榻上,一左一右围着皇后,侍女端上来茶水点心后全部退下了。
“恭喜韶姐姐了!”辰贵妃笑得比皇后还要开心,抬手小心地捂在皇后肚子上,轻轻地摸了摸,“我们的小宝贝。”
皇后戳了戳辰贵妃的额头,“哪里有这么快,你怎么比我还心急。”她气色很好,笑起来眉眼间染着温柔。
“韶姐姐,我让侍女准备了很多清新空气的绿植,晚一些让她们送过来。”竹妃伸手挽上了皇后的胳膊,“空气清新对孩子好,天气越来越暖和了,韶姐姐也要多出去走一走。”
“好,还是你细心。”皇后在竹妃手上轻轻拍了拍,“这个是后厨新做的金丝燕窝,你们尝尝。”她拿起矮茶几上的白玉碗递了过去。
竹妃接过来用汤匙喝了一小口,“韶姐姐这里的汤羹,向来都是费心思的。”
“还有很多,喜欢的话,我让后厨再去准备。”皇后低头喝了一小口,微皱了皱眉有些胃口不佳,“昨日御膳房新进的燕窝品质果然不错,我让侍女送去你们宫中,这个时间要好好保养才是。”
“韶姐姐这个时候就不必为我们操心了。”辰贵妃拿过皇后手里的白玉碗放到矮茶几上,帮她顺了顺背,“我听太医说,韶姐姐最近吃不下东西?”
“这都是正常的反应,没有大碍的。”皇后说话的语气都带着笑意,“不论怎样我都是心甘情愿的。”
竹妃拿起果盘里的桔子,熟练地剥开掰下来一片喂给了皇后,“吃一点酸的可以开开胃。”
“韶姐姐最近不要太过操劳,有什么事情让侍女去通报我们,我们也会经常过来的。”辰贵妃把皇后的手握在手中揉搓着。
“前一阵忙着选秀事情确实有些劳累,现在闲下来了,稍作调养便是,你们不必担心。”皇后把她们俩搂到了怀里,“新晋嫔妃那边我总归是要劝劝陛下的,要委屈你们了。”
竹妃摇了摇头,“我有韶姐姐和溪姐姐就好了,我从小就性子慢,家里哥哥姐姐都怕我会被欺负,幸好有姐姐们一直护着我,让我在后宫可以生活安稳。”她把头靠在皇后肩膀上蹭了蹭,就像曾经在家里对姐姐那般。
“韶姐姐时时刻刻为我们着想,我并不会觉得委屈。”辰贵妃伸手回搂着皇后,“知道韶姐姐有孕的消息,我们俩真是高兴得不行。”
皇后看着她们俩笑得温柔,“你们俩也要多争争宠,现在后宫嫔妃多了,不像当初了。”
“有韶姐姐护着我们,我觉得这样就挺好的。”辰贵妃眼神中平静得没有波澜,“宠爱与子嗣是争不来的,如果我们福分不够也没有关系,我们会护着这个宝贝安安稳稳长大。”
竹妃起身凑到她们身前,“韶姐姐从今天开始也要处处小心,璇昭仪虽然霸道但是有分寸,可是新晋的嫔妃我们并不了解,不得不防。”
皇后听后神情有些严肃,“她们刚进宫,没有这么多权利,我的衣食住行都是宫里老人服侍着,不过我也会多加小心的。”
“好啦,别弄得这么压抑。”辰贵妃做了个鬼脸逗皇后笑出了声,“我现在比较想知道璇昭仪是什么反应,她脸上的表情一定非常精彩。”
李律那边刚下朝会走出玉銮殿,殿门口等候的侍女赶忙走过去行礼,“陛下,刚刚太医院禀报,皇后娘娘有孕了。”这位侍女是跟着皇后一起嫁入王府的,叫婵月,从小和皇后一起长大,她语气中掩饰不住的高兴。
“你说什么?皇后?”李律听后有几秒钟的呆愣,“朕现在就去见她。”他连朝服都未换下,直接去了金凤宫。到了金凤宫殿外,侍女还没来得及进去通报他就快步进了内殿,听到里面传来阵阵笑声。
她们正说得开心,被突然传来的声响惊动,扭过身看到李律已经站到了面前,辰贵妃和竹妃连忙从软榻上起身行礼。
皇后刚要起身就被走过去的李律按住了肩膀,“皇后不必多礼。”他坐到了皇后的身边,“朕方才在外面,听你们笑得开心,有时间多来陪陪皇后,她喜欢你们两个。”
“是,嫔妾改日再来陪姐姐说话。”辰贵妃和竹妃规矩行礼后,还是先行离开了。
婵月端上来一杯茶,召唤其他侍女收走矮茶几上的茶杯白玉碗,出去前她关上了内殿的大门,笑得俏皮。
李律揉了揉皇后半披着的长发,“朕刚下朝会,听到侍女禀报后,就马上赶来了。”他说得无比温柔,另一只手不知所措地撑在皇后身侧。
皇后用手复上了李律撑在身侧的手,“嫔妾也是知道后,第一时间就让侍女去回禀陛下了。”
李律用手抚上皇后的脸,眼中满是心疼,“你最近清瘦了许多,想吃什么就和御膳房说。”
皇后脸上笼上一层红晕,“到时候胖起来陛下就不会这么说了。”她用手指勾着他的腰间玉佩。
他顺着皇后的动作凑过去把她揽在了怀里,“无论你变成什么样子,你都是朕的皇后,永远都是。”
皇后鼻子一酸,眼中噙满了泪水,一滴泪流下来沾到了李律的衣服上。
李律放开皇后看着她的眼睛,“怎么哭了?”他用指腹擦干了泪痕,最后吻上她的眼睛。
“嫔妾只是因为高兴。”皇后声音还带着哭腔,反倒越说越觉得委屈,眼泪停不下来的一颗颗往下掉。
李律用手帕擦掉她脸上的泪珠,“只要朕不忙的时候会常来看你的。”
“国事重要,嫔妾不敢让陛下为我的事情分心。”皇后眨了眨眼睛,挤出一个笑容。
“这怎么是你的事情,”李律紧紧抓着皇后的手,“这是我们的孩子。”说着,他伸手轻轻摸着她的肚子。
皇后低头看着李律的手,轻声说,“嫔妾如今不能侍奉陛下了,新入宫的嫔妃们都是花颜月貌,嫔妃很是喜欢,不如就选两个服侍陛下吧。”
“把朕往别的嫔妃那里送,也就朕的皇后胆子如此大了。”李律抬起皇后的下巴,四目相对,“明明方才还哭得委屈,有的时候,朕真想你做回曾经王府的活泼王妃,吃到喜欢的东西,都会笑得眼睛弯弯的。”他轻叹了一口气,“朕有时间会召见她们的,皇后不要再为这种小事费心了,后宫事宜交由下人去做,你安心静养就是。”
皇后点了点头,搂着李律的腰依偎在了他怀里。
李律回到羲和殿时,已是申时了,他眉眼间掩藏不住的欢喜,就连堆成山的奏折,都似笔墨书画,闲情逸致了起来。
羲和殿内殿里,有间专门处理政务文件的书房,平时不允许任何人出入,除李律外,只一人有出入权,便是舒青漓。
舒青漓同李律年纪相仿,是李律乳母的孩子,从小母子俩人相依为命,李律生母宋美人心地善良,允许他进宫,两对母子在这深宫冷院中互相扶持。他自幼与李律一起习字练武,是李律最信任的人。
每日文武百官上奏的奏折,他都会整理好,上奏者会在重大事情的奏折封口处,贴上红色的封签来醒目标示出来。他通过识别封签,将奏折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黎民百姓生活生计息息相关的大事小情,一部分是各地的大事件,以及来自边关的消息。
看到李律回来,舒青漓上前行礼,“陛下,奏折已经整理妥当了。”他嗓音低沉,有种清冷感,长得很是人畜无害,含笑的双眸配上高挺的鼻梁,言谈举止完全不像是身份低微之人,倒像一个温和有礼的谦谦君子。
常年白色或者淡蓝色的长袍,总是笑盈盈轻轻柔柔的,让人忽略了他宽厚衣衫下,因经常习武而紧致的手臂线条。
“帮朕准备一杯清茶。”李律坐到桌前,翻看着已经分类好的奏折,他总是习惯于从重要的那一部分看起。
舒青漓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再回来时,手里端着一杯茶。他把茶杯放到李律的面前,李律忙于政务时不喜有人打扰,每次他都是默默站在门口角落,等李律批阅完再过去收拾好一切。
今日的奏折并未有大的问题,就在李律快要批阅完时,在无关紧要的一堆奏折里,发现了夹杂的来自唐将军的奏书。他打开后,上面只有简简单单的两行字,‘赢渝两国近日屡起争端,赢国欲往瑞国进军。’
“青漓,今日可有人碰过这些奏折?”李律神情严肃,把站在角落的舒青漓喊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