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 长安谣 - 南霂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长安谣 >

第一百二十七章

执征待马车停稳后,伸手掀开帘子,护李律下了马车。淳王府看门的侍卫看清来人后,慌忙跪下行礼,打开了府门。

出来的匆忙,李律只穿了一身常服,在马车上有车与遮挡,还不觉寒冷。这一下了马车,风一吹,手指便冻得泛红。他抬起手免了侍卫的礼数,迈步进了府内。

申时舒青漓整理完于铺镇相关资料后,曾派暗卫泫入宫禀报,恰巧李律正在曦和殿会见刑部尚书,泫的消息被迫拖到了晚膳之后,这才如此地出宫仓促。

原本宁静安稳的淳王府,随着李律的到来,每个人都紧绷了神经。在王府服侍的下人,不同于宫中的,甚少见到陛下,更是小心谨慎惶恐不安。

管家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陛下这时来府上,怕是自家王爷又捅了娄子。

看着从门口到正殿,跪了一地的下人,李律面色无异,只是淡淡地说了句,“都起来吧。”而后走进正殿,坐到了靠近暖炉的座位上。

得了旨意,下人们这才缓缓站起身,只是还没来得及退去,就看到了从内殿快步走来的李念。不知是谁开的头,下人们又齐刷刷跪在了地上。

李念看到这副场景,先是一愣,又看了眼李律,完全没缕清楚现在是何状况。他现在很是后悔,方才步伐太快,就应该在内殿再磨蹭些。

这当着下人们的面,李念又不敢失了规矩,只得走到李律面前,半跪下行礼。

接过侍女递来的茶杯,见侍女害怕得指尖微颤,李律无声的叹了口气,“都退下吧,朕有话要和淳王说。”说完还不忘看了眼,混在下人中,带头跪下的舒青漓。

掀开茶杯盖,李律轻抿了一口,不慌不忙。正殿殿门关好后,他放下茶杯,对着舒青漓的方向轻点了几下,“胡闹。”

舒青漓浅笑着站起身,比起平日里冷漠的模样,此时眼中倒是带了几分狡黠。

“有什么话,去内殿说吧。”李念目光从正殿紧闭的窗子上扫过,虽然府上下人都是严格挑选出来的,但是涉及之事事关重大,还是谨慎为好。

把茶杯放到桌上,李律近日得太医叮嘱,甚少喝茶了,他这冬日里畏寒的毛病,还要汤药调理。淳王府不比光华殿,室内温度要低上几度。

进了内殿,舒青漓往暖炉中添了几块炭火,用手帕擦干净指尖,而后倒了杯温水,放到李律面前的矮茶几上。这是曾经共同生活,所养成的习惯。

李念看着眼前的温情,刚想调侃几句,话还没说出口,就被舒青漓递来的茶杯堵住了嘴。

接过舒青漓呈上的宣纸,李律目光停留在,写得密密麻麻的文字上。内殿多点了几盏灯,较为明亮,几页宣纸看下来,倒也不觉得眼睛疲劳。

“于铺镇若是指明了地点,那‘古井十三’便是真正的谜题。”李律把抄录古井相关内容的宣纸单独拿了出来,“古井修造于沐昭七十六年,位于于铺镇北部,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我还曾翻阅过相关书籍,沐昭七十六年,那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除隋文县发生旱灾外,并无特别的记载。”李念说完,看向了李律,那是曾皇祖父的年代,中间隔了两代人,想要弄清楚当时的情况,已然很难了。

“史料记载,世人看到的无非是能写出来的,其中暗藏了多少秘密阴谋,你我心知肚明。曦和殿里史料书籍是最全的,若是还查不到,就无需再费工夫了。”把宣纸放到矮茶几上,李律目光看向桌上的一摞书籍,“沐昭七十六年的过往,布局者知道的只会比我们更少。”

从一摞书籍中抽出一本,舒青漓打开夹了纸条的书页,“或许沐昭七十六年只是一个时间点,和当时发生了什么,并无关系。”他把打开的书页呈给李律,里面详尽写明了古井的尺寸形状,甚至还画有精细的古井插图。

“古井唯一有用的信息点,就是修造年份,与谜题中的十三相加,沐昭八十九年。可以此作为谜底,依旧找不出所对应的答案。”李念无奈地摇了摇头,这几日天天翻书,记下了诸多有关联的重点,却觉得思绪反而更为混乱了。

李律也是眉头紧锁,仅仅是留在古琴中的一句话,就牵扯了如此多的时间与精力。

“假如谜底与年份无关呢,我们被限制住了思维,或许七十六才是重点。”李念说完,拿起一摞书中最上面的一本,翻找其中与数字相关的内容,对书籍不熟悉的话,无异于大海捞针。

内殿一时陷入沉默,没有目的地搜寻,最是耗费心力。暖炉里燃烧的炭火发出噼啪的声响,除此之外,只剩翻动书页的沙沙声。

拿起矮茶几上的几页宣纸,最上面的一张,用规整的小楷书写,又因习字者用力习惯,文字笔画的处理上会有不同之处。李律一眼便认出了,这是李念的笔迹。

宣纸上抄写了于铺镇最初的历史,「于铺镇曾名为甲铺镇,五个镇子相连,分别以甲、乙、丙、丁、戊命名,后改名,取各个镇子中人数最多的姓氏为名。」

“甲乙丙丁戊。”李律随口说了一句,“于铺镇先前竟是按照天干命名,不知为何又更改。”

闻言舒青漓抬起头,口中念叨了几遍天干,想了许久,也并未找到两者之间的关联性。见李律坐的有些乏了,他从软榻上取了个靠垫,垫在了李律身后。

这一夜破局无果,转眼间快要到子时了,天空阴沉遮挡住了月光。虽然有执征和暗卫保护,李念还是不放心李律这么晚坐马车回宫,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对于在淳王府留宿的提议,李律欣然接受了,只是看了眼淡雅奢华的内殿,很是自觉地迈步去了侧殿,“朕可不能扰了淳王的美梦。”

李念起身跟在李律身后,他自然知道陛下的性子,留宿住在侧殿,其实也是对府上主人的尊重。他免去了客套的话,吩咐侍女去侧殿换上一套新的床单被褥。

执征一直守在内殿门外,难免辛苦,舒青漓让他去了自己的房中休息。明日一早还要护送陛下回宫,必须足够休息,以保精力集中。

关上了侧殿大门,方才还热闹的淳王府,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思绪过多难免疲劳,李律揉了揉眉心有些昏昏欲睡。看着身旁服侍自己的舒青漓,他仿佛倒退回了曾经年少的时光。

“等一切都结束了,你随朕回宫中吧。”李律轻声说道,唇角露出的一抹笑意,像极了当初菱月轩中的少年。

伸手接过李律脱下的长袍,舒青漓目光温和,“好。”只是简单的一个字,其实两人都懂,这句承诺所承载的重量。

轻轻拉下床榻边的帐子,舒青漓熄灭了几盏灯,窝在了距离床榻不远处的软榻上。室内昏暗,李律没多久就呼吸均匀的进入了梦乡。

舒青漓侧身躺在软榻上,目光停留在对面墙上的一幅字画上,这是他住进淳王府后,第一次来侧殿。昏暗的环境下,看不清字画的图案,只能隐约看到几点鲜艳的色彩。

脑子里还在想着谜题,他不仅毫无睡意,还越发清醒了。陛下每日要决策思虑的事情太多了,不该在此劳心伤神,早一点解开谜题,也是在为陛下分忧。可话虽如此,真要做到,却有太多难题了。

破解谜题的方法想了许多种,可永远都会在某一处卡住,推不出谜底。

翌日,卯时三刻,李律便起身,趁着天还未亮,坐马车回了宫中。睡眠不足让他看起来整个人很是疲惫,马车行驶缓慢,他倚靠在车与中浅眠。

舒青漓也早早起身,把侧殿收拾整齐后,回了自己的房中。这个时辰,下人们也才刚刚起身,侍从正拿着扫把在院中清扫落叶。

没了睡意,舒青漓干脆坐在回廊里,看着侍从将满院的落叶,扫在一起堆在角落。这个时辰的天气阴冷,风吹外身上,感觉都能打透衣衫,顺着往里灌风。他拢紧了身上长袍,寒冷可以让大脑保持清醒。

“离月公子不再睡会吗?时辰还早。”管家管理府上大小事务,每日都是这个时辰起身,身体上习惯了作息,倒不觉得疲乏。他见离月坐在回廊里吹风,又回到房中,拿了一件披风出来。

把披风围在离月身上,管家人到中年,并未娶妻,尽心竭力为淳王府效命。在他眼中,府上之人没有身份贵贱之分,不过都是年纪轻轻,需要照顾的孩子。

淳王府本就没太多规矩,李念又是个随心的性子,府上气氛向来都是欢快的,让人舒心。

天空中有了些许光亮,浓墨的黑被柔和的光芒晕染得渐渐消散,或许喜欢日出之人,享受的正是这片刻的宁静。

今日有朝会,后厨已经开始准备早膳,李念挑嘴得很,食材必须当日最新鲜的。一辆木板车从后门进来,直接去了后厨,车上装了蔬菜肉类,还有活蹦乱跳的河鱼。

管家去了后厨,拿走了今日的进货明细,账上的银两一笔笔都是要算清楚的。

堆在一起的枯叶早被收拾整齐,不多时,又有几片落叶,随着风,旋转几圈落到了地上。一片落到舒青漓脚边,他弯腰捡起来,拿在手中。轻轻捏了几下,枯叶便发出清脆的声音,随之碎裂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