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 长安谣 - 南霂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长安谣 >

第一百二十九章

车夫把油酥饼包好,放进了衣襟中,今日寒气重,他想先送离月公子回府上。他坐上马车拉起缰绳,在听到离月公子的吩咐后,调转方向,去了不远处的山脚下。

感受到马车缓慢减速,舒青漓掀开帘子,四处观察。山并不高,周围还有几个很矮的小土坡,周围都是平坦的道路,对于不熟悉地形的人来说,想要在此抓住山上的人,难上加难。

舒青漓重新坐回车与中,让车夫加快进度,早些赶回淳王府。不知姑娘是否会把今日之事告诉老郭,他虽未透露身份,也找了合情合理的理由,但老郭如果有问题,一定会生疑。

现在是巳时,据姑娘所说,老郭通常午时回到于铺镇,也不过一个时辰的时间了。

回到淳王府时,李念也刚刚从宫中回来,他见舒青漓脚步急促,便知这次前往于铺镇,发现了重要的线索。

快步进了书房,舒青漓一边执笔在宣纸上写下老郭的情况,一边把详情口述给李念。

李念听后眉头紧锁,他知此事事关重大,耽误不得,当即拿起写好的宣纸,又坐马车进了宫。陛下在曦和殿与大臣议事,暗卫泫来送情报,怕是又要在外等候,他就不一样了,曦和殿想进便能进。

到了宫中,李念走到曦和殿守卫侍卫面前,看了眼侍卫,“本王有要事,要见陛下。”

陛下议事时,不喜有人禀报打扰,就连执征都只能在殿门外守候。可来的是淳王,侍卫也不敢让人在外等着,以如今淳王和陛下的关系,谁都不敢怠慢。

侍卫一边稳住淳王,一边硬着头皮,去殿门处禀报。还是执征听到动静,去了殿内禀报陛下,才让他长舒一口气。

不多时,执征从殿内出来,恭敬地请了淳王进去议事。李念迈着潇洒的步子,从几个大臣身旁经过,跟随李律去了侧殿。

关好殿门,李念从衣襟中取出宣纸,把情况告知了李律,“这个人抓与不抓,怎么抓,都是个问题。从他来到于铺镇的时间点上来看,应该是脱不开干系了。”

“你带人去调查,两年前受灾的几个村镇中,是否有这样体貌特征的人。”李律拿起宣纸,手指力度大到,在纸上捏出了几道皱褶,这步棋居然两年前就埋下了,“没有我的命令,不要靠近于铺镇,以免打草惊蛇。”

领了旨意后,李念离开了曦和殿,他先是回了中书省,调查受灾村镇的名字与具体位置。用毛笔画出了大致的地图,以及到于铺镇所需的距离与路线。

同时四名暗卫从光华殿出发,两人去了西旻宫,盯紧温嬷嬷的一举一动,两人去了于铺镇,于铺镇有前后两个出入口,暗卫守在两处,防止老郭暗中潜逃。

若是老郭每五日去山上采药,下次再去便是五日后,山中地形复杂,在此抓人基本不可能,那就只有从砖瓦房中把人带走。

于铺镇村民民风淳朴,老郭又深受村民爱戴,还真是演的一手好戏,这事要是处理不好,倒成了官府的不是。

送走了议事的大臣,李律回了光华殿,一路上他都在考量,派谁去于铺镇执行任务。进了光华殿正殿,他吩咐执征,“召吴晟来光华殿。”

此次行动没有实质的证据,甚至只能算是协助调查,根本用不着京兆府插手。但京兆府尹吴晟,秉公办案公正廉明,在百姓心中颇有威信,且他看重读书育人,曾出资资助村子里的贫苦学子读书习字,这件事李律还是不久前才知晓的。

吴晟为人低调,从不张扬所做善事,其资助的学子中便有于铺镇的村民,由他去抓捕老郭,是最合适的人选。

京兆府内,吴晟正在整理卷宗,把结案的案件整理归档,封存好,以便日后查阅。收到执征的旨意后,他把手中未完成的事物,交予张德胜,起身跟随执征去了宫中。

陛下无事不会召见京兆府官员入宫,近日天下太平,没有重大案件发生,此时让他进宫,定是出了事情。吴晟心中不免急切,惊动了陛下的大事,自己竟毫不知情。

直接被带到光华殿内殿,吴晟刚要跪下行礼,就被赐座奉茶了。

“朕今日召爱卿入宫,是有一事要你去办。”李律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辰贵妃中毒一事或有蹊跷,目前查到的可疑人员藏身在于铺镇,朕会派人协助你,前去抓人。”

听到陛下口中于铺镇的名字,吴晟颇为惊讶,他曾经不止一次去过于铺镇,为了被资助的学子,既然管了,他就不仅仅是给银子了事。他上次去于铺镇还是上个月的事,未曾发觉过行为举止异常之人。

“此人名为老郭,住在从于铺镇入口处数起的,第十一间破旧砖瓦房内。朕已派人守住于铺镇两个出入口,他们也会协助你。”李律停顿了一下,在心中估算郭谦商队大概回来的日期,“四日后早上行动。”

“臣遵旨。”吴晟起身行礼后,退出了光华殿,陛下没再提及案件细节,他便闭口不言。最终的决断不会交由京兆府,知道得多了,也未必就是好事。

执征一路跟着吴晟出了宫,直接把人带去了淳王府,协助吴晟抓人的正是舒青漓。

吴晟经手了这么多案子,早已练就过目不忘的本事,先前舒青漓去京兆府押走周亓,两人见过一面。虽然是晚上,又仅有几句交流,他还是记住了舒青漓的样貌。

那次之后,周亓再没回来,后来传来了此人已伏法的消息,结了案。对比陛下未曾过问,吴晟也便明白了,舒青漓身份的不一般。今日在淳王府与舒青漓相见,他不免又多了几分敬意。

把书房留给两人谋划细节,李念悠哉游哉的坐在正殿,和侍女们逗趣。当然在他的思想里,不存在避嫌二字,他不过乐得清闲。

所有细节敲定好之后,吴晟回了京兆府,四日后卯时,淳王府马车会去府上接他,前往于铺镇。他们没人见过老郭,这次抓捕若是失败,怕是很难再抓到人了。

前去于铺镇的两个暗卫,藏在两个出入口的隐秘之地,他们擅长隐去踪迹,对于普通村民来说,更难察觉。守了三日下来,风平浪静,除去前方的出入口时常有村民来往外,后方出入口都见不到经过的身影。

夜幕降临,村镇归于安静,一间间砖瓦房内亮起了烛火,在外玩耍的孩子,也都回了家中御寒。随着烛火逐个熄灭,整个于铺镇进入了梦乡。

此时,后方出入口出现了一个身影,这个时辰出现,很是异常。暗卫隐藏在阴影中,来人是一个男子,个子不高,脸上围了面罩,目光四处扫过,很是小心谨慎。

见无异常,男子快步进了于铺镇,想来是有武功在身的,步伐轻盈,并未有太大的动静。

暗卫与男子拉开些距离后,起身跟在身后,一路躲避男子不时回头查看的目光。见男子停在老郭的破旧砖瓦房前,屈指在木围栏上敲击了几声,很快砖瓦房的门被打开,走出来一个中年男子。

今日多云,再加之砖瓦房内并未点灯,暗卫看不清老郭的具体样貌,只能大致看出个魁梧的身形。两人进了砖瓦房内,关上房门,便隔绝了一切。

暗卫见状,轻声后退几步,沿着原路返回。退出了于铺镇,隐藏在先前的阴影中。

大概一刻钟的时间,男子离开砖瓦房,再次四处观察后,贴着墙边,从后方出入口出了镇子。暗卫一直在暗处寻找时机,在男子经过附近时,暗卫快速起身,在男子后颈劈了一记手刀。

任务进展顺利,男子显然有些掉以轻心,谁曾想居然中了埋伏。暗卫的动作太快,哪怕他看到了有人接近,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就被打晕了。

伸手抓住昏厥的男子,暗卫将人拖进了暗处,不确定男子是否还有同伙,他不敢发出太大的响动。拿出绳子把男子牢牢捆住,寅时会有暗卫来换班,再由此把男子带回皇城审问。

带着男子从于铺镇驶出的马车,刚进皇城,就碰到了淳王府的马车,舒青漓和吴晟坐在车与内,再次确认抓捕细节。

马车旁跟着一队人马,都是京兆府内的精兵强将,吴晟一介文官,没有功夫在身,平日里抓捕犯人都是如此。舒青漓也并未阻拦,这是京兆府的办事规矩,有了侍卫协助,行动也会更加顺利。

一行人的速度并不慢,甚至比先前还早了半个时辰到于铺镇,马车停在了更远些的位置,以免惊动了村民,让老郭提前有所准备。

吴晟和舒青漓先下了马车,他们只带了两个身着常服的侍卫,前往了于铺镇。其余侍卫在原地等候,待抓捕结束后,押老郭去刑部大牢。有暗卫在出入口把守,又有武功高强的舒青漓在场,抓捕行动问题不大。

在皇城城门处和暗卫马车擦肩而过的两人,并不知晓,昨夜就已经抓到了足以定罪的证据。

还没进村子,就有村民上前打招呼,吴晟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村民们也都像老友那般,“吴大人,您今日怎么过来了?”

“来看看那两个孩子。”吴晟回答后,和村民闲聊起了家常,他在于铺镇中有两个资助的学子,其中一个恰巧就住在老郭斜对门的砖瓦房内。

刚走进于铺镇,吴晟更是受到了村民的热情招待,还有人把集市上要交易的物品给他,他都一一拒绝了。哪怕他清廉节俭,在朝为官几十年,也远比村民富足,这东西他是万不会收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