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章酱油鸡
第087章酱油鸡
做生意,抢的就是个先机。
随着近几天入伏,高温暑热了数日,郊外的棉花地陆续刚进入采收期,第一批少量流入市场。
各大布行掌柜抢占先机,大量收购棉花,按照府衙的纺棉技术,纺织出棉布,卖给城中富商们。
各大布行最新纺出来的棉布布匹,因为柔和亲肤、容易上色等优点,在上层圈子里流传来开,备受世族与富商员外们家眷的喜爱,这些人舍得花银子,五两一匹棉布,供不应求,卖到了七八两银子。
市场对棉布的强烈需求,让布商有利可图,加大对棉布的生产量。
城中各大布商对棉花需求量大,当需大于供,有些脑子灵活的布行掌柜派出手底下的人,在周边城镇放出高价收购棉花的消息,甚至派遣人员下乡挨家挨户问棉农收购,为了防着对手,尽可能给自己的东家囤积棉花,最后他们丧心病狂到,连地里的湿棉花也不放过。
等不了,根本等不到棉花晒干。
于是便出现了有棉农在地里正采收棉花,有贩子直接上地里问棉农收购……
瞧见有的布行掌柜派人下乡收购,其它几家棉花断供的布行掌柜见了,既然打不过,那便加入进去。
一时间,城里的布行掌柜们纷纷派手下人出动,薛记布行也是打不过加入,派人去棉花地里收购来一大批棉花,边收购,边雇人这批湿棉花晾晒干,去掉棉籽……
两斤半的湿棉花,才出一斤干棉花,去掉棉籽,只剩七两。
不提纺织棉布耗费的人工、物力,一匹棉布,有几种纺织方法,最常见的有平纹、斜纹和缎文,其中平纹用料最少,即便是用用料少当然平纹纺织出的棉布,一匹棉布最少需要耗费九斤左右的脱籽棉絮,不算人工,成本快要将近三两银子。
卖五两银子,略略有些赚头,当棉布价格被炒至七八两银子一匹时,布行掌柜名下租赁的几座仓库全部腾空,拿来囤积湿棉花。
湿棉花容易捂坏了,需要尽快晾晒干水分,等几座仓库囤满,他们忙着组织人手晾晒棉花和纺织棉纱棉布……
正值晚些栽种的棉农们的棉花迎来第一批采收期,一大批棉花上市,城中有名有望的布行储备的棉花足够一月的量,只有零星小的布行愿意收购,棉花的售价自然回落下来。
这日,方文静去了自家染坊,查看染色固色出来的棉布成品,等确认这一批布匹无误后,可以大批出货,为明天的布行开业做准备。
胡立跟着夫人转悠一圈,听方文静和染坊的管事讨论染布事宜,他又听不懂,便自个儿找了个荫凉的角落,打着哈欠。
等方文静商谈完,回过头来找他,见他双臂抱膝地蜷缩着睡觉,跟个小可怜似的。
她走上前,轻轻推了推。
胡立睁着惺忪的睡眼:“谈完了吗,可以回去了?”
方文静嗯了一声:“你要是觉得无聊的话,其实可以不用跟着我。”
听到终于可以离开,胡立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尘:“这些管事见你是女子欺软怕硬,毕竟你现在嫁给我,是我的媳妇,我得护着你。”
胡立走在前面,高高瘦瘦的背影,落进方文静的眼眸。
虽然她这个丈夫整天游手好闲,要么盼着公爹暴毙,不上进,说话做事挺气人,有时候也挺爷们,能护着她,遇到他自己不懂的,从来不指手画脚。
方文静可以自己当家做主,她已经适应了两人这样相处,也很喜欢现在的生活。
前头的胡立抱怨:“日头好晒人,薛老爷怎么还不死呢?”
方文静的脚步一顿,又恢复了平常状态。
当她掀开车帘子,钻入车室,听到里面安坐的人问:“咱们接下来去哪儿?”
方文静回:“去丹朱街的铺子,见宋荔。”
“见我妹妹啊,太好了。”
见胡立笑得跟个大傻子似的,方文静不忍直视,掀开车帘子,吩咐车夫一声。
车夫调转个方向,往丹朱街的方向过去。
抵达“一间茶饮”铺子,一进门,胡立环顾一圈,没看到宋荔的人影。
阿蒲去了东市铺子学习,张小花在二楼雅间,大堂里只剩下谭百合,她不认得胡立,正欲上前招待,听对方问:“你们宋掌柜人呢?”
见这人锦衣玉冠,气度不俗,谭百合不敢轻慢:“掌柜在账房午休,约莫一刻钟便会醒来,是有重要的事情吗,需要我去帮你问一问?”
胡立挥挥手:“不必了,等她睡醒再说。”
胡立带着方文静,在大堂吃了盏蜜桃冰粉。
“咦,这个桃子水水润润,好甜。”胡立吃着自己盏里的桃子,问:“你还要桃子吗?”
方文静以为他要添一份,顺道问问她要不要,于是摇摇头:“来的路上多吃了两块点心,吃不下了。”
尽管糖水桃子的味道不错,她饭量有限,实在吃不下。
闻言,胡立眼里一亮:“太好了,你吃不下,我帮你吃。”
说着,把她碗里的桃子肉都挑走了。
方文静:“……”
她决定收回他爷们的评价。
等两人吃得七七八八,宋荔伸着懒腰出了休息室,到后院洗了把脸,让自己看着精神点。
来到大堂,不等谭百合提醒,她率先望见哥哥嫂嫂,上前问候:“你们最近不是忙着布行开张的事,怎么有空过来?”
胡立接过话:“听说你铺子里又出了新品,我们自然要来尝尝。”
宋荔坐到方文静身边,看高足盏里的残渣:“你们吃的蜜桃冰粉啊,味道怎么样,合不合口味?”
方文静答:“冰冰凉凉的冰粉很好吃,解渴解暑,我在苏州从未见过这种冷饮,就是桃子没吃出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