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解读10
原文:“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解读:治理国家和管理军队是两套不同的游戏规则。治理国家讲究道德仁义,要恢宏大度、豁达能容。而管理军队则不同,需要具备智、信、仁、勇、严等品质,同时也会用到诈术和权变之策。国君通常以信用著称,而将领则以谋略为要,说得难听点就是要足智多谋,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欺骗手段。如果国君强行干涉军队的管理,由于国君不懂军队的规则,就会让军士们感到疑惑不解,最终军士们会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听谁的、该怎么做。所以,专业的事情还是要由专业的人去做,自己不懂的就不要横加干涉。历史上有很多有趣的案例,都是因为国君不懂军事上的事情,却又听信小人的言论,强行加以干涉,最终导致了失败。这就提醒我们,在任何领域,都应该尊重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决策,避免因为不懂装懂而带来不良后果。
原文:“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
解读:如果国君不了解军事上的权宜之计、战略战术,却还要去指挥军队,这会让军士们心生怀疑,对统帅们失去信任,搞不清楚谁的能力强、谁的本事大。如果国君随意任用自己想任用的人,而这些人对军队的指挥、调动以及战略战术都不懂,同样会让军士们感到疑惑。不懂军事的人来指挥,大家会觉得不靠谱,只会让大家感到惊惧和不相信,这样也就很难让大家听从指挥了。在军事行动中,必须由真正懂军事战略战术的人来担任统帅,这样才能让军士们信任并听从指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获胜的几率。
原文:“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解读:如果君王只知道在后方遥控指挥,自己又不懂得军事上的进退策略,也不了解将帅的才能,还随意任用人员,那么军士们就会既疑惑又不安。别的国家看到这种情况,就可能趁机攻击,谋取利益。诸侯们也可能心生背叛之意,去谋取自己的最大利益。
国君自己不懂军事却还要瞎指挥,往往就等于自己放弃了胜利的权利。自己把局面搞乱,等于拱手把胜利让给别人。国君如果不懂得进退,不能任命有真本事的将领,就会导致军士们疑惑不服,甚至有些将领会心生二心,背叛国君。这样一来,国君就把自己的军队搞乱了,从而失去了获得胜利的机会。
原文:“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解读:可以从以下五种情况来预测战争的胜负。这里的预测其实就是判断力,作为主帅,最难的就是做出正确的判断。你必须要搞清楚一个主意、决策或者别人的谋划是对是错。如果作为主帅,判断不清对错,而选拔的出谋划策之人又是蠢货,给出一些馊主意,自己还胡乱执行,那就会引来大败。如果失败了还不知道为什么失败,只以为是运气不好,那就是愚蠢至极,这样的人不适合做主帅。
主帅必须搞明白什么时候可以进攻,什么时候不可以进攻,有没有胜算,没有胜算就绝对不能进攻。要能分辨哪些策略和决策是明显错误的,不能去做。这都需要有常识性的判断力。指挥战争要依靠常识,主帅地位高,就要对很多人的生命和财产负责,所以绝对不允许有任何一个错误的决策。因为一个错误的决策可能会导致无数人失去生命,大量财产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