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解说9
原文:“夫将者,国之辅也。”
解读:将帅在国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辅助作用。他们的职责主要是辅助君主实现国家的安定和繁荣,带领军队进行战斗。将帅与国君应保持亲密的关系,忠诚地效忠于国君。同时,国君也需要了解将帅的才能,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
将帅要明确哪些决策和行动对国家真正有帮助。在外带兵打仗时,也要清楚哪些命令是不能盲目听从的,必须做到决策符合国家的利益,而不是仅仅愚忠。国君也应该充分信任自己的将领,否则双方相互怀疑,还没开始打仗就已经输了一半。将帅的主要作用就是辅助国家,实现国家的安定,保护全军的安全。在战争中,将帅的智慧和决策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军队的存亡,他们需要在复杂的局势中做出正确的判断,为国家和人民争取最大的利益。
原文:“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解读:将领作为国家的重要辅佐,若辅佐得周密完善,国家必然强盛。国家处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有众多利益牵扯,也有很多潜在的敌人觊觎,如同一块肥肉被各方盯着。所以,将帅必须具备强大的能力、智力和谋略,在行事过程中必须非常谨小慎微。所谓“智信仁勇严”,将帅要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色,才能真正辅佐好国家。将帅不仅要德才兼备,还需要与国君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不被反间计等计策所利用。只有这样,双方和睦相处且将帅有能力,国家才会强大。反之,国家就会衰弱。
国君一定要有能辅佐自己的将帅,而将帅必须是有能力的人,具备才智、谋略和能力。如果将帅是无能之辈,就算有心辅佐国君也无能为力。所谓“隙”,就是指没有能力的人,是无能之辈。有能力的人做事周全,没有任何缺陷,不会让敌人有可乘之机。也就是说,如果失败了、被击败了或者造成了损失,那是自己有漏洞,怪不了任何人,包括敌人。谁叫自己不周密呢?在兵法中,要求将帅不能给敌人留下任何一个漏洞。如果有漏洞而被击败或造成损失,那只能怪自己。这是对将帅的严格要求,只有做到没有漏洞,才能在复杂的战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为国家的强盛贡献力量。
原文:“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
解读:国君对于军队可能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三种情况。国君如果不了解军队实际情况,不应该进攻的时候却命令军队进攻,不应该撤退的时候却命令军队撤退,这就叫做束缚军队。国君身处朝堂,通常不了解战场上的具体情况,而将领们在前线才能掌握最准确的信息。所以,当国君在朝中强行干涉军队的进退时,很容易让军队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历史上有很多有才能的将领,原本有机会打赢战争,却因为国君在朝廷中下达了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进退指令,最终导致惨败。这样的国君无疑是军队的祸患。还有一种说法叫“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真正合格的将领在外面带兵打仗,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军队是进还是退,而不是根据国君的个人喜好或主观思维来决策。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将领的才能,使军队在战争中做出正确的决策,争取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