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3章
拿着行李从客车下来时,一直到看见周围陌生的建筑和人群,林余这才有一种真实感,觉得自己不是在做梦。
他拉着行李箱,跟随着人群迷迷糊糊的走到出站口,慢慢的,走在身边的人都各自被亲友接走或者上了出租车,徒留他一个人。
茫然的站在路边,听见拉客师傅的喇叭声,像是询问去哪儿?连连按了几声,林余这才才清醒过来,随后摇了摇头,换来了一脸的汽车尾气。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心理作用,他觉得这里的汽车尾气也同黔州的不一样,格外的刺鼻,呛的他眼泪都快出来了,连着咳嗽了好几声才有好转。
八月下旬的安阳比黔州还热,明明过了中午,但阳光所到得每一个角落,依旧像是要把整片大地给蒸发了,甚至地面都蒸腾出肉眼可见的热气,丝丝缕缕,热气袭人。
身上刚出的汗水,一接触到太阳就被蒸腾,留下痕迹,带着盐渍,接着又继续出汗,继续被蒸发,如此重复,皮肤粘着衣服格外难受。
太阳过于刺眼,林余不由得眯着眼睛,一边擡手遮挡住阳光,一边拉着行李箱,找了个树荫处乘凉。
这天气热得很,就连吹来的风都带着热气,没起到一点凉爽的用处,十分难受。
没了刺瞎人眼睛的阳光,林余这才有空打量四周,他看了看马路对面的建筑,这个县城大多都是低矮的二三层楼建筑,普通青瓦房和水泥房,说好听点叫历史底蕴,说难听点叫经济落后。
他回过身看了一眼刚刚下车的地儿,上面写着“安阳站”三个大字,墙面上铺了瓷砖,安了玻璃门,门口还放着一根旗杆,算是四周最豪华的一栋建筑。
周遭都是一些便宜低廉的苍蝇馆子,里面三五成群的坐着人,车站前方,除了来来往往的旅客外,还有许多举着住宿买票牌子的商人,以及拉客的黑车师傅。
他乘凉的这棵树旁边,有一个卖炸土豆的小推车,空气中满是一股热油的味道,一盆生土豆块下去,在油锅里滋啦啦的跳动,莫名让他背后出了许多汗,被这温度感染,更是热得无法。
掏出手机看了一眼,除了下车前和外婆打的一通电话外,再无其他,没有短信,没有未接,什么都没有。
这个结果让林余有点难受,只能自己安慰自己,想着是自己偷偷出门的,没通知任何人,他们不知道也是正常。
如此这般解释后,心里果然好受了一些,这才勾了勾唇角,翻出手机打开微信,寻找外婆给他发的地址,打算先打个车过去,总在这里待着也不是个办法。
安阳县虽说是陈佳欣出生的地儿,但是说来奇怪,林余却从来没来过,陈佳欣不提他也不问,以往过年过节也只是把外婆接到黔州去,却没回来过。
因此林余对这地儿,实在是陌生,就连东南西北都搞不清,他也不知道自己当时怎么脑子一热,就说要跑这儿来复读,事后思考了许久,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天气太热,脑子中暑了。
做好决定的第二天一早,陈佳欣和陆远行就开始着手给他办理复读的事,各种联系学校,买衣服用品,准备学习资料……
他这时候要是后悔,倒真的挺作死的,而且后悔那是失败者的决定,真正的强者,都是迎难而上的!
现在迎难而上的林强者脑中思绪万千,犹如头脑风暴一般,在短短的时间想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因此错过了一辆又一辆的出租车。
他叹了口气,拉着行李箱走出了树荫,顶着烈日前行,才走了几步,就听见身后传来了呼喊自己名字的声音,一转身,就看见一边用手绢擦着汗水,一边朝着自己慢走过来的老太太。
老太太前年在家里摔了一跤,走路没以前稳,这时候看着她那瘦小的身体,在火辣辣的阳光下,双脚迈着小步,也不知道是找了多久,脸上都是被晒出来的艳红,伴随着不停流淌的汗水,让林余的眼睛有点酸疼。
他急忙拉着行李箱跑了过去,慢慢的扶着外婆走到树荫下,捏着袖口,轻轻的擦拭着老太太脸上的汗水,随后用双手上下煽动,用来制造微弱的风,好让人凉快一点。
手上动作未停,林余嘴上带了一点不悦,不开心道:“外婆,这大热天的你出来干嘛,我自己过去就好了,我又不是小孩子,倒是你,你看看热的满头汗。”
“没事,没事,乖孙,别扇了,我不热,”王月梅一辈子操劳的命,和自己身体相比,更是担心儿孙,她把林余的手扒拉下来,随意用手绢擦了擦额头的汗,“你没来过安阳,外婆怕你找不到路,不放心出来看看,但是电话没电了,还好还好,找到你了。”
林余看着自己外婆的笑脸,想象着她一个人在人群中张望,不停寻找自己的场景,觉得又是感动又是心酸,最终只是侧了侧身,用自己的身高做屏障,挡住了外面的阳光,随后放低了声音道:“下次电话没电就别出门了知道吗,找不到你,我们会担心的。”
“晓得了,晓得了。”
知道自家外婆坐不住,一有时间就得出去逛,这个“晓得了”八成也是敷衍,林余没拆穿,只是哭笑不得的领着老太太打了辆出租车,报了地址后,上车得第一件事就是让司机开空调。
安阳县不大,绕完全县一圈也才三个小时左右,不像黔州,三个小时,可能只能从这个区,到那个区,因此出租车起步价也很低,全县市区中统统只要五块钱,这五块钱并不是按人头算,无论一个人还是五个人,只要你们是一块儿的,在城区里都是五块。
这让在黔州坐出租车动不动就是五十一百的林余觉得很是惊讶,感叹人生居然还有这么便宜的出租车。
车子行驶了二十分钟,到了一个巷道入口,王月梅连忙喊停,林余见状急忙从兜里摸出五块钱递了过去,随后扶着老太太慢慢的下车。
老太太对于刚刚那五块钱有点耿耿于怀,一边带路一边嘟囔:“这又没多远,下次别花这冤枉钱,我还没到走不动的时候,白白浪费了五块钱。”
自家外婆的脾气,林余还是知道的,一块钱恨不得掰成两半用,好多给儿孙存点钱,因此也没回嘴,只是乖乖听着,时不时回应几声,免得老人家一个人唱独角戏尴尬。
两人慢慢悠悠的走着,有了两旁的屋檐做遮挡物,没有太阳的直射,燥热感减少了许多,便也没加快步伐,只当是闲事散步。
穿过了那个窄窄的巷道,道路一下子宽阔起来,街道不长,两旁排列着各色各样的店铺,吃穿用行应有尽有,算得上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走到水果摊时,老太太停下了脚步,微微侧头对林余笑着说:“记得你小时候最喜欢吃葡萄了,家里没啥吃的,咱们买一点吧。”
林余点了点头,老太太就缓缓走上前,在一众水果里挑挑选选,最终选了老板说的最甜同时也是最贵的葡萄,不停抱怨着水果摊老板卖的东西贵,却还是掏出布包付钱。
提上塑料袋,在拐角处遇到了熟人,是另外一个穿着碎花布衫的老人。
“大芳啊,你去哪儿?”林余看着自己外婆出声把人喊住了。
叫做“大芳”的老太太听见声音停下脚步回过身来,眯着眼睛瞅了瞅,才笑了起来,几步走过来说道:“老姐妹是你啊,我还以为谁呢把我吓一跳。”
王月梅递上了葡萄,后者摆了摆手拒绝了,她也没坚持,只是笑着问:“你这是去哪儿?”
“家里没盐了,我去买包盐。”
“那你快去吧。”
“行,咦,这孩子是???”两人聊了几句,这位老太太才注意到一旁的林余。
王月梅跺了跺脚,这才想起来忘记介绍自己孙子了,急忙将林余拉过来,一脸骄傲道:“瞧我,给忘了,这是我外孙,小余这是住在咱们家隔壁的江奶奶。”
林余虽然浑,但是基本的礼貌还是有的,此时还温温柔柔的轻声喊了一句:“江奶奶好。”
老人家总是对乖巧听话的孩子产生莫名其妙的好感,比如江奶奶,她此时就觉得安安静静的林余十分得她欢心,连眼神都带上了几分慈爱,“好好好,你就是小余吧,你外婆给我提过好多次了,果然是个好孩子,有时间让你外婆带你过来玩啊,我这火上还炖着肉呢,先走了。”
和江奶奶道别后,两人也没遇到熟人,很快就到了门口。
陈家老宅是一栋二层楼的小院子,推开大门,入眼就是房子边那颗又大又粗的槐树,树旁不远处放了石桌石椅,上面架着竹架,架子上布满了常青藤,将那块形成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