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聚 - 满朝文武都是我死忠 - 一七令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齐聚

齐聚

闲来无事,裴元珩盘点了一下自己这边的人脉。

秦家跟秦相已经彻底倒向自己这边了,户部早就是他的大本营,工部有陈善方跟陈侍郎,刑部有郑厌旁他盯着,郑厌这家伙如今还高升了,踩着他岳丈跻身为丞相。退下来的王相虽然心中不平,觉得自己还能继续为国效力十几年,但是想想继任者是自己的女婿,也就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了。他自己是支持大皇子的,约莫觉得郑厌还同他一条心呢。

礼部尚书周伯羡也在秦相的影响下,逐渐偏向他这边,就是不知道他能不能倒得更明显些。不过除他之外,还有秦显,秦显如今在礼部也混得风生水起。

六部之中,多不是他的人,但是主事的却都是他这边的。这么一想,裴元珩觉得自己还是有点儿人脉的。

如今是时候将他们叫过来互相见一见了。局势都到了这等境地,裴元珩相信他们知道该如何决策。这些大臣久在朝中钻营,又不是傻子,皇上寿数不长一事,他们不会看不出来的。

给这些人递消息,裴元珩是让谭镇入夜之后亲自去的。

郑厌在收到晋王消息之后便有了主意,他是肯定要去的。如今皇上身子不好,大皇子废了,小皇孙才两岁而已,秦王出身倒是不错,可惜手段太嫩了,莫说他们了,就连总找茬的御史台都没找过秦王的茬,概因从未将秦王放在眼里。至于齐王,不说也罢……算来算去,还是晋王继位的可能性大。作为一个最喜欢投机取巧的人,郑厌哪能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无独有偶,秦相也是立马就应下。

明日他自己去就是了,不准备带两个孩子。既是密谋,多带人总归不好,他相信晋王也不会介意这些,毕竟老二早十几年前便投靠晋王了,至于老大,其实也暗地里给晋王打听了不少事儿。这两人与晋王的关系,其实比他还要熟呢。

至于给礼部尚书的信,也是秦相代为传达的。

周伯羡之前虽然没有为秦王正经做过事,却也收了裴元珩不少东西,裴元珩入京之后,他还有过回礼呢。周伯羡为人是不争不抢,但是不代表他不会看人,晋王有大才,不论皇上心中中意的究竟是谁,晋王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晋王不止一次拉拢过他,前面那么多次他都没接招,这一回,他总该得做出决定了。

恰逢沐休,周伯羡一大早便用过早膳,从马厩里取了一匹马。

家中管事昨儿就得知老爷今日要外出狩猎,在旁边询问:“老爷可要多带几个人同去打猎?”

周伯羡断然拒绝:“让侍墨跟着就行了,余下人不必跟随。”

侍墨是他的书童,有一把子好力气。

管家略有些为难,让侍墨跟着倒也无妨,只是那家伙只是力气大了些,并不知晓如何打猎。靠侍墨显然是不能够的,可若是让自家老爷上,那就更为难了。老爷那力气连拉弓都费劲,哪有什么本事打猎?不是他瞧不上人,而是老爷就是不行,今儿多半是要空手而归了。好好的,打什么猎啊,这不是没事找事么?

同样的,段侍郎也随意弄了一个名头借口今日出门晃荡。他比周伯羡还要干脆,就没带小厮书童之类。自己一介武将出门后难不成还能被人谋害?多带一个人于他来说反而是个累赘。

只是不巧的是,段侍郎刚出门不久便看到了谢忠。二人遥遥一见,彼此都默契地撇开了脑袋,连招呼都没打一声。

段侍郎“嘁”了一声,快步离开。

谢忠身边站着的是太常寺卿,九卿之中多数都是裴元玺的人,即便裴元玺被关了,不少人还是将注压在他跟小皇孙身上。这会儿见谢尚书面带不虞,太常寺卿便猜到了他是为何所不喜,当即评价道:“这位段侍郎年纪不大,脾气倒是不小,见了上峰大人也不知道过来拜见一二,当真不知他心中是怎么想的。”

谢忠目光幽幽地盯着段侍郎的背影:“他心中所图可是大得很呢。”

自从段侍郎回京高升之后,便对兵部有了想法,几次三番从他手中分权。谢忠在外要照顾小皇孙,在内还要防备着段侍郎夺权,每每分身乏术。若不是他在兵部谋划多年,兴许真要被对方给得手了。如今兵部的确还是听他的指令,但是掌控力已是大不如前了。

段侍郎一路风驰电掣,很快便出了京城。他以为会面的地方怎么着也得是个别庄,亦或是会馆之类,结果到了地儿一看,他反而不敢进去了。

嘶……晋王该不会说错地方了吧?此处就是个简陋的农庄,外表看着平平无奇,守在门口的竟还是一群小孩子,有个小孩儿竟缺了一条胳膊。怕不是乞儿吧?

这么寒碜?

段侍郎犹豫了一番,可就这么短短一会儿功夫他忽然碰上了周伯羡。二人对视一眼,都有些难以置信,甚至都不敢有所动作。他们彼此怀疑对方也是晋王请来的,有心过去对一对口供,但又担心对方是过来搅局之人,因而不敢动弹,生怕暴露了晋王的谋算。

两人许久没动,直到裴元珩带着祝卿安推门而出,见他们呆呆站在原地不动弹,不由得好奇:“二位大人为何还不进门?”

二人如梦初醒。

还真是晋王的人!

周伯羡见晋王态度熟稔,这才压住了心头的震撼,冲着段侍郎问了声好。万万没想到,铁板一块的兵部都能被晋王咬下一块口子,看来晋王的人脉比他想象的还要多许多。

段侍郎也随即跟祝卿安打了招呼,周伯羡好奇地看向这位姑娘。

段侍郎道:“这位是祝姑娘,昆州一带都称她为祝将军。当初昆州一战,便是她与谭将军率一千人马深入敌后,先后斩杀敌军数千人,擒拿首领,火烧粮仓,为昆州争取了不少时间。”

祝卿安谦虚地笑了笑。

周伯羡立马对这位貌似娇弱的姑娘刮目相看,晋王麾下真是卧虎藏龙,连一位姑娘都不可小觑。

等入了农庄之后,周伯羡还发现这农庄别有洞天。别看外头不起眼儿,可是里头却收拾得干净整洁,似乎还有些小作坊散布其中。里头手脚不健全的小孩儿也有不少,见了裴元珩按例行礼,行完礼之后照旧做自己的事儿,来去匆匆,似乎很忙碌的模样。

裴元珩解释:“这是我从前在京畿内外收留的一些孤儿,有些如今在作坊里做工挣钱,有些在京城各方打探消息。挣钱都是小道,打探消息才是正经事。”

段侍郎跟周伯羡对视了一眼,旋即问道:“殿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收养这些孤儿的?”

裴元珩想了想:“十多年前吧。”

周伯羡瞪大了眼,十多年前晋王才多大?这么小就已经开始琢磨经营人脉了吗,该不会那会儿晋王殿下就已经在为扳倒大皇子而布局,心思不可谓不深!

入了正堂字后,但见里头的人已经坐满了,秦相坐在上首,户部尚书跟两位侍郎都在,工部也一样。

周伯羡压下好奇心,之前的确听说陈善方投靠了晋王,但是后来晋王离京便没有人传着消息呢,他当时还怀疑这是不是晋王为了将陈善方从大皇子跟前挖走,刻意叫人传播的谣言,结果竟然是真的,陈善方不仅自己投靠了晋王,还把他底下两位侍郎也一道挖过来了!

陈善方见礼部尚书盯着他瞧,有点不自在地挪了挪屁股。他已经不想解释当初的事了,入了晋王的贼船,想要下去哪儿那么容易?其实陈善方也惊叹为何秦相跟礼部尚书会来他们的私下聚会,这俩家伙分明哪边都不沾的,结果也偷偷倒向了晋王,显然比他奸诈多了,在场就他一个老实人。

众人坐定,原以为就这么多人时,忽然又有了脚步声。

周伯羡瞪眼一瞧,人都傻了,其他如赵谦、陈善方、段侍郎等人也都露出震惊的眼神。

“你也是晋王这边的?”

郑厌被问得一愣,随即迈着步子走近:“不能么?”

他怎么就不能是晋王这边的了?晋王拉拢他,可要比拉拢这些人早多了。认真算起来的话,他才是晋王身边的左膀右臂,肱骨之臣!

众人瞧了瞧郑厌,又盯着秦相看了一眼,了不得了,三省丞相两个都是晋王的人,六部之中五部都被晋王给收服了,京城各酒楼会馆还有晋王安插了好几年的眼线,昆州一带更是晋王的退路,这次小聚,比他们以为的还要刺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