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四画(6) - 中药大辞典 - 刘彬编著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中药大辞典 >

第24章四画(6)

第24章四画(6)

【功效应用】清热利尿:用于小便不利,淋漓涩痛,水肿,带下,黄疸,可单用水煎服。治淋证,亦可与木通、瞿麦、滑石等同用。渗湿止泻:用于水湿泄泻,单用,或与茯苓、泽泻等配伍。清肝明目:用于肝热目赤,可取其自然汁调朴硝末涂眼泡上;亦可配伍菊花、龙胆草水煎服。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痰多咳嗽,可与桔梗、杏仁、紫菀等同用。凉血解毒:用于热毒壅盛之衄血、尿血、皮肤疮毒、咽喉肿痛。治衄血、尿血,可单用煎服,亦可与旱莲草、地骨皮同用;治疮疡,可取鲜叶用开水泡软后外贴患处;治咽痛,可绞汁涂患处。现代常用于支气管炎,急、慢性痢疾,急、慢性肾炎,急性尿路感染,原发性高血压,百日咳,扁桃体炎。

【用法用量】煎服:9~15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

【使用注意】虚滑精气不固者禁用。

【现代研究】含桃叶珊瑚苷、车前苷、熊果酸、β-谷甾醇。能促进呼吸道黏膜分泌、稀释痰液,故有祛痰作用。能抑制伤寒沙门菌、志贺菌属、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

车桑仔叶见《福建中草药》。为无患子科常绿灌木植物坡柳dodonaeaviscosa(l.)jacq.的叶。分布于云南、四川、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

【性味归经】甘、淡,平。有毒。归小肠、膀胱经。

【功效应用】清热渗湿:用于膀胱湿热,小便淋漓涩痛,常单味鲜品水煎,调冬蜜服。消肿解毒:用于疔疮肿毒,常单用鲜品捣敷患处;用于湿疹、水火烫伤,常研末调敷伤处。

现代常用于无名肿毒、泌尿系感染、烧烫伤等。

【用法用量】煎服:6~15g(鲜品15~30g)。外用:适量,研粉调敷;或鲜品捣敷。

【现代研究】含β-谷甾醇、豆甾醇、异鼠李素、鞣质、生物碱等。所含生物碱混于古柯叶中作局部麻醉用。

见血飞见《贵州草药》。为芸香科灌木或小乔木刺异叶花椒zanthoxylumdimorphophyllumhemsl.var.spinifoliumrehd.etwils.的根或根皮。分布于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广西、陕西等地。

【异名】散血飞、黄椒、刺三加。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脾、肺经。

【功效应用】发表散寒:用于风寒咳嗽,单用,或配伍麻黄、细辛、干姜等。散瘀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单味泡酒服,或与大血藤、大风藤、小血藤等同用。化瘀止血:用于刀伤出血,单用捣绒敷患处。此外,本品煎服,又治大便秘结。

现代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

【用法用量】煎服:9~30g;或研末;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研粉撒。

【现代研究】含木兰花碱等。

见血清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脉羊耳兰liparisnerwosa(thunb.)lindl.的全草。分布于浙江、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异名】立地好、毛慈姑、黑兰、倒岩提、走子草、肉龙箭。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胃、大肠、肝经。

【功效应用】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妄行之咯血、吐血、肠风下血、血崩,常单味煎水服。清热解毒:用于热毒疮疡,毒蛇咬伤,可捣烂外敷;用于小儿惊风,常单味煎水内服。

现代常用于蛇咬伤、疖肿、肺结核咯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痔疮出血等。

【用法用量】煎服:6~12g(鲜品50~10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含漱。

【现代研究】含脉羊耳兰碱。体外试验,水煎剂能凝集抗凝血液的红细胞,缩短全血凝时间。

牛肉见《名医别录》。为牛科动物黄牛bostaurusdomesticusgmelin或水牛bubalusbubalisl.的肉。全国各地均有饲养,水牛以南方为多。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胃经。

【功效应用】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用于诸虚百损,消瘦赢弱,常与黄芪、莲肉、山药、茯苓等同用;用于脾胃虚冷、不思饮食,可与胡椒、荜茇、砂仁、陈皮、良姜及姜汁、葱、盐配合制脯食用,如牛肉脯(《饮膳正要》)。

现代常用于久病体虚、营养不良等。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煮食;煎汁;或入丸剂。

【现代研究】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磷、铁及胆甾醇。

牛乳见《本草经集注》。为牛科动物黄牛bostaurusdomesticusgmelin或水牛bubalusbubalisl.的乳汁。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心、肺、胃经。

【功效应用】补益虚损,延年益寿:用于虚弱劳损,单用煮食,或与山药粉、黄酒、童子小便共煮服,如神仙不老丹(《鲁府禁方》);亦可于白米粥中对牛乳服食。用于噎膈反胃,可与韭菜汁、生姜汁和匀温服。益血润燥:用于血虚津亏便秘,煮粥食。

现代常用于病后体虚、延年益寿、老人习惯性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煮沸饮。

【现代研究】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等。具有降血糖、降血胆固醇、提高免疫力和抗感染作用。

牛胆见《神农本草经》。为牛科动物黄牛bostaurusdomesticusgmelin或水牛bubalusbubalisl.的胆囊和胆汁。

【性味归经】苦,寒。归肝、胆、肺经。

【功效应用】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或肝火上炎所致目赤肿痛,取汁点眼,或浸泡黑豆服食;亦可浸泡首乌、茯苓、槐角、生地、当归等,干燥研粉,温酒调服。利胆通肠:用于肝胆湿热之面目、周身发黄,便秘,可用牛胆汁干燥粉末制丸;或装胶囊中开水送服。解毒消肿:用于热毒疮疡,可取汁调涂;用于痔疮,便秘,常与槐子或猬胆汁同用,如胆槐丹(《医便》),牛胆丸(《鸡峰普济方》)。此外,用牛胆粉1份,面粉2份,共混合炒热,开水送服,每服0.9g,有清热化痰作用,可治热痰咳嗽。

现代常用于急性结膜炎,急性病毒性黄疸型肝炎,痔疮,急、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消化不良等。治消化不良,可单用牛胆粉,开水送服。

【用法用量】内服:干燥粉末0.3~0.9g;或入丸。外用:适量,取汁调涂;或点眼。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忌用,眼病非风热者不宜用。

【现代研究】含胆酸、脱氧胆酸、鹅脱氧胆酸、甘胆酸等。具有镇静,利胆,镇咳,祛痰,平喘,抗炎,抗过敏,抗癌等作用。

牛黄见《神农本草经》。为牛科动物黄牛bostaurusdomesticusgmelin或水牛bubalusbubalisl.胆囊中的结石。宰牛时从胆囊中取出。

【异名】犀黄、西黄。

【性味归经】苦、甘,凉。归心、肝经。

【功效应用】开窍豁痰:用于热病烦躁,神昏谵语,小儿急惊风,中风窍闭,痰热壅盛者,常与朱砂、山栀、黄连等同用,如牛黄清心丸(《痘疹世医心法》)、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熄风定惊:用于热甚所致之惊厥、四肢抽搐,常配伍朱砂、麝香、蝎尾等,如牛黄散(《小儿卫生总微论》)。清热解毒:用于乳痈,瘰疬,肺痈,肠痈,常与乳香、没药同用,如犀黄丸(《外科全生集》);用于火热上炎之咽喉肿痛、口舌疮疡、白喉,常与麝香、冰片、朱砂同用;用于一切痈疡肿毒,常与银花、甘草、草河车同用,如牛黄解毒丸(《保婴撮要》)。

现代常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带状疱疹、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牙龈炎、口腔溃疡、胆囊炎等。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0.15~0.3g。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