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香火无祭,账银失踪
“他们这不是开会,这是递刀!”
李洵玉手里翻着刚送来的“东堂议礼初稿”,纸上几句话直白得刺人:
【祠堂属礼,契属宗规。】
【王府田源属祖赠,不可随俗课税。】
【凡祠堂挂银地,归内规约束,外务不得查入。】
“这不是礼。”
“这是赖。”
“他们怕我们贴下一张‘祖祠商铺账’,怕贴出一片‘祭地租契册’。”
“所以赶紧封我们嘴。”
“他们嘴上说‘尊祖’,其实是怕我们扒出——祖宗早就被他们当借口用了三百年。”
“他们说我们乱政?”
“可他们拿死人收银的时候,怎么不觉得乱?”
杜世清气得跳脚:“那怎么办?!”
“他们要真定性了‘祠堂不归账’,以后咱政绩就真封手了!”
“祠堂可以吃地、收租、做买卖,咱却连榜都不能贴?”
“我们不是贴账的,我们是给他们祖宗打工的!”
李洵玉合上那份初稿,淡淡回了一句:
“他们不是想‘定性’吗?”
“那我们就——把‘礼’也贴出去。”
当天下午,政绩司贴出第一张“祠堂礼账榜”。
蓝底黑字,榜首标题就叫:
【东堂祠契租银案】
【案号:礼账·乙一】
【经政绩司查明,南越王府东堂祠契地名下共计地块十五处,合计三万一千七百亩,账面挂名为“宗祀供地”。
实际运作中,地块被用于租耕、商铺、作坊、酒坊等共计二十一处,年收租银合计一万八千六百两。
但近十年未有一笔回银入宗祠账目,无礼部备案,无祭银登记。】
【此类“宗地挂银不归账”行为,属典型“吃宗不祭”,礼不归银,契不归宗,账乱礼失。】
【政绩司建议:将宗祠挂地纳入政绩查账权范围,设“祠账勘察组”,独立备案。】
榜一贴,全场哗然。
这不是贴祠堂账。
这是——贴整个“宗法结构”。
礼部当天夜里就炸了。
尚书林序安直接冲进中书堂,声如洪钟:
“李洵玉这是要干什么?”
“他是查账的,什么时候有资格审礼了?”
“我们祖祠的地,他都敢贴?”
“那明天是不是就该去太庙查香火银?后天就进国子监翻学宫账?”
“再下一步,他是不是连陛下的玉册都要查?”
“陛下要是再不管——他就要变成这王朝的法了!”
那天夜里,昭阳殿收到了七封折子。
礼部三封、太常两封、国子监一封、还有一封匿名。
内容不复杂:
要求政绩司立即撤下“祠堂礼账榜”;
要求陛下设定“礼账边界”;
要求共理印不得再用于涉及“宗规”类账目。
这是赤裸裸的制度拦刀。
杜世清把折子摔在桌上,咬牙道:
“大人,他们这回是动真格的了。”
“这不是怕我们查地,是怕我们——进太常。”
“再让我们贴下去,礼就不再是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