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缰绳 - 寒门国舅 - 天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寒门国舅 >

第831章缰绳

第831章缰绳

二人落座后,李荣赶紧把朝会上御史言官对王越的攻击,还有皇帝对王越的行为表达不满之事,如实跟张峦说了。

张峦不解地问道:“陛下认为,王威宁领兵出塞,兵锋直抵黄河南岸,有住牧河套之举,非常过分吗?难道固守不出,维持旧状,才是合格的三边总制?”

李荣摇头道:“咱家不是这意思。陛下认为,河套迟早是要置城的,但并不是现在,眼下最重要的是备战,而非无端生出变故来。”

“那有没有可能……”

张峦试着进行分析,“王威宁此举,是在掩人耳目?或者说他在扰乱鞑靼人视听,让鞑靼人觉得,他只是想带兵把河套之地占下来,长期经营,并没有彻底荡平草原的打算?”

李荣摇头苦笑:“会吗?本来双方相安无事,如今一方却打破长期形成的默契,进兵河套,令鞑靼人如芒在背……就这样鞑靼人还会掉以轻心?”

对张峦说的这一点,李荣实在不敢苟同。

你张峦要替你亲手推荐上位的王越说话,这能理解,但你睁着眼睛说瞎话就让人难以接受了。

王越进驻河套地区,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根本就不是积极认真备战的作派,更像是提前对外夷发起挑衅,既惹怒朝中反对出兵的大臣,又让鞑靼人提前有所警觉。

你张峦居然认为这是王越施展的障眼法?有把自己巴掌狠狠糊到敌人脸上,还强说这是让敌人掉以轻心的举动?

张峦道:“反正我是如此认为的……以王威宁治军之严谨,还有多年带兵的经验,料想不会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

“如今河套地区并没有多少草原部族进驻,鞑靼人目前也没有直接侵占河套的打算,朝廷派出兵马站个坑,有何不妥?”

“这……”

李荣一时间不知该如何解释。

毕竟谁都不是王越肚子里的蛔虫,在王越自己不说明意图的情况下,别人只能靠蒙。

正如王越此举就像是在意气用事一般,谁知道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甚至连皇帝都觉得,王越闹出的动静太大,没伤鞑靼人分毫,却先把自己在朝中的反对派给得罪了个遍……

这不是惹事生非是什么?

仔细想想,王越这么做确实没什么大的意义,除非如张峦所说,他是在下一盘旁人参不透的大棋。

张峦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朝廷派了王越前去统兵,且这个人的恶名在草原上广为传播,能止小儿夜哭,他做点儿彰显进取心之事,不是顺理成章的么?

“刚开始的时候鞑靼人肯定会一阵恐慌,但仔细打听过后却认为王威宁不过如此,日子久了更会认为他只是在做无用功,甚至是意气之争,慢慢就会放松警惕……我想这没什么不好。”

李荣琢磨了一下,问道:“所以……这就是国丈爷的意见?咱家要如此跟陛下回话吗?”

“李公公啊,咱都是老熟人了。”张峦苦口婆心地道,“你对我们家的情况,应该很了解吧?

“吾儿都去西北有一段时间了,相信他会跟王威宁之间做一番筹谋……咱们与其在这里揣测王威宁的目的,为何不等他自己上报呢?”

李荣不以为然:“人家都带兵出塞去了,如今大军正在黄河南岸驻扎,民夫也准备修筑堡垒,这会儿似乎不能指望他会上报什么。”

张峦冷笑不已,道:“若王越做事刚愎自用,甚至不听从朝廷调遣,不遵陛下旨意,那要他去西北作甚?”

此话说得非常不客气,就像王越这样铁骨铮铮的当世名将,只是张峦手中随时都可以丢弃的棋子一般。

乍一听来,会让李荣觉得,你张来瞻简直是自不量力,连这话都敢说?

人家王威宁会鸟你?

但仔细想想,却又觉得这话非常有道理。

本来王越回朝,甚至当上三边总制,全靠张家父子在皇帝面前举荐,如果王越非要作死单干,为他自己博取功名,丝毫也不顾张家父子的指点,那结果就是王越无论是否有功,都会面临被撤换的命运。

你落罪,领导救你,让你有机会戴罪立功,结果你跳过领导自己跑去挣表现,如同断线的风筝一般失去控制,就这样还想让别人保你?

张峦道:“我也是从李公公口中方才得知此事,所以不知道王威宁究竟在作甚。李公公尽管跟陛下说,我这边……没什么主意可提供。

“陛下要降旨训斥,或是要如何,一切都按照规矩来便可。既不用给我面子,也无须给王威宁面子……他本就是正常前去履职,难道朝廷还得哄着他不成?”

“对。”

李荣听到这里,总算是松了口大气。

心说,朝中人都以为,王威宁跟张家父子好得穿同一条裤子。

现在我才看明白,原来人家张家父子不过是想利用一下王越这把快刀,扫除外夷对朝廷的威胁,并没有说让王越成为其心腹。

或正因为如此,王越也没有把自己当成张家门人,做事仍旧刚愎自用,甚至有点儿居功自傲的意思……

那就你活该……以后朝中没人替你说话,连陛下都认为你行事太过冒失,那就要让你长长教训!

“咱家先回去了。”

李荣明白这一点后,浑身轻松,笑着站了起来,拱手道,“打扰到张先生休养,乃咱家的过错。”

张峦跟着站起还礼:“这怎能怪到李公公头上?怪就怪那王威宁,没事总找麻烦!满朝文武,就他一个人会打仗?

“再者说了,这是陛下让来问的,还劳烦李公公你来回奔走!这次无空暇,等下一次,一定要与你共饮。”

李荣笑了笑道:“内臣和外臣间,还是少见面为好,免得被人误会。多谢张先生的好意。告辞!”

……

……

等李荣带着张峦的意思,回宫把事跟朱祐樘一说。

朱祐樘皱眉道:“这事连岳父都不知情?进兵河套,似乎的确写在王越进献的军务策中,但朕也提前说过,要他安心备战,等待新军抵达便可。如今朝廷粮草补给等都还没准备妥当,他就想一步登天?”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