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和亲? - 大唐:开局截胡杨玉环 - 子率以正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31章和亲?

“吐蕃两年前虽在喀拉山口损兵折将,然其国力未损根本,高原天险依旧是其屏障。”

李林甫捻着胡须,眼中精光闪动,缓缓道:“此时遣其大论亲至,无非两种可能。”

“其一,见大食新败于殿下之手,献金割地,元气大伤,而我西域声威日隆,故来示好,欲暂缓兵锋。”

他顿了顿,声音转冷:“其二,见我西域正值革新之际,军民俱疲于农事,兵力分散,欲借此良机,试探我西域之虚实。”

听完李林甫的分析,李琚不禁下意识颔首,随即微微蹙起眉头。

因为这两种可能,于现今的西域而言,都算不上好事。

如今的西域,需要的是稳定,是持续的积蓄力量。

而吐蕃的到来,不论是修好,亦或者交恶,都必将打断西域现在发展的节奏。

那样的局面,不是他愿意看见的。

“吐蕃人倒是会挑时候。”

他皱起眉头,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李林甫正手捋须,缓缓摇头道:“该来的挡不住,总归吐蕃使节才到于阗城外,距离龟兹至少还有一月路程,且先随他吧,眼下还是西域的事要紧。”

李琚想了想,倒也是这个理。

固然心里还是有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倒也没有继续开口。

而李林甫,则是干脆将此事直接抛之脑后,继续忙碌起来。

见状,李琚也懒得多想,凑到封常清身侧,接着开始规划葱岭防务。

.......

.......

只是李林甫和李琚都没想到,吐蕃使者来的速度,竟然比两人预想之中的,快了整整一倍。

在李林甫的预料之中,吐蕃使者怎么也需要一个月左右,才能从于阗走到龟兹。

但事实是,莽布支仅仅只用了半个月时间,就已经抵达了龟兹城外。

于是,毫无准备的二人,便只能在城外农田里大眼瞪着小眼。

但别人毕竟已经到了,两人也不好晾着。

所以惊愕片刻,二人还是调整好了状态,准备见一见这位只花了半个月时间,便从于阗一路狂奔到龟兹的吐蕃大相。

当二人回到城中,换上一身干净的衣裳,来到龟兹都护府正堂时,门外也传来了莽布支的求见声。

“吐蕃大论莽布支,奉赞普之命,求见殿下!”

李琚和李林甫各自落座,调整好了状态。

李琚这才对着门外轻声道:“宣。”

随着宣见声传出礼厅,门外也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

紧接着,一名身着华丽吐蕃锦袍、头戴高冠、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在两名吐蕃武士的护卫下进了礼厅。

男子面色沉静,眼神锐利。

目光先是扫过堂上众人,这才落在主位的李琚身上。

随即,他不卑不亢地躬身行了一个吐蕃礼节。

“吐蕃大论莽布支,奉我主赤德祖赞赞普之命,特来拜会大唐光王殿下。”

莽布支的汉话字正腔圆,显然下过苦功。

“大论远来辛苦。”

李琚微微颔首,语气平淡无波道:“赐座。”

亲卫搬来一个锦墩。莽布支坦然坐下。

随即开门见山道:“殿下英武,威震西域。去岁于怛罗斯大败大食,迫其献金割地,此等赫赫武功,在下便是远在逻些(拉萨),亦如雷贯耳。我主赞普闻之,亦深表钦佩。”

“大相过誉了!”

李琚摇摇头,并未被莽布支的彩虹屁激励到。

毕竟,拍马屁这种事情,也得看人。

而莽布支捧了李琚一句后,脸上便浮现一抹苦笑。

旋即话锋一转道:“然,殿下之功业,于我吐蕃而言,却掺杂血泪。

前年,殿下于于阗城外,阵斩我吐蕃大将尚野息,后又于喀拉山口,大败我吐蕃名帅达扎路恭,致使我吐蕃勇士折损无数,言及此败,时至今日,我吐蕃上下,依旧刻骨铭心啊!”

他脸色沉痛,语气中带着感慨,仿佛当初是西域做错了一般。

李琚闻言,则面色不改,目光平静地看向莽布支问道:“所以,大相此番,是来问罪的?”

莽布支对上李琚那深不见底的眼神,不禁心头莫名一凛。

这位年轻王爷的平静,远超他的预料。

他忙深吸一口气,摇头道:“殿下言重了,不敢言问罪。我吐蕃与大唐,本为甥舅之邦,理应和睦。前番冲突,实乃受人蒙蔽挑唆,铸成大错。我主赞普每每思及,皆忍不住痛心疾首。”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