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静候卿再来(2)
话说天道无常,那是真</p>
毕竟天道若按赏善罚恶的常规,凭他路望舒这般阴狠无良之徒,死后不坠十八层阿鼻地狱已说不过去,竟还给了他一次重生机会,这根本莫名其妙、毫无道理,所以绝对是无常无误</p>
再说这天道酬勤嘛,那也是真</p>
重生之人自是要稳抓先机,善用所知所学,既然心中已有定见,路望舒在还被关在密不透风的小屋里静养时,已开始耙梳脑中所记得之事</p>
屋中无纸笔可用,一切全凭他绝佳的记忆力,往脑海深处抽丝剥茧,先将几件要事发生的时日拉提出来,再依序细思琢磨</p>
上一世他尽管从鲁清田那儿习得摄魂术,亦得知那百字心诀,但实际上仅用过一回,目的是为了从掌权多年的太后甄氏手中取回传国玉玺</p>
当时弘定帝已满十五,甄太后受朝中各方压力所迫,不得不撤掉龙椅后的垂帘,令帝亲政,但她后来却用了各种借口,迟迟不肯交出传国玉玺,而弘定帝虽是帝王亦是人子,被盛朝讲究的孝道压着,当真使不出招</p>
路望舒就使过那么一回摄魂术,让甄太后当着三位顾命大臣之面,乖乖将玉玺交出,之后他就病了一场</p>
当时虽不若鲁清田诱杀东宫太子后病得那般沉重,也是大大损耗他的心神,足足躺平十日才下得了榻,之后又养了三个月才痊愈</p>
他内心清楚,这一门奇术若无内力自保,一发动便是“伤敌一万、自损七千”的局</p>
鲁清田与他皆因内力不足才遭反噬,这一次他对刀子匠们连连施术,呕血难止算是轻的了,至少重生的这条命还给他留着</p>
所以必须将内功拾回来再练</p>
摄魂术的百字心诀正是练气之法,他从眼下练起,日日精进,即便内力不能练到像江湖上成名的内家高手那样深不可测,也需得强到在施术后足可自保</p>
按内廷之规,新入宫的童监们在半年后需由内官监的侍人重新检验阉割处,且还有“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的规定</p>
所谓的“修”,就是怕小太监们阉割未净,因此每三年要看一看,每五年要查一查,如有突肉长出,就必须再以手术修割</p>
此次再入宫,以重生而完整的身躯入宫当差,他想,这一门摄魂奇术必然有许多时候要派上用场,保他过关</p>
天道无常,天道酬勤</p>
他在这无常中辛勤多年,再次从宫中最底层爬起,所以这天道啊……最终指往何方?</p>
路望舒忘记自己究竟从何时开始,对重生后的一切感到百无聊赖</p>
“督公……督公!”</p>
路望舒双眉一轩,发现长案前正立着一名青年锦衣卫,是后者将莫名神游的他唤回</p>
锦衣卫名叫赵岩,上一世受他大力提拔任锦衣卫副指挥使,这一世亦为他所用</p>
“督公是累着了吧?为了审左相甄栩为首的这件通敌大案,您都好几日没能睡上一顿饱觉”赵岩表情严肃,语气恭敬又道:“卑职明白,皇上那头催得紧,却不把案子分交给三法司衙门审理,是怕甄栩为相多年,朝中上下多有故旧,皇上信不过三法司那群文官,这才需督公亲自出马”</p>
略顿,他抱拳一礼,“虽是劳烦了督公,不过说大实话,有您坐镇在这儿,咱们锦衣卫审起那些涉案高官,下手时底气就更足了”</p>
传进路望舒耳中的呼疼叫喊已非当初关在蚕室中的那些被阉割者,此刻这一阵阵的呼痛更为凄厉,尖叫着、哀号着,并非一刀划下便完了,而是一刀又一刀凌迟</p>
四周飘着血腥味,夹杂着烙铁烙在皮肤上的焦味儿,像还有屎尿齐下的腥臭,这些气味混作一团绝不好闻,路望舒却觉熟悉,甚至心定,要不他不会呆坐到出神</p>
这里是锦衣卫宫外处大牢</p>
上一世,他在宫中打滚近十八载才攀上内廷正一品之位,这一世他仅花了十三年便达成</p>
二十五岁那年,他就已受封为内廷总领事提督太监,掌锦衣卫这一帮天子亲兵,如今三年过去,他二十有八,重生在这世上也已度过一十六个年头</p>
说实在他活得很好,如鱼得水,善用每一次机会,只是那种胸中空落落、彷佛无处落脚的疲惫虚乏感却日渐严重</p>
朝赵岩扯唇一勾,凤目里倒不见笑意,路望舒坐直身躯边淡然问道:“审到哪儿了?”</p>
“除左相甄栩外,其余涉案之人皆已画押”迅速上报</p>
路望舒点点头“原来还差咱们的左相大人吗……可有上刑?”</p>
“尚未用刑”</p>
“好”再次颔首,他表情变得愉悦了些,好似百无聊赖中终于寻到一点趣事能做</p>
“那就留给本督亲审”</p>
外戚、宦官、清流一派,内廷与朝堂上的角力大致分成这三股势力,路望舒两世皆为宦官之首,上一世贪权是为自己争一口气,使尽力气想活得舒心畅意,这一世贪权的理由更简单粗暴,就为等一个人,在权力场中,他分际拿捏得好,他是贪权、弄权没错,但绝不乱权</p>
所以重生后即便面对的是上一世害了他性命的后党外戚,他并未恨之入骨、非要对方全族尽灭才痛快</p>
他只是想把可能形成的威胁拔除掉,因此先下手为强</p>
以往有所耳闻,甄氏一族与盛朝西关外的硕纥国私下有些往来,但仅限在寻常的皮毛货料、高原药材,再严重些也不过是牛羊牲口的生意,且与硕纥国接触之人是甄氏大族中一支不起眼的旁支,上一世路望舒没去踩这个,是觉得此事就算爆开,也难以撼动太后一党的势力</p>
而这一次会挑起此事,事情还闹大了,一开始根本想像不到</p>
他这个人人口中的“阉党奸首”只是被外戚们闹烦了,想以这件不怎么有力的事儿让对方安静些,能消停个十天、半个月的那也很好,未料顺藤模瓜、一模再模,最后竟扯出左相甄栩通敌的事证</p>
那是一封甄栩的亲笔书信,随着甄氏旁支儿郎的走私商队出西关、越牧马河,交到硕纥国那边的接头人手中,辗转再送至硕纥大王面前</p>
路望舒派出的人马乔装入敌境,成功将信拦截,亦活逮了甄氏旁支那位领队走私兼送信的小爷</p>
甄栩的那封亲笔信,不过短短几句,所提之事却是骇人惊闻</p>
当时硕纥的虎狼军时扰西关,盛朝的边防勉强还能撑持,全赖西关军与当地屯民们同心协力,才能一次次阻敌于外</p>
之后朝中主和派势力擡头,朝廷决定与硕纥国重订和平契约,遂遣左都御史出使硕纥国</p>
而在那封欲送至硕纥大王手中的密信里,左相甄栩许以重利,只要硕纥能让左都御史“意外”命丧出使途中,在往后两国的和谈契约中,必保硕纥能得更大好处</p>
甄栩与左都御史互为政敌,后者又是朝中清流一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此案一出,朝野震惊</p>
这一边,见督公大人起身往外走,赵岩连忙快步跟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