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逢
重逢
充城人有人投诚显然是在萧屹川意料之中的,当充城的东城门、北城门被人打开的时候,萧屹川早就提前做好了准备,亲自带领了先锋军冲进了城内。
充城内留守赵军的士气十分低迷,并未对萧屹川等人的到来感到意外,甚至是有些期盼萧屹川能结束这样难熬的守城日子。
他们大部分都没有走出营房,当值的守兵也鲜少有抵抗的,麻木地看着兴蜀军的兵马从眼前疾驰过去。
当萧屹川冲到郑赳雄营房的时候,郑赳雄和他副将的脑袋已经被好些个平日里被欺压狠了的小兵合力砍掉。
小兵捧着郑赳雄和其副将的项上人头,跪在萧屹川面前,脸上的血和泪混在一起。
慕子介还不适应这样的场面,微微皱眉。
萧屹川无甚反应,撩开人头散落的头发,确定是郑赳雄本人没错。
这时,捧着人头的年轻兵将道:“萧大将军,郑赳雄暴戾多疑,手下不知害死了多少无辜兵将!赵君残暴不仁,赵国百姓们一直活在水深火热里,我等愿投诚,求将军斩杀赵君,解救我们赵国的无辜百姓!”
萧屹川这才仔细看向他,发觉这人虽然年轻,却谈吐不俗,看起来并不像什么普通的小兵。
“你是……”
“我叫赵景峘,是赵君远亲的侄子,可我与他并无叔侄情谊,当年他为了皇位,蓄意害死我父亲,为了躲开他的迫害,我才化名投身军中避祸。”
话说至此,萧屹川与慕子介对视一眼,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想要赵君的命并不缺理由,但眼下却意外碰到了最好的一个。
萧屹川:“原是如此,赵公子快起来说话。”
赵景峘抱拳:“大将军不答应,我、我就不起来!”
慕子介扶起他道:“赵君贪婪残暴,不仅觊觎我蜀国国境,还残害赵国百姓,你愿匡扶赵国社稷,解救百姓于水火,正与我如出一辙,眼下又岂有不帮之理呢。”
如此,充城城破,萧屹川不仅以极少的损失夺回充城,赵景峘也成为了投诚五万赵君的新将领,打算与萧屹川、慕子介合兵南下。
夺回城池的夺回城池,拨乱反正的拨乱反正,一切名正言顺。
萧屹川充城大获全胜的消息派人传给慕玉婵,而在动身去往宁城的之前,也收到了上次家书慕玉婵的回信。
夜色寂寥,萧屹川与慕子介已经与兴蜀军入了充城,打算修养一夜就立即南下出发。
十二月中旬,正值最冷的时候,窗外的寒风吹得窗户发出轻微的细响。
屋子里的炭火噼啪地燃着,萧屹川解下大氅,与灯下展平慕玉婵的回信。
萧屹川粗粝的拇指指腹抚过信纸上娟秀的字体,似乎还能感觉到她身上的余温。
信上说,她已经将送来的那七个女子安顿好了,等萧屹川打完仗,夺回最后一城后,到时候南下去往蜀国都城的时候顺路将那几个女子复送回老家。
又说这几日天冷,到了夜里刚进被窝的时候总觉着锦被贴着皮肤发凉。晨操并没有天气变冷而停下,虽然也有操练,但她就是不想起床。明珠和仙露不敢对她“用强”,有两次都被她成功赖在被窝里躲了过去。她说,再冷冷,就不算练什么晨操了。
字里行间中,慕玉婵从未提及一次“想他”,却似乎句句都在说,她想他,她想他早点回来。
萧屹川淡然的勾着唇角,面容柔和,直至合上信纸,看向南边的宁城方向时,噙在嘴角的一抹笑才渐渐消失。
充城到宁城不过一百多里,大军急行下来要三四日。
眼下已经是十二月十,就算明早立即出发,等到宁城,最快也要十二月十三晚上了。
如此算来,还有半个月就新年了,他不想慕玉婵孤零零地一个人过年。
萧屹川铺开舆图,仔细观察了会儿,叫来了慕子介、赵景峘和几个将领。
他指着舆图一处对慕子介道:“明日一早,你与赵公子率领八万赵军去往这处,我另带五千骑兵急行军去往宁城,剩下的军,留守在此。”
赵景峘看着萧屹川手点的位置,那处名叫驼峰关,蜀君大军若想从宁城回赵地,必经此地:“将军的意思是,赵君要跑?”
“赵君抢占的四城丢了三个,他现在除了跑,没有别的退路,况且他不是一个死守宁城之人。他现在手里还有十二万大军,回赵地从长计议,是唯一的选择。”
赵景峘明了地点点头。
慕子介连忙道:“你只带五千骑兵,怎么攻城?”
萧屹川:“蜀山王没有私兵,只有百十个亲军。赵君贪生怕死,就连达城都只舍得留下一千个老弱兵将拖延时间,又怎么舍得给蜀山王留下自己的强兵强将?”
关心则乱,萧屹川刚一开口,慕子介便想通了这点,父皇待蜀山王宽宥不假,但一直知道皇叔与他不一心,所以严格控制了皇叔的兵权。
蜀国显然没有皇叔能藏身之地,所以皇叔要么与赵君一起逃,要么只能留在宁城负隅顽抗。萧屹川只带五千骑兵,足够。
慕子介又道:“可现在我们带兵过去会不会太晚了点儿,今日的消息传道宁城定要比我们大军过去快。况且,我们只有八万人,赵君手里还剩下十二万。若真打起来……”
萧屹川却笑了:“谁说我们只有八万?你们要做的,就是在驼峰关堵住他的退路。”
·
次日一早,大军兵分两路离开充城,慕子介与赵景峘去往驼峰关,萧屹川则率领五千骑兵出发南下去往宁城。
意料中的,在萧屹川抵达宁城前,赵君果然已经跑了。
充城失守,赵君得知守城的五万人马拥护了一个远亲侄子,打着匡扶社稷的旗号,要对他拨乱反正后,心里是又气又怕。
赵君眼下还哪里有什么心思惦记蜀国的境地,恨不得背生双翼,立刻飞回赵国去稳定大局去。
蜀山王劝他死守宁城,之后再寻机会逃走还有一线生机,赵君也没听进去。
“若不是听信了你这个瘸子的话,我能有今天的境地吗!”
蜀山王只望着墙上悬挂的中原舆图,视线冷漠地落在驼峰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