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继续战斗
见城门打开,敌军如潮水般涌入,明军士兵顿时慌了阵脚。加之,此时刘策让心腹在军中大喊:“朱国斌以死,尔等速速投降,早降者赏,晚降或不降者杀。”
此言一出,明军就是大乱,因为,有人四下寻找,确实不见朱国斌,看来,此言非虚,到此有些人就动摇了。开始有人放下了兵器,这一举动像是会传染,片刻功夫,选择放下兵器的人越来越多。就在此刻,一名将领带着身后的一群士兵,率先杀出。一边挥刀杀敌,一边大喊道:“死也不能做汉奸,弟兄们,杀一个够本,杀两个我们就赚了。”
行动上的激励,永远是大于言语的呐喊,众人见冲在最前面的不是别人,是平时朱国斌最器重的副将王明臣。见此光景,原本丢弃兵器的士兵,有不少人已经重新拾起兵刃,自觉的加入战斗。原本,以为可以兵不血刃进长城的皇太极,此刻万万没料到,转眼间的和平接受,就变成了一场巷战。此刻,他真想把刘策抓过来,一刀给剁了。可是,他明白杀刘策,现在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了。
巷战嘛!没别的,就是肉搏,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此刻弓箭火炮,已经完全失去了作用。因为在城内打仗,战马也成了累赘,很多八旗和蒙古士兵,都已经放弃了战马,下马徒步作战了。一时之间,龙井关内杀声震天。
龙井关是一座标准化的军事堡垒,关内有敌楼、箭楼、烽火台、瓮城、地下有粮库、武器库,就这样龙井关的守军们,在城门洞开,敌军涌入的情况下,做着最后的抵抗。战斗越来越艰难,敌人的数量是守军的十倍有余,守军们只能依仗地利建和筑物与敌人周旋。
但敌兵却杀越多,有不少人已经放弃抵抗,重新选择投降了。看着身边的战友越来越少,一边虎吼着激励士气,一边叫来自己的几个心腹吩咐道:“对了,朱将军一直没出现,恐怕是朕遭到了毒手,你们赶紧趁乱保护夫人和小姐出南关去蓟州,告诉孙传庭大人,就说狗日的刘策叛变了,他害死了朱将军,打开了龙井关,投降了皇太极。”
“还有,告诉孙传庭大人,龙井关已失,万不可再派兵驰援,建奴鞑子最擅长围点打援。你们走后,我会尽力拖延建奴兵,一是给你们逃跑争取时间,二是如果能坚持到天黑,我就设法把大炮毁了。这些大炮都是宝贝呀!有些还是朝廷新筑造的,万不可落到建奴鞑子的手里。好了,你们快去寻找夫人和小姐,尽速护其离开。”
“将军还是你走吧!你是家里的独子呀!你老母亲还在蓟州呢!我们家有哥五个,死我一个也没啥。”一个叫段林的游击说道。随后,围拢在王明臣的身边的十几名士兵,一起劝道:“将军还是您走吧!我等留下拖延建奴,将军放心,我等一定战到最后一个人。”
“光战到最后一个人有什么用?就算我们一万多弟兄都舍在这,今日龙井关也保不住了。关键要把大炮毁掉,我估计建奴打下龙井关后,一定会攻打蓟州和遵化,咱不能把大炮留下,不能让自己的弟兄挨自己的炮炸。别争了快走,要不谁也走不掉了。”
“其实,想毁掉大炮也不用等到天黑。现在,还不到中午,我们的人越大越少,要坚持到天黑根本就不可能。”一个叫小多子的士兵说道,众人听后一片默然。小多子见众人都不说话,于是,继续说道:“我是炮兵你们忘了?大炮离不开炮弹和火药,没了炮弹和火药,大炮屁用也没有。我们与其毁大炮,还不如直接把地下的武器库、火药库、还有粮库都给它炸了,地下的火药库只要一爆炸,别说大炮了,就连龙井关恐怕都没有了。”
“对呀!小多子还是你脑子好使,一旦龙井关发现爆炸,蓟州和遵化城就都知道龙井关已经失守,不会再派援兵来了,那样,建奴围点打援的计划就落空了。还有,我们毁了大炮、火药、粮草军械、建奴就得不到补给,必然不能久持。”
“好说干就干,现在你们几个先去找夫人和小姐,uU看书 找到后立即出南关投蓟州而去,小多子你带几个人去布置火药,准备随时引爆,我继续带领弟兄们抵抗,为你们争取时间。最多一个时辰,火药必须埋好,夫人和小姐也必须找到,一个时辰之后我们南关汇合。好!现在都去分头准备吧!”
王明臣的亲兵在朱国斌书屋里找到了朱夫人,此时朱小姐正穿着盔甲,全副武装的,守护在母亲身边。初听到书屋外面传来的脚步声,还以为是建奴打进来了,朱小姐立刻握紧刀柄,闪在门后,就在书房门被打开的一瞬间,朱小姐手起刀落。幸好王明臣的亲兵,个个都是沙场百战之人,电光火石之间,只见那名士兵,先是一个贴地翻滚,随即一个格挡,一套动作下来如行云流水。此时,朱小姐也看清了士兵的衣甲,随即收手慌忙撤刀。
“小姐可算找到你了,夫人呢?”话音未落,朱夫人从屏风后面快步而去。大声说道:“二喜怎么是你?关上如何了?我家老爷呢?”面对朱夫人接连的询问,那名叫二喜的士兵没有答话,只是冲着屋外喊道:“夫人和小姐找到了,走,我们往南关撤退。”随即当先夺门而出。朱小姐见状,便护着母亲紧随其中,接着,院中的一群满身带伤的士兵围拢了过来,护着夫人小姐赶去南关。
他们一路急行,来到南关时,朱夫人已经累的气喘吁吁,朱小姐也累的娇喘连连。为首的那名叫喜子的士兵见状,急道:“这样可不行,最好能弄辆马车,这样走到蓟州,就算没有建奴追兵,夫人也受不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