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魏聪的坚持
许多时候,战略是对的,不代表你能成功。魏聪在很早之前就定下了学习新加坡的战略规划,依靠低廉快捷的收费,已经让几乎所有的商家选择了金银岭,每天过路费按预期达到了日营收3两的理论高点。第一步计划完美实现,现在魏聪却一点高兴不起来。
金银岭日收入3两银子,落到魏聪手里的钱为2250文,但是支出呢?魏聪现有手下150余人,每天吃米就得1500文,神卫和赤军每天10文的薪水,刚好把这笔钱消耗的干干净净。要不是先前打劫了15000斤粮食,魏聪还得倒贴银子出去。五女的回归给他带回了50两银子,反而是魏聪最后的家底了。
魏聪很沮丧,自己穿越过来就是穷光蛋,努力来努力去,怎么就绕了一大圈,又跑回去了呢?甚至比刚穿过来还惨点,那会儿房子和地还能卖60两呢,现在自己还真拿不出60两。就好像他前世打工时,攒了10万块钱以后,余额就再也跳不上去了。
对于眼前的困境,魏聪早有预料,但是并没有太好的解决方案。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走一步看十步,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有那本事。能力不足时,看得越远可能错的越离谱。所以魏聪早先准备的方案是“车到山前必有路”。只要占据了商路,还怕没有插手生意的机会?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他就没做过生意,又哪里知道从哪入手?无论前世还是今生都没做生意的经验!前世一直老老实实打工赚点工资,这辈子跳脱一点,也只是装神弄鬼搞了点钱。在努力了两个月后,还是没看到什么商机。魏聪发动大家头脑风暴了一下,发现没一个靠谱的。或许是自己不太清醒,他们就是一群乞丐,有做生意的本事会当上乞丐?
槿花寨的祭司已经不止一次的找过魏聪,魏聪当初给他描绘的蓝图是过路费是小头,参与到商人的贸易中才能赚钱,按照约定,槿花寨在金银岭收费站也常驻了23人,魏聪当初的理由是双方出相同的人,现在祭司每天收入750文过路费,这点钱不够全寨子分的啊。眼看生意收益遥遥无期,祭司提出了涨过路费,双方收入也能多点。
祭司的提议,魏聪当然也想过,甚至魏聪想的更早。祭司只是觉得赚得钱不够分,魏聪可是入不敷出,究竟谁更着急,一目了然。可是魏聪最终还是拒绝了这个提议。
魏聪曾听收破烂的人说过,他们从不会捡破烂。收破烂那是商人,捡破烂那是拾荒者。商人一旦捡了破烂,他们就退化成拾荒者了。商人的思维应该想得是如何把生意做到更大,拾荒者的思维是怎么捡到更多饮料瓶子。一个商人想着去哪能捡到更多饮料瓶子,生意能做大吗?
同理,魏聪的战略方向是对的,既然一开始就希望插手到商业中去,打不开局面就想办法去打开局面!今天日子困难就涨了过路费,明天遇到困难怎么办?难道天天涨过路费?那和山匪有啥区别?
大道理再多,换不了饭吃。安抚合作伙伴的情绪还是必要的。魏聪许诺免费帮槿花寨炼铜才终于打发了祭司。槿花寨附近的山林中其实还有一些孔雀石,不过数量零散,以前又卖不上价,槿花寨才对其不感兴趣。上次见魏聪有法子炼铜,他们早打过这主意了。
也就是魏聪和寨主打交道不多,不然他会知道槿花寨最难缠的不是祭司而且寨主。寨主早算过魏聪的开支情况,他甚至先于魏聪算出魏聪会有财务危机,当然也知道魏聪不可能会涨过路费。让魏聪答应帮忙炼铜就是寨主怂恿祭司去的。论看人心,魏聪如何能和寨主以及祭司相提并论,能支撑一个日薄西山的寨子不倒本身就是本事。只可惜,他们的舞台太小了,比如此番算计魏聪,一个月又能赚几两银子呢?孔雀石毕竟不是杂草,捡一块就少一块,真要好捡,哪怕不怎么值钱,量大也是一笔收入啊。就因为不值钱且不好卖,宝库多年积累的孔雀石才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