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建国五年(一)
长春五金工具厂的张安民下班回家的时间比往常晚一点。因为他下班的路上脚蹬着自行车去追赶【一汽之光青春版】汽车了。
因为真的没见过这样的车啊,张安民内心充满了好奇,觉得不看看可惜。
看完之后就觉得更加可惜了,两千五百人民币就能买一辆呢。
一年前,自己的工资还是三十八块,后来国家开始普遍上调一级工资自己的工资也就到了四十三块了。加了整整五块钱。
虽然说物价也小幅度涨了一点,但是工资加的幅度是超过物价涨幅的,自己感觉还是很幸福的。
张安民下班回家,提溜了小半截香肠。这种产自哈尔滨的火腿肠有几种不同的规格,分别是含肉量在百分之二十五的普通火腿肠,含肉量百分之五十的精品火腿肠,和含肉量在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金牌火腿肠。
金牌火腿肠不大好买,而且价格偏贵。含肉量百分之二十五的火腿肠偶尔拿来打打牙祭挺好的。只不过这种大火腿肠一根动辄一斤,很多时候都是两个家庭合伙买一根,然后大家对半分。
当然主要是这样能比较便宜,是老百姓三不五时能消费的起的一种含肉食品。毕竟这些香肠里除了真肉外主要是淀粉,在添加一些肉类香精,吃起来也确实有一种吃肉的感觉。
张安民提着火腿肠回到家,他家是长春市刚刚集中修建的保障式住房小区。夫妻两人,以每月五元的租金租赁下四十平米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房子。听着不大,但是这是无公摊的实际面积。
所以只要好好收拾归纳,年轻夫妻住这样的房子还是挺富裕的。
房间里的摆设不多,一张用松木钉的方桌是张安民自己弄的。老婆嫌松木太多毛刺,容易刺手。张安民用砂纸打磨了两天,最后又找木工弄了些蜡把桌子封上一层蜡,到是不刺手了,看着还挺高档。
客厅里除了一张方桌和四个张安民自己做的方凳外,还有一张二手双人沙发加小茶几,花了家里三十块。
还有一个五斗柜,一个圆角柜收纳杂物。五斗柜上罩着一块花布,是他老婆弄得。家里最贵重的家用电器也在这,这是夫妻俩存了小半年的钱一起买的一台大收音机。不听的时候就用布盖着。
听之前和听完后都要用干净的毛巾擦一遍。
长春作为中国最早的大型工业城市,是中国最早开始向集中保障式住房通天然气的城市之一。全中国目前也只有少数几个东北工业城市能这么豪横。毕竟现在的北京、上海、广州都做不到这点。
所以张安民家里用的不是煤球炉烧饭,而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天然气灶。
他哼着小曲,从油壶里倒了一些豆油进锅里。
“省点,省点。一个月用一斤油就太浪费了。”张安民倒着豆油,将切好的豆腐放在锅里仔细的煎成两面金黄在用酱油一烹,撒点精盐,一道简单的红烧豆腐就做好了。
再把买来的黄瓜拍一拍,用酱油醋简单的凉拌,在配上小半截火腿肠,今儿个的晚饭就算是做好了。
从工厂食堂买来的馒头放在炉子上腾热来就齐活。
今天吃的不算多好,但是比平时是好一点。因为今天下乡的老婆就回来了。他这边做完饭呢,就听见开门声传来。
“安民,过来帮我拿一下东西!”老婆钱蕊提着一大蛇皮袋东西回来。
“哟,你这是下乡啊,还是进货啊!”张安民打趣道,接过东西一看,都是各种食物。有玉米、土豆、红薯还有粉皮,甚至还有一小袋小米。这玩意儿少见,城里粮站都不一定有卖。
“小米你放好了,你妈胃不是不好吗,这小米我特别从乡下老乡手上买来的。我央求了半天,人家也就种了一小块地的小米,是自家吃的。我好不容易买了这些,你拿去给你妈熬粥喝。那些玉米、土豆什么的能放的放着,不能放的尽快吃了。”
“那你也不用买这么多吧?”
“嗨,乡下不是便宜一点嘛。再说了,今年丰收了。复合肥产量上来了,投进农家的多了。粮食价格也就下来了不少。我饿了,饭好了吗?”
“早就好了,吃吧!”张安民让老婆先去吃饭,自己把东西归置归置。
“媳妇啊,今儿个我在路上看到一个好东西。”
“嗯?”"
“一辆汽车。”
“车有啥,长春满大街都是。”
“一汽生产的,说是两千五一辆.我寻思着,我一个月四十三块,你在农管局一个月四十块。咱们每个月都能存五十块下来。这一年六百块,五年咱家就能买辆汽车呢!”张安民把土豆放好,回到客厅看见啃着馒头吃着豆腐的老婆斜着眼看着他。
“张安民,你听听你在说啥。汽车?那是咱老百姓能开得起的?两千五,你弄清楚是卢布还是人民币了吗?”
“人民币,真的是人民币。”
“那你也别想,买什么汽车啊。咱们这点工资哪够啊。你汽车不加油啊?油费你加的起?”
“嗨,这报纸上不是写了,大庆油田都开发二期了,产油量蹭蹭的往上涨!开车多有意思啊。”
钱蕊摇摇头,自己的丈夫就是喜欢折腾。她道:“你想要买车,咱们还不如想一想要不要存钱买一台电视机。”
“嗯?”张安民疑惑
“诺,今天坐车从乡下回来的时候看到的。南京生产出咱们国家第一台电视机了!叫做金陵牌电视机,估计年底就能铺货到咱长春了。三百六十块钱一台,十一寸的黑白电视。咱们国家也要把电视台搞起来了呢!”钱蕊到是说了一个比较靠谱的东西。
相比于汽车,电视机看上去合适多了。
“你看,咱们先存钱。不是计划了后年要孩子吗?到时候你争取在调一级工资,我也争取调一级工资。孩子大点就去小区里的公立保育院。你我多存点钱,以后租也好,买也好,争取换一个大点的改善型住房。”钱蕊规划着靠谱的将来。
“你想开汽车,等把这些都解决了再说吧。”
张安民看了看报纸上金陵牌电视机的新闻,叹息一声,自己啥时候能开上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