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能再说了
355
彭家村丰收了,不仅仅是彭家村丰收了。全国大部分地区都丰收了。
1962年,极端自然气候终于收敛了。
没有在全国大面积范围内出现倒春寒把好不容易种下去的春苗冻死,也没有出现立夏了,结果来一场冰雹把长的一半的稻谷砸死。
更加没有出现一整个春天就下两场雨,导致土地都龟裂了。也没有夏天暴雨不停,把真个江坝完全冲垮的情况。
当然,极个别的自然灾害是一直都有的。比如一个省里会有波及几个县城或者一些乡镇的自然灾害,这几乎是每年都有的。但是这已经无伤大雅了。
因为在全国丰收的面前,应对这些小灾难已经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了。
安徽夏粮丰收,河南夏粮丰收,河北、山东、两湖夏粮接连传来了丰收的消息。
李锐宣传部下面的记者们如游鱼入海一样,他们游动到各个农村去深入实地的采风报道。
李锐掌管宣传部门大概也是很多官员忌惮他的地方。因为记者用的好了,其实就是一个个的侦查员一样。
尤其是李锐有心培养调查记者。那些调查记者更是很多官员的心腹大患一样。有人甚至在暗地里骂这些人就是现代的锦衣卫。
说真的,有些太看起这些调查记者了。调查记者算什么锦么衣卫,这些记者只不过是在揭露一些事实的真想罢了。
李锐在可以培养整个国家内的自查系统。官方上有康生领导的巡查小组。
在半官方上还有这些调查记者。还要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一起做到举报和检察。
目前看来这一套还是有一定威慑力的。至于会不会人走茶凉,人死政息,这都需要李锐持之以恒的努力了。
而这些撒出去的记者也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去实地考察那些地方上的官员有没有虚报谎报。
毕竟李锐是被元时空之中的放卫星给搞怕了。放卫星放的可是太离谱了。
元时空之中,毛主席回湖南探亲,看看家乡的乡亲。问家乡大队里的大队食堂都吃些什么。
大队食堂的人堂而皇之的弄来了面包。说大队食堂里给家乡的乡亲们提供面包吃。
这些人也是会造假的。为了增加自己说的话的可信度,他们没有把面包做的太精致,那种粗劣的面包更像是一种比较蓬松的烤馒头。
毛主席有些不信,问这个面包用的什么面粉。大队上说是杂粮面,一半白面一半杂面。而且没有白糖,用的是糖精调味。还说这个面包是隔三差五才有一顿,平时吃杂粮馒头和杂粮饭更多一些。但是隔两三天会改善一顿伙食。
这一套说辞下来,主席都被说的信了。回到老家后,地方上的官员上下全部串通口供,和乡亲都串通好了。一点真实情况都不能让主席知道。
后来主席是执意要去和老乡坐在一起吃饭,结果从妇女儿童那边观察出了端倪,最后才察觉出来不对劲的。
主席这么聪明的人都会被骗,李锐不觉得自己是个智慧多么超群的人,所以他觉得还是多一些人汇总情报过来才比较踏实可信。
还好,这次的丰收不是作假的,全国范围内的大丰收已经成了定局了。
感谢这十年来的工业发展,尤其是化工产业的发展吧。
江西,贵溪。
贵溪第二小学的老师黄维结束了一天的劳动。贵溪县下面也生产粮食。县里给学校都放了假,让学生们帮着家里下乡收粮。
还组织了老师跟着一起去帮忙抢收夏粮,免得在丰收的当口来一场大雨,把一季的收获给毁掉。
黄维本来年纪打了,学校里没有安排他去干活。毕竟学校里年轻老师还是有不少的。
但是黄维的死倔脾气上来了,他一定要去。这次去下乡帮着收割夏粮,也算是给黄维开了眼界。
他年轻时候也在乡下务农,中年时期因为调查军队内的贪腐问题被官场排挤,也回到老家乡村小学当老师,偶尔也种田。
他也是知道种田的,他也清楚一亩地能产出多少粮食。
所以当他看见今年的夏粮丰收时候的场景时,他都惊呆了。
因为对比反差太强烈了。前三年粮食匮乏,乡间的田地里因为缺水或水太多,都导致那些农作物看上去不够精神。
今日再见,却是看到一束束粮食作物就像是精神饱满的士兵一样。
所以即便是黄维干了三天,今天会县里的时候都累的直不起腰了,但是他还是很高兴的。
“老黄,老黄。”小学的校长金校长啪啪啪的拍门。
黄维才刚开门,金校长就笑呵呵的走了进来,他还提着不少东西。
“今天县里面批了,这三年我们教师队伍支援国家扛过灾害而扣下的物资,今年全都补发了。”
金校长示意黄维来帮忙:“你瞧瞧,你瞧瞧。米、面、油,这还有绿豆、红豆,还有白糖。全都批下来了。之前抵扣的,今年一次性都发下来了。”
金校长说不出的高兴啊,他这些天就是在跑这些事情呢。现在跑下来了,他迫不及待的找了个三轮车,给小学的老师们挨家挨户的送过去。
这三年大家都不好过,他这个校长也不好过。大家饿着肚子教书,这都是要极大的毅力支撑的。
所以今年听说组织上在考虑要把这三年抵扣的公职人员、教师队伍、医生队伍的物资一次性补发的时候,金校长就上了心了。
他要第一时间帮下面的老师们把这些东西要回来。现在终于要到了。
黄维和金校长把黄维的那份搬进黄维家中。黄维有些发愁:“这……一次性补发的东西太多了。这大米、这白面……我家中就我一个人,这要吃到什么时候啊。我吃的又少……”
黄维虽然对补发物资这件事从心里是高兴的,但是他脸上却没有显露出来,反而好似对如何处理这些物资而感到苦恼。
金校长哈哈一笑:“老黄,你听我说,你这样,你在成个家。你说你就一个人也不合适对吧。你不介意娶离异的吧。我老婆和我说,她们厂里有个大姐,四十多了。因为不能生育所以和丈夫离婚了,也一直单身。你看看怎么样,你要是觉得合适,我安排你们见面,要是可以处,你们就把证给领……哎呀,老黄你干嘛去?我话还没说完呢。”
“我有事!先走了!”黄维没等金校长说完,扛着一袋五十斤的大米就出门了。
不能在让金校长说下去了,再说下去自己就该请他和喜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