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学习催眠术就是这么简单(一)
第一章 实施催眠必须了解的8个问题
哪些人可以成为催眠师
谁都可以成为催眠师吗?成为催眠师需要怎样的条件呢?催眠师应当具备哪些素质呢?这些都是人们常常问到的问题。的确,催眠活动能否取得成功,能否产生良好的“催眠效果”,关键在于催眠师的素质和催眠技术的高低,除了这些条件以外,催眠师的性格、形象、表情、声音等方面也很重要。
要想成为催眠师,不一定必须具备特定的条件,但是如果具备了下面的条件,将更有利于成为优秀的催眠师。
拥有自信
有的人对于自己所要讲的话始终抱着十分的信心,即使在道理上有些靠不住,有时还显得有些牵强附会,但是他们也尽力使别人去相信自己的话,有时候他们武断的措辞会使人产生强加于人的感觉。这种类型的人,可以被认为是过分自信型,在实施催眠术时,他们往往能够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被催眠者进行有说服力的诱导暗示。没有自信的语言表达会使对方产生不信任,甚至成为影响对方进入催眠状态的障碍。所以,催眠师的自信是引导受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
形象良好,身体健康
催眠师的形象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只有给人一种形象良好、身体健康、积极向上的感觉才能让受催眠者更加信任,所以催眠师本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和身体健康问题,应该做到衣着整洁、仪容端庄。另外,在催眠术的施术过程中,催眠师需要长久地付出身心上的努力,所以一定要有健康的身体才能胜任催眠师的工作。为了保护受催眠者的安全,催眠师也不能有传染病。
表情温和,具有人情味
令人产生畏惧感、压迫感的表情,往往会使被催眠者产生警戒心和自卫心,难以进入催眠状态。人的相貌虽然不能改变,但是表情是可以改变的。因此,表情生硬的人和表情严厉甚至凶恶的人应该尽量注意做出温和的表情来。毕竟一个面带微笑的人和一个目无表情的人相比,人们比较愿意接受看起来较和善的那一位。
声音为低音质且具有浑厚感
大部分学者认为,低音质而有浑厚感的声音对催眠暗示有利。但这并非决定性的因素,有的人虽然音质高亢,但是作为催眠师,并不一定就比低音的人差。
哪些人能被催眠
所有的人都能接受催眠吗?上面我们曾经简单提到过,只要一个人是正常的,就能够被催眠。而关键在于催眠时间的长短有不同,加之催眠敏感度的不同,也就使得接受催眠术的人所取得的效果不尽相同。就是说只要你是正常的,你就可以被催眠,但是能否取得良好的催眠效果,达到最佳的治疗状态,则取决于受催眠者是否符合以下的条件。
精神状态
如果一个人精神状态比较好的话,会有利于沟通与交流,而注意力难以集中或是有明显精神病态的人,被催眠所花费的时间要长一些。另外,在催眠过程中有意识障碍的人,被催眠的难度则更大一些,花费的时间也要更长一些,所以对催眠师耐心的考验也会更大一些。
催眠敏感度
催眠敏感度决定着受催眠者的被催眠能力,以及获得某种催眠状态的能力。实验证明,催眠敏感度过低者不适宜接受催眠,催眠效果不明显。催眠敏感度越高的人越能快速地进入催眠状态,而感受性偏低的人必须要进行反复、长时间的诱导暗示才能进入催眠状态。
年龄要求
通常情况下,年龄越大,就越不容易进入催眠状态。在伦敦进行的一项相关的调查发现,7~14岁的儿童催眠敏感度比较高,在这一年龄阶段中,他们的催眠敏感度常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然后维持在某一最高水平上。40岁以上的人催眠敏感度就比较低,年龄越往后就越难进入较深的催眠状态。此外,人的心理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会发生变化,因此,催眠敏感度的变化也可能受到心理变化的影响。如果受催眠者心理上十分信任催眠师,也较容易进入理想的催眠状态。
性别
相对而言,女性往往比较感性,男性则比较理性,所以女性的催眠敏感度要普遍高于男性。女性在性格特征方面也是比较突出的,所以进入催眠也就比较快。
心理因素
催眠师应该注意在对被催眠者进行暗示之前营造一个融洽、轻松的心理氛围。患有心理疾病的人,严重的偏执狂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患者、脑器质性精神疾病伴有意识障碍的患者,以及对于催眠有严重恐惧心理的患者等,是不适合被催眠的。这些患者在催眠状态下可能导致病情恶化或诱发幻觉妄想,有的还会引发思维混乱,如果强制进行治疗的话,则可能加重症状。
智商要求
催眠术是以心理暗示为基础的,在这个基础上就要求受催眠者一定要能听懂暗示,如果受催眠者的智力发展比较迟钝,那就难以理解、领会、遵循催眠师的要求,也就无法接受暗示。通常来讲,智商低于20的人是无法理解催眠暗示语的,所以也就不适合接受催眠方面的治疗。
生理健康
催眠术的实施对人的生理健康也有一定的要求,重度感冒、发高烧、腹泻、瘙痒性皮肤病患者以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动脉硬化等)的人是不适宜接受催眠术的。这些患有严重生理疾病的患者,通常注意力不能集中或者精力不够,不适宜接受催眠。
在哪儿可以被催眠
催眠是不是在哪儿都可以进行呢?当然不是,催眠需要专门的房间。如果有设备齐全的催眠室,当然是最好不过了,但是一般情况下,这样的条件是难以具备的。那么,就需要尽量利用普通的房间,开辟出一个类似于催眠室的专门房间来进行。
实施催眠术需要专门的房间
房屋的大小。房间太大了,会使人有精神散漫和空虚的感觉,容易使人分散注意力,而太小的话,又容易使被催眠者产生一种压迫感。一般来说,10平方米左右是最为合适的。
室温。室温不宜过冷或过热,一般保持在常温就可以了,温度主要以被催眠者感觉舒适为最佳。
室内照明。如果有强烈的阳光射入室内,或者有故障的灯管一闪一灭,这都是不合适的,这样会给被催眠者造成恐惧感。另外,直接照明也不好,会过于刺激被催眠者的眼睛,使其不能集中注意力,所以以柔和的灯光间接照明是最合适的。
按照上述要求,简单地制造这样的灯光比较好:首先挂上窗帘,防止阳光的直射,让灯光照在白色的墙壁或窗帘上,选择间接照明效果最好,而不是让灯光直接打在被催眠者身上。对于10平方米的房屋使用40w的灯就足够了。如果被催眠者有特殊要求,也可以适当进行调整。
声音、气味等。要避免人群的喧闹声、楼道走步声、水管流水声,不要让噪音进入房间。最好用较厚一些的窗帘。除此之外,还要避免电视、空调、电扇、换气扇等家用电器的声音,要让被催眠者集中注意力,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下进行催眠治疗。关于气味,要避免放置有臭味或异味的东西,木材味、涂料味比较强的房屋尽量不要使用,以免损害被催眠者的身体健康。
专业的设计
一个完备的催眠室需要非常专业的设计,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防音。如果吸音太强,暗示的意图就难以转达,恐怖感会增强。与之相反,音响效果太好,受催眠者则不易冷静下来。音响效果最好是不完全的吸音装置,完全的防音(无音)会导致没有回音,使人感到异样,反而产生不好的影响。通常把室内音量控制到被催眠者可以承受并觉得合适的程度就可以了。
墙壁混凝土200毫米厚,然后是纤维板,在其中加入玻璃棉等吸音材料,适当地使用有孔板比较好。有条件的话,催眠的房间尽量选择平开窗,而不是推拉窗。对于已经采用推拉窗的房间,只能根据噪声的来源选择开窗户的方向,以最大限度减少噪音。催眠室内还需要有专门的背景音乐。其实,关于催眠室的设计,防音这个问题是最为难作的,有必要请具备专业知识、有经验的人加以指导。
照明。采用间接照明的方法,具有色彩照明的效果,还要安装调节这些照明设施亮度的装置。
空调。要保持一定的温度、湿度和适宜的空气流通。另外,要注意避免空调的噪音。
测定器。在预备室内装有测定器,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测定、录音。
通向预备室的完备的传导设备。单面反光玻璃(镜);心电图、脑电图、测谎仪,以及其他的电子技术测定装置的传导电缆;监听声音或录音等用的配线。
室内的装饰、设备。家具要单一,墙壁、地板、天花板的色彩要和谐,具有协调性。
催眠时的坐姿
进行催眠时,需要采取特定的坐姿。保持正确的坐姿,在催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随着催眠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姿势也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环节,所以绝不能忽视。
首先,要让受催眠者尽量身心放松地坐着,注意不要让受催眠者的胳膊、腿脚等发麻。尽量减少对受催眠者心理和生理上的刺激,不要让受催眠者感觉不舒适。同时也要尽量避免选择那些长时间坐着会使人腰痛的硬椅子。
其次,要注意参考受催眠者个人日常生活的习惯坐姿来安排,比如说,中年妇女多数认为静坐在椅子上会比较舒适,而有一些中年男性则平时喜欢微微打开双腿,整个臀部坐在椅子上。因此,催眠师应委婉地询问一下受催眠者的习惯,然后采取适当的坐法,为下一阶段的催眠做准备。
再者,安抚受催眠者的情绪。有些受催眠者,特别是第一次接受催眠治疗的人,由于不安、紧张和恐惧等情绪,往往会变得非常拘谨,身体也会随之变得非常生硬。肩膀、手臂、手腕、两腿、两足等,全身都绷着劲儿,表情也极不自然。这种坐法是不正确的,催眠师需要逐步进行安抚、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