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学习催眠术就是这么简单(二) - 催眠术大全集 - 曹兴泽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催眠术大全集 >

第四篇学习催眠术就是这么简单(二)

第一章  神奇的瞬间催眠术

10秒之内将你催眠

只要在3分钟之内使受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的催眠方法,就可以称之为瞬间催眠。瞬间催眠最理想的时间段是在10~30秒之间。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基于受催眠者对催眠术及催眠师的信赖所产生的预期作用而致。

瞬间催眠术又叫做快速催眠术,但是快速催眠术和瞬间催眠术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快速催眠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瞬间催眠。快速催眠的正确定义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使受催眠者完全进入催眠状态的催眠方法。如果想使受催眠者尽快进入催眠状态,通常都需要受催眠者的主动配合,对催眠师持信任态度,否则催眠就很难成功。实际上快速催眠更适用于催眠敏感度比较高,或者是对于催眠要求比较迫切,以及拥有催眠疗法的成功经验的受催眠者。由于他们受暗示性比较高,放松得比较快,所以进入催眠状态也比一般人要迅速。而我们所说的瞬间催眠,基本上已经脱离了普通的催眠诱导方式,它甚至可以不需要受催眠者的主动配合。

瞬间催眠术有各式各样的施加方法。其中一种是先让受催眠者直接进入深度催眠状态中,然后在受催眠者被暗示性亢进的时候进行关键词暗示。比如说,催眠师可以进行这样的暗示:“不论什么时候,在我把手放到你的额头上之后,你就会像现在一样进入深度催眠状态之中。”这就是一种预先施加暗示的方法。这时,受催眠者的思想和精力集中到某一点上,难以产生别的思维和感觉,特别容易接受暗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周围环境不够理想,受催眠者也可以马上进入催眠状态。这种预先肯定的某种暗示或指令,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受催眠者的行为和感觉。

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上述这种方法并不属于瞬间催眠术的范畴,而和后催眠暗示更接近一些,因此,这里并没有把它归入瞬间催眠术之列。

瞬间催眠术对于时机的把握是重点中的重点。任何人都有一个容易接受暗示的最佳时机,如果错失这个最佳时机,基本上就不可能顺利地施加暗示了。可以说,瞬间催眠之所以会成功,主要是因为一些敏锐的催眠师感受到受催眠者细微的内心变化,从而抓住了那一瞬间;而瞬间催眠的失败,基本上也都是因为催眠师没有把握好催眠的最佳时机。

另外,一定要注意的是,瞬间催眠可能会对受催眠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惊吓,对受催眠者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催眠师在进行催眠治疗时,要尽可能少用或者不用瞬间催眠。如果确实有必要使用,必须严格制订实施方案,严肃遵守行业规范。并且,在实施催眠的过程中,催眠师务必细致观察受催眠者任何细微的反应,以便于出现情况后进行及时处理。

催眠前的暗示是重点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假如催眠师暗示受催眠者将在10分钟之后被催眠,受催眠者就会在10分钟之后进入催眠状态;如果暗示受催眠者将在5分钟之后被催眠,受催眠者就会在5分钟之后进入催眠状态。以此类推,假如催眠师暗示受催眠者将在一瞬间被催眠,受催眠者就会在一瞬间进入催眠状态。

这段描述听起来有点牵强,实际上,其可行性的关键就在于在施加瞬间催眠术的时候,要把整个催眠前的暗示重点对待。这也是催眠术成功的核心所在。与前面所说过的催眠方法一样,催眠师之前要向受催眠者进行必要暗示,经过暗示后受催眠者摒除了自我的观念,就能很快地进入催眠状态。

比如说催眠师要求受催眠者直立,双脚并拢,做几次深呼吸,然后彻底放松全身肌肉,尤其是要消除积压在胸部的紧迫感。催眠师可以询问一下受催眠者是否感到轻松,如果受催眠者点头或者轻声回话,就说明施行催眠的时机已到。此时,催眠师就应该马上要求受催眠者闭上双眼,并且要在进行瞬间催眠之前进行如下暗示:“当我大叫一声‘睡吧’,你就会突然进入催眠状态,顿时感觉全身松软无力地往后倒下去。”然后,催眠师一手扶住受催眠者的腰背部,一手轻轻按压住受催眠者的头顶部,继续如下暗示:“你现在已经开始感觉到松软无力了,你的身体己经开始晃动……晃动幅度越来越大……晃动得越来越明显……好,继续晃动……”这个时候,受催眠者的身体就会随之晃动,这说明受催眠者已经接受暗示——这就是进行瞬间催眠的最佳时机,催眠师应当抓紧时机继续暗示:

“准备好,你马上就要进入催眠状态了,我放在你头上的手一松,你就会立即入睡。往后倒,不要担心,我会扶住你的,注意!要进入催眠状态了!”这个时候催眠师立即大叫一声:“睡吧!”同时松开压在受催眠者头上的那只手,用双手扶住进入催眠状态之后突然后倒的受催眠者,然后让受催眠者坐在沙发上或者躺在床上。

可见,催眠师将必要的暗示全部集中在前暗示之中,就可以很容易地将受催眠者在瞬间导入催眠状态。但是有一个问题催眠师一定要注意:一定要把握好进行瞬间催眠的最佳时机。

一般来说,催眠师在做完前暗示以后,要在不早不晚恰到好处的时机对受催眠者施加瞬间催眠的暗示。假如施加过早的话,前暗示就不能充分地发挥其作用,而假如施加过晚,又会让受催眠者心生疑虑,不能很快地作出明显的反应。所以,施加瞬间催眠暗示的工作是催眠成功的关键。

在以上的例子中,当催眠师暗示说“晃动越来越明显……”时,受催眠者的身体就会晃动,说明受催眠者已经接受了暗示——这就是施加瞬间催眠的最有利时机。只要催眠师细心观察,利用好这一时机,就可以成功的进行瞬间催眠。

瞬间催眠的方法

压手法

压手法可以说是最简单容易而强有力的瞬间催眠方法,催眠师通过压手法可以瞬间诱导出受催眠者深度的催眠状态,压手法的具体操作如下:

催眠师要求受催眠者用力往下压催眠师的手,在受催眠者往下压的时候,要求闭上眼睛。当受催眠者闭着眼睛往下压催眠师的手时,催眠师的手突然从受催眠者的手下抽离,制造出一种持续时间非常短的爆发反应,这个爆发反应最多持续两秒钟。在这个两秒钟的“瞬间”,受催眠者心里会突然有种落空的感觉,因为压不到催眠师的手,所以产生短暂惊愕的效应,此时受催眠者就处于一种高度的被暗示性的状态。

这时,催眠师应该抓住时机,用一种绝对权威的语气暗示:“睡!”这样就可以在瞬间诱导出深度的催眠状态,当然,如果没有立即接着进行深化暗示的话,受催眠者很可能就会醒过来。所以,在这个时候,催眠师必须立即进行短而简单的深化暗示,如:“放松,放松,好,继续放松……随着你每一次的呼吸,你会更加放松……当我轻轻摇晃你的头时,你的脖子会感到非常轻松,非常轻松,你感觉到一种松弛通过了你的整个身体……好,放松吧,放松地睡吧……睡吧……此时你已经非常放松了……非常放松……全身心都放松下来……好,继续睡吧……睡吧……你已经进入了深深的催眠状态……”

这种压手催眠法,可以简单地概括成8个字:“压我的手……睡……放松……睡!”虽然压手法是瞬间催眠方法中最为简单容易的,其效果却是相当强有力的,因此被广泛使用。

惊愕法

在进行催眠诱导的方法里,经常有一些加强语调的暗示——这种暗示含有一定的惊愕效应。当受催眠者就要进行非暗示内容的行动,有可能惊醒的时候,催眠师应当马上大声暗示:“不要动”,“不能看其他地方”等,那么在瞬间惊愕的效应中,受催眠者就会照常进入深深的催眠状态。这同时也是一种强行催眠法,这种特殊方法就是选择受催眠者毫无戒备的状态下突然施加暗示,从而使其不自觉地进入催眠状态。

人类在处于惊愕状态的时候,身心都会在一瞬间呆住,变得精神空乏,思考自然也受到了抑制,就会不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惊愕瞬间催眠术”就是利用了这个简单的原理,在这个特定的瞬间里施加暗示,使得受催眠者能够快速进入深深的催眠状态。

传统的惊愕瞬间催眠法通常是让受催眠者凝视眼前呈v字形的两根手指,等到受催眠者的意识已经全部集中在催眠师手指上的时候,催眠师就会把手指突然猛向前推进。在这时,受催眠者就会因为惊愕而将眼睛闭上,催眠师就顺势将手指轻轻按在受催眠者的眼皮上,并进行如下暗示:“现在,你已经没办法睁开眼睛了!”假如一切进展顺利,受催眠者就会无法睁开眼睛,于是催眠就进入了稳定状态中。如果受催眠者顺利地睁开了眼睛,那么催眠师就应该改变催眠战略,寻找适合受催眠者的催眠方法。

传统的惊愕瞬间催眠法经过多年演变,如今已经发生了诸多改变。例如,在刚开始诱导时,诱导受催眠者的注意力已经不仅仅是集中于催眠师的手指上,也可以是其他的某一点或者某一物。催眠师的操作如下:当受催眠者将注意力集中到某一点或某一物时,催眠师此时要把握好时机,迅速将手指伸近受催眠者的两眼,在距离受催眠者的眼睛2~3厘米的地方突然停住,受催眠者就会因吃惊而闭上双眼。紧接着,催眠师立刻将受催眠者闭合的双眼按住,用坚定有力的口吻,大声地、命令式地暗示:“双眼紧闭,不许睁开。”催眠师继续暗示:“身体向后倒,进入深度催眠,放心,我会接住你的。”稍等一会儿,催眠师就可以把手拿开,并托住受催眠者向后倒的身体,让其自然地躺着床上或靠在椅子上。这个时候,受催眠者的眼皮就会跳动,代表着他已经顺利进入了催眠状态。

当催眠师将一个人催眠之后,对周围的其他人也就很容易施加该法了。比如,催眠师可以突然转向另一个人,并盯住他的双眼,大声地说:“你的身体已经紧紧地贴在椅子上了,怎么也离不开了。”说话的同时把手指向这个受催眠者,而这个受催眠者因为观看了刚才的催眠实验或表演,会完全信服“一定是这样”,不由自主地接受了暗示,顺利地进入催眠状态。

在舞台表演中,催眠师经常会使用一种所谓的“吆喝术”,其实也就是惊愕法的演变。所谓的吆喝术,就是表演的催眠师突然大喝一声,引起受催眠者注意,使受催眠者陷入瞬间无所适从的惊愕、精神空虚状态,而这种状态也是一种渴望他人进一步指导其意识行动的状态。催眠师把握好这个时机,紧接着只要施加暗示诱导就可以了。

在催眠治疗中,除了在特殊情况下使用惊愕瞬间催眠法之外,一般不推荐使用这种方法。催眠师应当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目的,采用不同的催眠方法,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贴额法

贴额法是指利用受催眠者将手贴在自己的额头所引起的生理反应,从而接受暗示进入催眠状态的方法。在国际催眠界,贴额法是一种非常具有影响力的手法。

贴额法的操作非常简单,只需要对受催眠者作出如下的暗示:

“请将你的右手(或左手)紧紧地贴在额头上,从手腕到指尖全都紧紧地贴住……不要放开……要紧紧地贴住,手掌和额头之间不能一点儿空隙……手掌和额头紧紧依靠在一起……保持这个状态,当你听到我说‘好’的时候,你的手马上就要固定在那里,不可以离开额头了……好!你的手已经不会离开了,无法离开了……你可以放下来试试看,好,放不下来了……”可能会有人怀疑,就这么简单的动作和语言就能够使受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吗?不需要其他的指令或暗示了吗?

实际上,贴额法的原理是这样的:假如人的额头部位的毛细血管受到一定程度的压迫,上升到人脑的血量自然也就会相应减少,分辨能力也就会相应地减弱,从而更容易接受来自催眠师的专业暗示。以前很多催眠师在实施催眠的时候,都会抱着受催眠者的头,并用力按压其额头,使其进入恍惚状态。

如果想要贴额法取得更大的成功,还需要其他的条件,比如催眠师要懂得巧妙地利用人类的大脑和肌肉之间的关系。有这样一个催眠实验:催眠师要求受催眠者直立身体,双手垂直向下贴住身体的两侧,也就是保持“立正”的姿势不动。然后,受催眠者一直保持这个姿势,催眠师从背后抱住受催眠者。这时催眠师双手开始用力,而受催眠者则会借着这股力量,试图把双手向外打开。这样进行20~30秒以后,催眠师突然不再用力,松开双手。这时,受催眠者的双手就会产生一种自然向上抬的感觉。为什么受催眠者会感觉到自己的双手自然向上抬呢?在受催眠者双手用力向外打开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慢慢地发力,他的大脑也就随之逐渐地兴奋起来。当催眠师的双手松开时,受催眠者大脑的兴奋却并不会马上消失,它还会处在这种兴奋地状态下,即使受催眠者不再用力了,但是他的双手却还会不由自主地向上抬。

假如在实施这个方法时能够把握好节奏,即使是初学者或者是进行自我催眠,其成功的概率也是非常高的。

第二章

不可思议的集体催眠术

一种别开生面的催眠术

根据接受催眠的对象不同,催眠可以分为个别催眠(或称他人催眠)、自我催眠和集体催眠这3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其各自的催眠优势,如何进行选择,这就需要受催眠者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判断了。

我们之前已经提到过的,由催眠师对单个的受催眠者进行催眠治疗的催眠方法,都属于个别催眠的范畴;自我催眠是由某人自己进行催眠诱导的一种催眠,这种方法我们将在后面详细论述;而集体催眠法,则是指让病情、年龄、催眠敏感度都比较相近而且性别相同的数人或者十余人,在一间治疗室里同时接受同一个催眠师的催眠治疗。

集体催眠的人数并没有严格的限制,可以是数人到数十人,甚至是多达数百人。为了治疗的目的,应当根据不同的病种和要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进行分组集体催眠治疗,通常情况都是在10个人左右。在集体催眠前,催眠师应当保证集体催眠有一个适当的环境,同时受催眠者也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遵守催眠治疗的规则,不要影响其他受催眠者,另外应该要求各受催眠者尽量倾注于自身的感受和体验,这样会比较容易取得催眠治疗的成功。如果集体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秩序混乱的局面,那么催眠师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使之安定、和谐起来。

实际上,集体催眠并不像一般人所想象的那么困难,只要实施得当,它往往比个别催眠更易成功,也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这是因为受催眠者身处群体之中,相互之间有着影响和促进的作用,而且会有一种集体的安全感。这些优势是个别催眠和自我催眠所无法相比的。

那么,集体催眠到底应该如何操作呢?

首先,一定要准备好催眠的场地——最好是催眠治疗室,也可以是条件近似于催眠治疗室的房间。假如条件允许,可以在房间天花板上装一个晃动的摆锤,这会对受催眠者进入催眠很有帮助。如果没有摆锤可以用怀表等代替,能把晃动的物体和一些音乐巧妙地结合进来,对于受催眠者而言,整个催眠会更加顺利。

其次,要在催眠治疗室内布置好10个带有靠背的比较舒适的椅子。按照习惯摆放妥当。

在这一切都准备好了以后,催眠师就可以开始对大家进行一些简单的讲解:

“一会儿,我要对大家进行集体催眠。大家被催眠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呢?你们的身体会很放松,心情会很舒畅,短短10分钟的催眠就相当于两个小时的睡眠。你们在这个过程中会感到全身温暖,暖流在全身流动。你们能清晰地听到我的指令,你们只与我保持联系,就算在催眠状态中你们也能很清楚听到我在说什么,假如你们被成功催眠了,那么今天晚上你们一定会睡个非常舒适的觉……”

在简单的讲解过后,催眠师还要进行一些测试,用以分辨受催眠者催眠敏感度的高低,这样就可以选择催眠敏感度相近的受催眠者为一组进行集体催眠。当然,在催眠开始的时候催眠师也会让各人闭目全身放松,聆听自己的呼吸声,让整个房间处于安静的状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