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知物
第25章知物
【原文】 君子之道,费而隐1。
夫妇2之愚,可以与知3焉,及其至4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5。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6焉。
《诗》云7:“鸢飞戾天8,鱼跃于渊9。”言其上下察10也。
君子之道,造端b11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注释】
1费而隐:费,道之作用,指广大无涯。隐,道之本体,指非常精微奥妙。
2夫妇:不是指夫妻,而是指普通男女的匹夫匹妇问题。
3与知:与(yu),动词,参预。
4至:最,指最精微之处。
5憾:不满意。
6破:分析、剖析。
7《诗》云:这两句诗出自《诗经·大雅·早麓》。这是一首赞扬有道德修养的人,求福得福,能培养人才的诗。
8鸢(yuān):鸟名,老鹰类。戾(li):到达。
9渊:深潭。
10察:显明、昭著。
造端:造立端绪。意为开始、起头。
【译文】
君子所操守的中庸之道,作用广大无涯而本体精微奥妙。
普通男女虽然愚昧,但是对于浅近的道理他们也是可以知道的,但若要探讨这些道理的最精微之处,那即使是圣人也会有不知道的奥秘。普通男女虽然不贤,但是对于浅近的道理他们是可以实行的,但若要达到这些道理的最高标准,那即使是圣人也会有不能达到的境界。天地是如此辽阔广大,但人们对天地还有不满意的地方。因此,君子对于中庸的道理,谈到它的大处,天下没有什么能载得起它,谈到它的小处,天下没有什么能剖析得了它。
《诗经》里说:“老鹰高飞上青天,鱼儿跳跃入深渊。”这两句诗比喻中庸之道,上能达于天空,下能及于深渊。
君子所操守的中庸,是从普通男女知道的浅近道理开始的,推究深奥处,达到最高境界,便显明昭著天地之间,无处不在,无所不包。
【朱熹提示】
右第十二章,子思之言,盖以申明首章“道不可离”之意也。其下八章,杂引孔子之言以明之。
【译文】
朱熹说,上面一段是第十二章,是子思所说的话,阐明第一章所谓“道不可离”的意思。下面八章,则是援引孔子的话来加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