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百密一疏 - 三国:开局就死了诸葛亮 - 排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67章百密一疏

众所周知,诸葛亮尚在时,如果加上防守反击的那一次,蜀军共进行了六次北伐。

其间,诸葛亮和司马懿在岐山斗智斗勇,司马懿屡次中了诸葛亮之计,甚至出现了“死诸葛吓跑活仲达”的奇谈,司马懿屡次叹息,自己确实比不过诸葛亮。

如今,诸葛亮已经病逝,姜维和司马懿首次在战场相遇。只不过这次的相遇,让双方都觉得有些可笑:交战的地点是在吴国境内。

司马懿除了重点防守魏境的襄阳城之外,他跟姜维的战略思想基本一样:不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以消耗敌方的兵力为主。

姜维处处谨慎,前期算是大胜了一仗,不仅招降了魏将牛金,还收编了两万降卒。这种大胜,在蜀军前几次的北伐中极为少有。

司马懿刚开始也十分谨慎,他前期稳扎稳打,虽然很快攻占了荆州、编县、当阳三城,但是很快又失守,还连损三员大将。

稍后不久,司马懿适应了姜维的打法,他一改谨慎的作风,大胆地让郭淮和陈泰引重兵截断蜀军粮道。

这样一来,荆山方向的五万蜀军,很快就会陷入粮尽兵疲,进退两难的境地。

关索和吴懿回师编县,司马懿立刻就发现了姜维打通荆山的粮道的企图,他迅速抢占先机,亲领一军隔断编县蜀军与西部大营的联系。

这种分割包围再逐个击破的战法,姜维与吴国对阵时曾经多次使用,这算不上什么计谋,只要领兵主将抓住时机并大胆地使用,往往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费曜并非真的要领兵攻城,司马懿只是在试探,看西面的关索和吴懿会不会撤回救援,或是直接撤入城中,他对蜀军下一步的所有行动,全都做好了应对措施。

“费曜!既然关索不打算回师救援编县,我再给你加五千兵马……”

“都督,就算再加五千,我仍然不到两万,如何能破编县?”费曜赶紧叫苦。

“哼!本都督并未叫你真正地攻城!你这点兵马,还奈何不了赵广和赵统!”司马懿不屑地说道:“但是,城中的蜀军粮尽时,必会出南门往远安或临沮而去。届时,你只需拖住他们就行,我自会派骑兵前来!”

“原来如此……末将……”

“诸位将军,我已将蜀军全部分割开。我之所以没有大举进攻,是在计算蜀军的剩余粮草。等到关索和吴懿粮尽时,我将亲率一军,与陈泰一同夹击,必能一口将其吃掉!”

“报……”

“都督,探马来报,蜀军有一小股部队绕过南漳城,往东而去。”

“小股?具体有多少?”司马懿警惕地问道。

“都督,大约一百人。”

司马懿点点头,满不在乎地说道:“廖化和张嶷一直在荆山脚下坚守营寨,张绍却引兵往东,这正好说明,荆山一带的蜀军粮草将尽,这小股蜀军,不过是探路而已。”

“父亲,既然蜀军有粮尽突围的迹象,我何不一鼓作气……”

“不行!时机未到!”

“父亲!你就不怕蜀军抢先逃走?”司马昭问道。

“哼!想逃?哪有那么容易?”司马懿慢慢地解释道:“荆山南边,我有朱灵、郭淮大军驻守,他们扎寨不超过五里,蜀军退来时可以阻挡;若蜀军想从空隙退走,朱灵和郭淮可趁机率骑兵追杀。”

司马懿说罢,司马师又说道:“我确实不必担心,父亲已经做好安排:张绍的退路,看似无重兵把守,他可以轻易地绕过南漳东去。不过,就算南漳守将田豫不率军追赶,张绍也死路一条!”

“你说得不错!”司马懿赞道:“南漳的东北是城池坚固的襄阳,往东则是城池残破的宜城;前几日,宜城被吴懿砸得残破不堪,城中又无粮,张绍就算到了这里,他也不敢再往东去往邔县,只能继续南下至编县,而我已经在编县守株待兔,我巴不得他退来!”

“原来如此!父亲果然妙计!”司马昭恍然大悟道:“若是这样,这支蜀军长途的拔涉至此,又累又饿,而我逸待劳,岂有不胜之理?”

半夜,漳水。

梁绪急于向荆山方向送粮,他率领运粮船队悄悄靠至北岸,明显是想趁夜偷渡。

眼看就要成功,岸边突然射来无数的火箭,梁绪只得再次退回;清晨,吴懿再领三千兵马去魏军寨前叫阵,陈泰还是闭寨不出。

“报……”

“都督,蜀将关索、吴懿昨夜攻我大寨,陈泰寨内的营帐,悉数被蜀军烧毁……”

“父亲,我大军营寨扎在漳水岸边,现在是隆冬季节,虽然不用担心蜀军水攻,但岸边湿气甚重,夜间特别寒冷!如今……部分营帐被毁,寨内兵卒如何渡日?”

“半夜多生篝火,切不可大意!”司马懿冷笑道:“姜维!你就这点本事?”

“父亲……”

司马懿摆摆手后说道:“蜀军一日不能破我江边营寨,就一日不能运粮过江!越是此时,越不能掉以轻心!再坚持几日就行!”

“都督!朱将军来报,荆山之南的廖化和张嶷拔寨起行,正往荆山上退去。二将询问,如何应对?”一名校事匆匆入帐问道。

“这是蜀军即将粮尽的征兆。”司马懿冷笑道:“令朱灵、郭淮二将死守山下,切不可追赶!”

司马懿说罢,伸伸懒腰后倒头便睡。

其实,司马懿已经连续睡了好几日。

在司马懿看来,现在的时机还未到,他要的不是魏军去主动进攻,而是蜀军自己送上门。

次日傍晚,南漳城又报来蜀军的最新动向:

“廖化、张嶷二将率领三万兵马,已经越过荆山,从南漳城外五里绕过,往东而去;南漳守将田豫严守军令,未曾出城追赶。”

“做得好!”司马懿欣喜地说道:“这支蜀军的目标应该是宜城!一切皆在我预料之中!”

“父亲,田将军的信中还说,这支蜀军,几乎每人都扛着一个沉甸甸的布袋,他们的行军速度并不快。”

“布袋?”司马懿深思片刻,满不在乎地说道:“姜维也知道,宜城被吴懿砸得残破不堪,蜀军不过想用沙袋修补城墙,试图多守几日而已。”

“父亲,若这支蜀军能坚守宜城,也会威胁我中路之粮道啊!”司马昭担心地说道。

“哼!就算他断我粮道又能如何?我军粮草还能坚持半月,而廖化和张嶷,不出三日就会断粮!届时,他们必会到编县来送死。”

一切都在司马懿的掌握之中,眼看再无消息传回,司马懿继续睡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