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悄然变动的时间线(中)
林冠华起初以为,在他提示有关朝鲜战争的不利影响后,中央会通过派遣高级别代表做朝鲜领导人的思想工作等途径尽可能拖延朝战爆发时间,但主席考虑问题显然更见深远。
主席对朝鲜金同志的脾气很了解,一般思想工作是做不通的,甚至做了可能还有反效果。况且,目前朝鲜南北两边都有打仗的愿望,李承晚集团同样虎视眈眈,一味靠削弱北边、阻挠北边,并不能真的给朝鲜战争降温,只会助长南方的嚣张气焰,对大局不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中国统一进程中,莫斯科曾经为自己的利益,派钦差大臣和电报劝中共接受“划江而治”,这对主席是很大的刺激,朝鲜方面隐隐约约也知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谁都懂。
中央决策变得非常不一样,初步讨论后形成了几条意见:
第一,对朝鲜统一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持坚定的赞同态度,但具体时间希望再商榷;
第二,156师将在春节后,即1950年3月份时以齐装满员的姿态返回朝鲜,归属于朝鲜人民军;
第三,中央派遣高级别军事顾问团去朝鲜,帮助朝鲜同志以这3个师骨干为基础,再重组3-5个师,期望能在2年内编练出6-8个富有战斗力的师,有关军火、服装、弹药、辎重均由中国方面承担,朝鲜方面只要出人出粮就可以了;如粮食供应暂时也有难度,可考虑将整训基地放在东北,全部费用由国内承担。
中央做出该决定是很自然的,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派遣五大主力到东北抢地盘,压缩东北野战军的生存空间,甚至直接割裂了南、北满根据地联系。在这个危机时刻,成千上万的解放军伤员和军民家属被迫退入朝鲜半岛进行休养并补充物资,朝鲜成了东北野战军的额外根据地。
朝鲜方面尽可能地为东北野战军提供战略物资,劳动党将日本殖民时代留下来的2000多车皮战略物资分多次转交,光各类枪支就有10多万条。除此之外,朝鲜还供给东北方面包括无烟煤、水产品、民需物资及硫酸、硝酸、硝化甘油等军需物品在内的大量物资,1947年全年输送总额在30万吨以上。
这些援助并非全部无偿,但价格低于一般水平,交易也没收现金,东北方面用粮食等剩余物资予以了抵扣。为协调上述有关物资调度和人员往来,中共在平壤成立了东北局驻朝鲜办事处,另外还在南浦、新义州、南浦、罗津等地设置了办事处。
朝鲜劳动党号召朝鲜青年参军支援中国革命,有越来越多思想追求进步的志愿者响应号召,满腔热血加入东北野战军,壮大了中国革命力量,人数最高时高达12万,四野的朝鲜师就是在这过程中形成的。
四野军事首长普遍喜欢用朝鲜族战士做警卫员,因为朝鲜战士忠诚是出了名的,1946年爆发通化事件时,朝鲜义勇军是唯一没被国民党特务策反的部队,帮当时的东北抗日联军迅速稳住了东北局面。
中央意图很明确:既然朝鲜战争在所难免,那多给朝鲜增强实力总归是好的,反正后面打仗要中国支援,现在提前支援起来也一样,还能更顺理成章地表达中央的想法。
陈赓敏锐地抓住了有关重点,问道:“中央的意思是,建议朝鲜同志在1952年后发动统一战争?”
主席笑着点点头:“你倒是见微知著,我们就是这意思。现在需要确定这个军事顾问团的团长人选,充分向朝鲜同志表达清楚中央的意图,有人推荐了你陈赓……”
“哎呦,这是好事啊,多准备2年,我们可以先收复台湾、完成国家统一,再帮助朝鲜同志完成统一。不过,熟悉朝鲜情况都是四野的部队和同志,选我去恐怕有些不合适?中央要不要再考虑一下?”
“有什么不合适的?”朱老总一改往日笑嘻嘻的表情,忽然变得严肃起来,“怎么,你陈赓归属四野指挥可以,你去四野、去东北指挥就不行了?这是党的军队和干部,不是你陈赓或四野的……”
“是是,我觉悟不够,我说错话了,请中央批评!”
“你去朝鲜,我也是推荐并赞同的……”
总理解释道,“你说的没错,四野同志对朝鲜情况更熟悉,更有历史渊源。但也因为这个熟悉及过去几年受了朝鲜同志很多帮助,使他们在处理有关问题时容易迁就、照顾朝鲜同志的想法,答应很多合理不合理的要求,这其实对大局不利。
你不在四野,和朝鲜同志接触不多,相对而言就可以有更客观的立场与思路,更好地贯彻中央意图。”
五大书记在考虑人选时,几乎没多想就锁定了陈赓:开玩笑,陈赓是被历史证明过的抗法援越顾问团团长,他能支援越南,当然也能支援朝鲜。至于越南的事后面再考虑,法国人被历史证明不成气候嘛,其他随便派个人过去应该也能行……
从政治上说,陈赓属于级别正好、资历很老的同志,派四大野战军司令员过去当顾问团团长是过高了,派军长级别的人过去,显然过轻,要选就是兵团首长级的。
目前解放军共有19个兵团司令,在指挥能力、功绩、资历上能与陈赓完全媲美的,几乎微乎其微,很多朝鲜老革命也都认识陈赓嘛。
最重要的一点是陈赓交友广泛,为人处世既有原则又不失灵活,哪条道上都能说的上话,哪怕功德林里那些国党战俘,只要是黄埔系出来的,提起陈赓都是一口一个大哥。当初被抓,甚至连宋美龄都在常凯申面前求情,说“陈赓既不能关,更不能杀,还是想办法放了吧……”
三大书记当面这么说,陈赓就明白过来,这件事基本板上钉钉啦,共产党员可以保留意见,但首先要能够服从组织命令,更何况朱老总说的不错:他为什么就不能指挥四野?那首先就不符合“党指挥枪”原则。国家即将全面统一,后面肯定对军队有更进一步的整肃,他去朝鲜可谓是一个先行。
他站起来敬了个礼,郑重道:“我保证服从中央安排!”
主席勉励道:“这件事非常重要,交给你陈赓办,我很放心,军事顾问团编制要多少人、需要什么样的支持与资源,你这几天充分考虑下,等正式任命下达后,由你通过荣臻同志向军委提交报告以便中央审议。
为对外保密起见,4兵团司令员职务由你继续兼任,但不分管日常工作。拟定计划过程中,你可以适当去功德林走一走,会一会那些老同学、老朋友,向他们传达中央精神,勉励他们积极改造,早日站到人民的队伍中去。吃的、穿的、用的也适当送一点,当初你坐牢,还是很有些朋友帮你积极张罗的,打仗归打仗,交情归交情……”
总理道:“初步安排是你在春节前带顾问团骨干去一趟朝鲜,进行妥善沟通,后续再开展人民军整训工作,时间至少有2个月,相对来说比较宽裕,若有其他个人事务也可抽空办一办,甚至你想再回趟昆明也没问题,目前火车、飞机都已畅通,注意安全即可……如有其他困难,你现在也可直接提出来。”
陈赓道:“顾问团工作还未开展,暂时说不上困难。听说盘尼西林已国产化了,供应相对充足,我回昆明时能不能适当带一部分去?这次南线作战还是有较多伤病员的,云、桂当地气候水文与中原又有较大差异,所以……”
“没问题,我给你写个条子,届时直接以4兵团和云南军区名义领1万支!”
陈赓大笑:“看来确实今非昔比了,盘尼西林够货了,买军舰似乎也有眉目,很期待革命完全胜利后实现国家大进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