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蹭饭
有标准后,账目就比较容易清算:
林冠华公司原有库存加上零零散散买的东西,折算下来的资金是207万;
第一次回归销售所得1100万;
第二次销售所得是2460万。
按6%毛利计提,中央应该给林冠华207万+(1100+2460)×6%=420.6万元,但因为他中途支取了660万支付首付,实际扣除后还倒欠近240万,但这240万也不是确数,因为第一笔销售还有税款需要扣除。
总理和陈副总理都认为那笔1100万应该算林冠华的私人财产,因为用的是他手里的龙洋换的,但林冠华说什么也不肯答应,最后只折中了下:人民银行再补他相应龙洋,1100万记做第一次销售业绩。
他暗暗想:陈大掌柜搞经济确实敏锐,一眼就看出将来款项、货物大进大出后的税务风险,提前进行警示,这笔账确实要好好盘一盘。金税四期上线后,全国对银行账户监管日趋严厉,哪怕个人账户也面临监管风险。
下午时分他就通过微信咨询代理记账公司,问整体账目如何平。
会计扒拉一下后:“林总,这事不难办。您倒腾那些药材、古董,买家既然是个人,那就不需要开增值税专票,按普票入账即可。个人对个人最简单就是按个体户报账,有各种优惠与减免,普票税率3%,今年因疫情影响,还有优惠政策,免征!
这些资金通过个体户账目到位后再给公司注资,然后通过公司账户采购,其他购买的设备、配件在购买时有专票入账吧账?”
“有有,我都要了……”
“那就更简单,进项票有了,销项如果下家不要,你只管按普票报。一般说来,13%的增值税要有利润才体现,但现在有留抵退税政策,只要销售金额始终小于采购金额,增值税一直不用交,直到这条优惠取消为止……”
“不对吧?”林冠华狐疑道,“销项长期小于进项,那不等于亏本经营么?长期下去喝西北风了。”
“没有的事,要善于利用时间节点啊……”
财务循循善诱道,“100万进货,销售9成后得款100万,此时进销额相抵,不用交税;再用这100万进第二批货,不就有200万进项了么?这时候再把第一批剩下的1成货卖出去,销项依然少于进项……
只要公司长期经营,业务滚动发展且比较规律,可一直利用库存使用留抵退税政策,要不然上面出这政策干嘛?不就是优化企业现金流?税总归要交,但以后交肯定比当期交合算,你可以合理安排业务。
所得税也不难,以公司名义买点经营性资产,用折旧去冲正,就可以压低税率。最常见就是买房买车,不过我得提醒您,用公司名义买房子虽然能冲抵所得税,但额外要交一笔房产税,您得权衡下能不能划得来。”
“那再帮我注册几个公司啊……”
明白套路后,林冠华赶紧注册了一堆新公司,什么医药公司、百货公司、机电公司、设备公司、贸易公司全往上堆。
财务说得很清楚,一个电子公司偶尔买点日化用品没事,税务机关只当临时采购、员工福利,但如果长期、大量搞主营业务以外的生意,那非出乱子不可。就林冠华现在铺天盖地的采购场面,不多搞几个公司还真应付不过来!
但有一点他很确信,6%毛利率在批量贸易中真不算少,很多搞IT外设配件批发的同行,毛利率普遍只有3-4%。
毛利低不要紧,关键要把量走起来。100万6个点毛利确实不屑一顾,换100亿试试看?账期友好,没有应收款风险,多少人抢着做?
想通这节后,他回到小院,和李成栋一起精心挑选了200个全是英文标识的小型电子管,一一嵌入内衬全用海绵包裹的手提箱给罗部长。
“交给莫斯科时就说是情报战线的同志从美国冒着生命危险搞来的。”
罗部长马上道:“具体怎么来的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价格怎么报呢?”
“300美元一个!”
罗部长笑着点头,少倾压低声音:“实际成本呢?”
林冠华竖起一根手指:“10块,还是人民币!”
罗部长眼睛都瞪圆了,呲牙裂嘴道:“这生意好,这生意好啊!”
“苏联毕竟是社会主义老大哥,就算300美元一个也才6万,咱们硅片卖美国人100万呐。”
“是极,是极。晚上一起吃饭祝贺春节?”
“不了,晚上去李局长家蹭饭,他跟着我辛苦半年了,连春节都坚守岗位没回家,不去拜年不好意思。”
“也是,你们注意安全!”
李成栋的妻子叫赵云霞,原在东北工作,后来跟李成栋南下,现在是十八区中心小学的一名教师,她早听说丈夫调去给中央首长当办公室主任,但从没见过具体办公地点,更不知道具体跟谁,甚至过年值班去送饺子也进不去,全是警卫转递的。
本以为首长该是充满威严的大领导,万没想到居然来了个年轻小伙子。
家里两孩子高兴极了,林冠华一见面就每人送了一盒巧克力,一口咬下去满嘴香甜,幸福死了,他又把烟、酒、礼盒送给赵云霞:“嫂子新年好!”
李成栋连忙推辞:“您太破费了,我……”
“没事没事,蹭饭嘛,空手来多不好意思。”林冠华对李成栋眨眨眼,“个人稿费买的,可不是公款啊!”
李成栋这才反应过来:感情林冠华的小说上架有稿费了,看来70年后的读者还比较捧场!
在厨房做菜时,赵云霞低声道:“你们首长真客气,第一次听说首长给部下拜年,还带这么多东西来。不过怎么看着这么年轻,才20出头吧?难道是首长家的孩子?”
“是首长本人。”李成栋道,“首长看着年轻,其实也有30了,参加革命十多年了,级别算部级。要不然这汽车和警卫员我能带出来?就是首长家的孩子也不能随便用公家汽车。”
“那可不一定。”赵云霞慢条斯理道,“我们学校有个老师调去城里了,他们学校就有首长的孩子,放学时常有汽车来接,他看到好几次了!”
李成栋脸一沉:“那是不正之风,咱千万不要和人学!”
“放心,这点觉悟我还是有的,你们公安局那吉普车我一回都没揩过油!”
解放战争初期,汽车是新鲜玩意儿,就连高级干部也未必坐得上。到解放战争后期,由于缴获了大量美式吉普车,正师级以上作战单位均保证了配备,毛主席在西苑机场检阅部队时,乘坐的就是一辆敞篷吉普车。
照片被斯大林看到后,苏联将一批最先进的吉斯110、吉斯115高级轿车赠送给了中国。
主席的专车是黑色吉斯115。车长6米、宽近2米,车身安装8毫米厚装甲,能有效阻挡子弹及弹片,底盘安装厚重的钢板装甲,能经受地雷爆炸的冲击。车厢内还有一道可升降的中隔玻璃,与前面驾驶舱隔开,既防弹又保密。
但因为苏联地处寒带,夏季温度不高,所以这种高级轿车未配备空调,在莫斯科无所谓,在北京的夏天就热得如同蒸笼一般,最后只好在车子前排与后座间隙处放一个盛冰块的盆子,以此调节车内温度。
新中国成立后,考虑到工作需要,进口了少量苏联和东欧轿车配给高级干部,与此同时缴获了一些美国车,主要有福特、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等,也配给高级干部和民主党派重要人士使用。
按林冠华的级别可以配全新的苏制吉姆或伏尔加,也可以选二手美国轿车。他看着这些老爷车别有一番趣味,最后选了辆黑色凯迪拉克——电影里那种威风凛凛,门外迎宾踏板上还可以站两个保镖的大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