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见林彪(8月第400张月票加更)
推迟海南战役还有个重要因素:中央决定增派海、空军力量!
虽然历史上解放海南不靠海、空军也完成了,但舟山战役打完后,中央对海空军力量有更充分的信心,海、空两家也跃跃欲试。毕竟,军队只有在实战中才能不断成长,眼下正是练兵的好场合。
空军提出向海南方向增派24架飞机,其中16架拉-9,8架P51-D,飞行员以老带新,并非全是参与舟山战役的同志。
海军给出的编队除西安、长沙两舰外,还准备增派长春号、哈尔滨号和广州号协同作战。
长春号、哈尔滨号系最新抵达的巴克利级护航驱逐舰改造成果,拥有4门88mm+6组4联装37mm高射炮。
广州号原为英国城堡级护卫舰,后改为招商局快速商船,被人民海军征用后,重新变为军舰并强化武装,拥有3门130mm苏联舰炮+5座37mm高射炮,几乎达到驱逐舰的火力级别,还拥有完善的标准炮塔。
相比之下,长春号、哈尔滨号虽然吨位更大,但火炮基本裸露,只在外围随意围了一个壳子,没太多防护力。由于着急投入作战,相比历史,广州号改造舍弃了雷达和反潜体系。
除军舰改型外,人员也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彭树德、苏志国已有指挥经验,抽调部分官兵与留守的长春号、哈尔滨号的官兵重组担任新军舰的舰长,而原来的西安、长沙两舰则吸纳部分未参与舟山战役的官兵投入作战。
整支编队分工很明确,拥有雷达+火控体系的前4艘负责海上压制,火炮实力最强的广州号负责对岸支援,人事配备上依然以老带新。
在林冠华这只蝴蝶不断扇动下,历史在持续改变:海军放弃对日本海军择捉型海防舰满珠号(南宁号)、清末永丰级炮舰仿造舰首舰(延安号)的修理与改造,并决定将番号给予即将抵达的第3、4艘巴克利级护航驱逐舰,舰后两者已在太平洋航线上,再过10天就能抵达江南造船厂接受新一轮改造,预计4月份就能投入作战。
这一系列调整、部署都需要时间,所以海南战役的发起日从3月5日变为3月20日后。
刚忙完两舰改造任务的林冠华,又抽空上了雷达和计算机课,上一次部署的雷达天线改造任务顺利完成,班上学员齐心协力搞出了两款替代品,经实验效果不错,准备标准化定制。
新的实践任务是将几款旧雷达的电路体系绘制完毕,准备山寨重构。下课时,罗部长已等在外面,带来了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林彪同志问什么时候方便,想见林冠华一面。
“林总找我有什么要紧事么?”
罗部长摇摇头:“没说。消息是主席这转达的,他的意思是,林彪同志身体不好,出门会客不太方便,只能麻烦你过去下,考虑到你对他不熟,也没有工作交往,可能会感觉尴尬,特意交代让我陪你去。”
少倾,他仿佛又想起什么:“林彪同志身体一直不太好,主席问能不能也给他搞点药治疗。”
林冠华的表情有点复杂,不知该怎么说,因为这名字背后意味深长。罗部长虽是复兴工程成员,但他没参加五大书记的集体学习,对很多事并不清楚。
他心里惴惴不安:难道主席和林彪交代什么了嘛?再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太可能!主席很讲原则,只该五大书记知晓的事,应该不会随意透露。
他爽快地点头:“我确实也很想见见林总,如果他方便,明天下午我去拜见他。”
3月11日下午,林冠华抵达了林彪的临时住处,刚进大门,爽朗的笑声已传了过来:“哎呀,罗部长,您旁边这位就是林老师吧?果然一表人才,来来里面请,里面请……”
罗部长和对面握手后刚准备介绍,林冠华已抢先道:“叶主任好!”
后一想又不妥,叶群当林办主任已是庐山会议后的事了,在此之前,叶群在教育系统工作,如以四野职务来衡量,那她是司令部参谋,但只负责行政。
“林老师认识我啊,真太意外了……”叶群不介意他怎么称呼,反而脸上笑成一朵花,“不嫌弃的话,叫我声叶大姐就好。”
林冠华笑道:“大姐可真不敢叫,您这么年轻,喊大姐一下子就给喊老了;喊小姐或女士也不合适,您看我喊叶老师行不行?”
这话真不是违心之言,别看后世拿出来的叶群照片又老又丑,实际上,号称延安八美之一的叶群,颜值还比较能打,甚至在林冠华眼中,比蓝萍同志的模样差不了多少,当然比起孙维世来肯定不如。1
现在她才30出头,又有身份地位,模样确实不差。
“行行行,大知识分子喊我老师,一下子感觉更荣幸了。”
叶群并没往心里去,到北京后,组织也找她谈了话,准备安排她去担任教育部普教司副司长,她以为林冠华知道这件事。
这职务也不能说离谱,因为叶群在延安当中国女子大学组教科长时还不满20岁,那会儿压根还不认识林彪,这么多年过去,按级别推算,当副司长也算恰如其分,毕竟叶群师范毕业,高中水平的文化程度也有资格称知识分子了!
林冠华送上了一堆饼干、零食和营养品,全是标准“进口货”,当然不能说给林总,只说给孩子。然后趁罗部长没注意,又巧妙送给叶群一管口红。
叶群起初一愣,看清楚后心花怒放,赶紧不动声色收起来。
对林冠华来说,口红不值钱,但叶群这种人,能不得罪就不要得罪,送点东西很必要。
其实林彪也不满意叶群揽权,但他的政治生活离不开叶群帮忙张罗。叶群精力充沛,敏感活泼,爱张罗,话多,会来事,平时也不摆架子,人缘关系较好,林彪所有政治活动少不了“叶主任”,两者相辅相成。
罗比林大一岁,但林一直是罗的上级。林任红四军军长时,罗是其手下的第11师师长。林任红一军团军团长时,罗任军团保卫局长。红军长征到陕北后,林任红军大学校长,罗任教育长。
两人相识20年,平时关系一直都很好,他也不见外,坐下来就开口问:“林总这两天身体怎么样?”
“好多了,刚来第一天连路都走不动,见主席还是警卫员背了去的,今天就可以在书房办公了……知道你们来,他已等在书房了,咱们赶紧过去?”
林彪的书房里虽然拉满了窗帘,但和文学作品上描述的“里三层、外三层、不开任何灯、连打手电都得蒙块布”有显著区别,室内光线确实暗了些,但还在正常可接受的下限附近。
众人抵达时,他正拿着放大镜在墙上研究地图,林冠华瞅了一眼:朝鲜半岛!2
林彪先和罗瑞卿握手叙旧,又笑着和林冠华握手:“这就是小林同志了吧?你好啊!”
“林总好!”
他一边打招呼,一边拿出自己的黄豆袋递给两人,罗部长刚想解释,林冠华已直接一把抓起来开嚼:“久仰林总黄豆的大名了,听说和四野一起从东北打到海南,今天终于有幸尝到了胜利黄豆!”
“你这个小鬼,调皮得很呐……”
罗瑞卿、叶群都有点发愣,平素林彪非常严肃、近乎不苟言笑,哪怕多年老部下、老朋友会面,也很少有这种面露笑容的时候,甚至他称呼刘亚楼也都直呼其名,从不喊“亚楼同志”,今天对林冠华的态度真破了天荒!
“这次回北京,一方面和中央汇报工作,另一方面主要是养病。”林彪说话很简单,“主席知道我睡眠不好,特意推荐了新安眠药给我,说是你从国外带来的,效果很好,哎,我吃了两天,果然有效,夜里睡得很好,第二天起来人又清醒,一点也不迷糊!”
林冠华提供的是佐匹克隆,作为第三代安眠药,相比此时常用的巴比妥,不但起效快、副作用小,第二天起来时头基本不会疼,且持续睡眠时间也接近于正常深睡眠的5-6小时。
几位用过的中央首长都说好,林彪自然也不例外。
“主席还让你给我大致看下病,说任书记用了你带过来的药后,最近身体好多了……”
“您的病我大致知晓一点,具体成因机理很复杂,不过逻辑很清晰……”
林冠华解释道,“抗战初您受了枪伤,弹头虽然取了,但因为碰到了神经,恢复不好,去苏联也没能得到充分治疗,估计就落了病根……
用学术名来形容,大致叫植物神经紊乱症,这种病不出现器官性病变,但在精神压力或工作压力过大时就会发作,比如失眠、焦躁、怕光怕水怕风,肢体虚弱无力,神情萎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