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高层定夺
因为中苏未达成任何同盟或一揽子条约,相关援建项目都是一个接一个谈下来,缺乏整体计划性和规划性,也不能满足中国自身需要,但因为底子实在太薄,且各方面都处于恢复阶段,中央指令很明确:以恢复、扩建为主,新办为辅,以小步快跑方式前进。
项目里最大的变化是取消了石景山钢铁厂扩建计划,准备将其与唐山钢铁合并,抽调人手去内蒙古包头、安徽马鞍山新建钢铁厂,至于钢铁厂旧址也不浪费,打算安装从美国购买的50吨电弧炉,变长流程钢铁厂为特种合金钢与机械产品的中型生产基地。
林冠华对此是这么解释的:“从长远来看,京、津、唐都属于缺水型城市,不宜发展耗水量巨大的工业。
诸如电力、化工、钢铁、非金属制品、石化、食品与发酵行业、造纸和纺织行业必须减少布局,但可以发展电子、电气、医药、车辆、仪表、机械、通讯等行业,特别是北京高校众多,最适合搞电子、电气、医药、通讯四大类技术密集型企业。
我建议在唐山安排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以龙烟铁矿、迁安铁矿为原料保障,以其产能供应华北地区钢铁需求,首钢就不要大规模建设了……”
北京在建国前的水资源就不算很充裕,建国后伴随着大规模建设与工业浪潮兴起,供水更趋紧张。第一次水危机在60年代中期爆发,靠密云水库引水才度过难关,再后来又搞了南水北调工程。
现在别说密云水库,连最早的官厅水库都八字还没一撇。听到水资源危机,再加首钢集团持续半个世纪扩充最后落个全面关停,中央审慎考虑后采纳了林冠华的建议:停建首钢体系、今年必须启动官厅水库新建!
会议整整讨论了一个下午再加晚上,最终大政方针还是没定下来,但重要议题有了明显进展。
第一是关于50万双万解放军胶鞋生产,除上海、天津新办两家企业外,其余以国家订货形式试点,以便为后续积累经验,毕竟胶鞋涉及面简单,很容易检查;
第二是关于缝纫机生产,采用产业链重组方式推进,尽快提高产量;
第三是关于中国农产品进出口集团,原则上同意林冠华的全部汇报构想,要求纳入中英谈判,由外交部负责,建议正式建交在英国军舰移交时一并宣布;
第四是国防工业与赤字财政,等4月下旬再召开一次军工会议,看全国主要军工业整合情况再说,当务之急是把接收下来的进口机器安顿好,把老根据地的机器和人员向重点城市转移。
裁军和复员原则上不做全局安排,但要求各大军区按此设想进行试点,由军委统筹兼顾,今年考虑完成40-50个师番号的裁撤与重组,林彪递交上去的关于两个军番号的裁撤意见直接获得通过。
主席最后总结道:“小林的局部工业化先行思路,很下了一番功夫,虽与我们平时考虑有很多不同,但内在逻辑还是十分严密的,充分考虑了资金、技术、人员、设备、市场、资源、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在理论、实践、历史上也有参照……
我建议再稍微等一等、看一看,不要急于下结论。
一是看几个试点项目推进和军工产业的调整;
二是看进口设备落地运作情况;
三是看接下去几个月的财政和物资供应情况……
这期间请小林再把报告写深入、写仔细一点,然后请陈云同志牵头把关,以国家经委名义形成汇报稿,提交政治局讨论,听一听其他同志尤其是地方大员的意见!
现在战争危机还不能说迫在眉睫,估计再过几个月,隐隐约约就会有苗头了……”
当中央讨论后续工业项目推进时,台湾当局也在召开高层会议,场面一片愁风苦雨。
常凯申问:“向美国请求援助的事推进得如何了?美国朋友这边,不管哪个层级、哪路势力,务必都要笼络住,并痛陈利害……”
杜鲁门上台,特别常凯申下野后,美国政府便对国民政府不太感冒,基本停了所有援助,只有零零星星从手指缝里漏出来,这还是院外集团不断给白宫施压,杜鲁门才不情不愿拨出来的。
本来去年有一笔7500万美元的援助,结果杜鲁门借口“抵御共产主义威胁”,直接拨付给了越南保大政权,国党压根没捞到。
现在要抓住最后稻草,获得更多资源,只能拼命央求美国人,拼命夸大苏联威胁!
这一点台湾外交系统心领神会,无论是王世杰在联大“控诉苏联侵略”、“废除中苏条约”,还是小蒋让人去院外集团活动,都围绕一个逻辑:只有把台湾包装成抵抗共产主义的第一线,才有助于获得援助。
以前要求全方面金援,现在倒很直接,哀求军舰、飞机、军火、弹药补给……
桂永清忙道:“美国态度比较积极,经多次沟通,同意把低价租借给我们4艘旧军舰,也不用付现金,以贷款形式发放……”
“是什么军舰?”
“本森级驱逐舰,排水量2500吨,拥有5门5英寸火炮,比此前所有军舰都强!”
这番话其实是给自己脸上贴金,美国人压根没那么积极,甚至都弄不清楚解放军海军到底有多少实力,也不想去弄清楚。
美国观察员以苏联太平洋舰队的实力去评估、考虑苏联当初也从日本手中接收了几艘旧型号驱逐舰,再加中国不断从苏联购买军火,本能地认为大概苏联把这些军舰交给了中共。
苏联帮中共培养人才已近乎挑明,飞机、海军肯定就是苏联人在背后指点,但直接介入根本没任何证据,苏联也断然否认,他们最多和美国一样配备了些顾问。
相比台湾当局的夸大其词,美方更愿意相信苏联的解释。
当然,共产主义威胁是美国朝野的政治正确,既然院外集团在喊,那白宫肯定也要配合喊一喊,要不然大家怎么弄钱呢?
明着是低价租借4条军舰,如把院外集团运作费用和各方面公关费考虑进去,比走正经渠道还要贵。
周至柔补充道:“考虑到目前空军飞机不足,美国同意出售32架飞机弥补损失,主要还是B-25轰炸机和P-51D,费用要求一半贷款,一半现款,至于我们强烈要求的喷气飞机,美国方面借口中共也没有而予以拒绝。”
眼看海、空军优势陆续丧失,常凯申病急乱投医,开始押宝尖端武器:海军要求巡洋舰、空军要求喷气机。
结果巡洋舰和喷气机压根没给,只给了些积压待处理的二手货。更大的麻烦在于,无论军舰还是飞机,都需要从遥远的太平洋彼岸运过来,中间有8-12周的漫长过程,偏偏迫在眉睫的海南战事实在没法等。
海南比舟山有利的一点是琼州海峡宽度要大得多,不利之处在于面积也大得多,且上面早有琼崖纵队在活动,从1927闹革命以来,琼崖纵队的红旗一直不倒,相反还越打越强,海南国党区区几个月的围剿根本无法动摇对手。
听到海、空军都有新武器,常凯申脸色终于稍微好了点,追问道:“海南防务情况目前如何?清剿共匪游击队务必全力以赴,绝不能给共军里应外合的机会!”
“目前兵力部署是将海南全岛划为四个守备区。
以32军为主编为第一路军,担负东区守备;
以62军、暂编13师、教导师编为第二路军,担负北区守备;
以新编4军、64军、海南警备2师编为第三路军,担负西区守备;
以63军、海南警备3师、琼南要塞司令部和海南防卫总司令部特务团等编为第四路军,担负南区守备。”
参谋次长吴石用教鞭指着地图毕恭毕敬道,“薛长官另从各防区抽调5个师为预备队;海、空军大部部署于琼北地区,封锁琼州海峡,阻断共军渡海登岛作战。
卑职认为此案分工明确、权责清晰,不易发生互相推诿之事,最高长官手中又掌握机动部队,有利于查漏补缺,唯一令人顾虑是海军靠岸增援是否会重蹈舟山覆辙?”
随着解放军频频向广东一线转移兵力,海南当局直接感受到了压力,虽然薛岳一再吹嘘“伯陵防线坚不可摧”,但经历过舟山战役迅速了结场面后,大家已不相信这种大话了。
岛内达官贵人们感受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迫,纷纷往香港或新加坡跑,为维持民心士气,常凯申勒令海南“只许进不许出”,但这只能骗一般人,真正有路子的人早联系好了船只,根本无视禁令,照走不误,这3000里海岸线,你还能团团围起来不成?离岛船票暴涨至3根金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