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项目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71章:项目

斯大林明白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沉默一会道:“那您是同意最近这一揽子项目协议的喽?”

米高扬有些不知所措,含糊其辞道:“既然两国贸易额度还未用完,我们也有出口需求,答应中国同志的要求似乎并不存在现实障碍,甚至对我们而言也极为有利。”

此前苏联贷款给东欧的利息都是2%,所以第一笔价值6000万美元、利率1%的贷款用完后,苏联便不太肯提高额度,中央深思熟虑后,同意将利率提高到2%,额度增加到1.5亿美元,这才给后续操作留下了较大空间。

斯大林摇了摇手里那几份关于小型管的报告:“这件事呢?”

“我会想办法去美国了解怎么搞,归根到底还是需要快速实现国产化……”米高扬解释道,“中国同志已表过态了,他们愿意将搞到的尖端零配件给我们,只收成本价。”

“成本价是多少?”

“一个小型管交换5000升汽油或柴油。”

米高扬道解释道,“国产大型管,每个成本是150卢布,相当于1500升汽油,专家们都说这种美国管子比国产货耐用得多,5000升的价格一点都不贵,还能用油料欠债抵扣,甚至都不用支付现金。

现在油料是两国贸易的硬通货,我们用油料换青霉素、换煤炭、换大豆、换钨、锡、铅等各类金属,甚至还用来交换肉类!

中国同志从我们这里买到300多架飞机后,连同他们本拥有的作战飞机和民用航空,这三个月燃油消耗高达1200万升,他们现在又有了一批装甲车、坦克,还在大力培训装甲兵,预计消耗也会大幅度增加。

倘若我们同意大规模出口汽车,乃至帮助他们援建汽车厂,不但能密切两国友好友关系,也能扩大我国燃料的销路市场。毕竟,中国国内新开发的那个油田只有300万吨规模,近3年连50万吨成品油的年产量都达不成。”

听到这个价格,斯大林很满意,觉得中方还算靠谱,没有因为苏联急需而狮子大开口,话锋一转道:“多援助个汽车厂对我们来说其实也不算什么,我主要担心他们的态度,您去过中国,您认为他们变下一个南斯拉夫的可能性有大?”

米高扬一惊,这问题可不好回答,思索良久后缓缓道:“不得不承认,中国同志在经济发展等方面与我们存在差距,他们目前还采用了土地改革、分配到人的模式,尚未建立集体土地所有制度;他们虽然在大力发展国有企业,但依然允许私营企业乃至帝国主义企业继续存在。2

但我认为,中国同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是坚定的,他们这些相对缓和的策略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类似于我们当初的新经济政策时期。

毕竟中国长期处于战争状态,经济局面非常糟糕,工业基础异常薄弱。

去年中国的发电量只有43亿度(不含台湾),甚至低于(北)朝鲜的49亿度,满洲地区的生产恢复是靠着从朝鲜调入2.2亿度电才勉强维持,今年据说达成了新合作,朝鲜将向满洲调入至少3.5亿度电……

无论意识形态、国防建设还是外交路线,中国同志都与我们保持高度一致,他们的空军、海军、装甲兵司令员都是留学苏联出身,具有坚定的革命信仰!这些都与南斯拉夫的情况截然不同!”

刘亚楼1939年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到苏联红军挂职锻炼并参加卫国战争,被授予少校军衔;

许光达1932年到苏联,先后在莫斯科国际列宁学院、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求学,1937年才回国;

萧劲光资历更老,1921年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列宁逝世时曾作为东方民族代表为其守灵;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再次奉派到苏联入列宁格勒军政学院,系统学习军事理论和政治理论知识,直到1930年回国。

这三个掌握关键军种的负责人都是典型留苏派,之所以挑选他们担任重要的军种司令,主席也有此种考虑的因素,党内高层对此都明白,莫斯科方面同样心知肚明!

听米高扬说到这里,斯大林脸色缓和了不少。

“……在履行社会主义义务方面,中国同志的表现也很出色,他们派出得力干部帮朝鲜在满洲编练了6个师,给他们全套武器、弹药、补给、粮食,只收取比成本价还低的费用;他们刚和越南也签署了协议,准备按朝鲜模式为越南培养3个师,帮他们击退法国侵略者和傀儡政权。

这些军队最终是世界革命队伍的一部分,是要向着帝国主义开火的,中国同志本身还在和国民党反动派、美帝国主义不断斗争,前不久刚刚收复了舟山群岛,接下去马上要收复海南、台湾,完成国家统一。

他们还和捷克、波兰、罗马尼亚、德国达成了经贸互助协定,极大减轻了我们的负担,有力地巩固了社会主义阵线,与南斯拉夫自私自利的性质完全不同,所以……”

米高扬得出结论,“我不觉得中国会向南斯拉夫的方向发展,至少暂时还看不出来。”

“但中国在核心问题上的态度依然含混不清。”

斯大林强调道,“台湾单方面废除有关中苏条约后,我们与中国间事实上就不存在条约了,在诸如外蒙、旅顺、大连、中东铁路等领域,双方其实一直存在争议,我让维辛斯基同志问过中国大使关于新合约的条款问题。

对方说,毛泽东同志目前的全部精力在于赶走反动派、完成台湾统一,其他问题都可以暂时往后拖一拖,我认为这是种有意拖延的态度……”

米高扬现在明白了,之所以斯大林迟迟不肯对一揽子项目放行,是中间渗透着这个因素。

“我能理解这种心态,觉得对方顾虑没错。在美帝国主义还盘踞在中国领土上时,中国同志贸然与我们谈领土、主权问题恐怕不太合适。如果他们允许,那台湾当局就会援引这条;如果他们否认,那首先中苏就会起纠纷。

我相信以中国同志的智慧,应该能看出到底谁才是真正支持中国革命的一方。

最近台湾方面一直在鼓噪我们介入了中国革命,拼命在拉美国人下水,这时候适当拉开一点距离,更有利于让世界舆论与我们站在一起。您觉得,倘若中国现在就旗帜鲜明地与苏维埃完全一致,美国人会不会真进入台湾呢?

只要中国能获得台湾、海南,那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应该有这个机会,这就好像将来只要我们支持河内,进入金兰湾将不难……”

米高扬总结道,“中国同志上次说今年年底可能会安排毛泽东、周恩来同志来访,我觉得届时两国再达成新的同盟条约会更加有利,那时候中国应该已完成统一战争了……”

斯大林认可了此项结论,1950年3月19日,在其亲自首肯下,刘少奇代表中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了1950-1951年度项目协定。

1、中苏易货贸易额度提高到2亿美元,利率依然为2%;

2、苏联向中国出售2万辆卡车,并帮助中国建设一座年产量10万辆汽车的先进制造公司;

3、新增哈尔滨锅炉厂、吉林氮肥厂、沈阳飞机修理厂、江西德兴铜矿、马鞍山钢铁联合公司、鸡西城子河竖井、湖南锡矿山锑矿等7个援建项目;

4、新增抚顺镁厂、辽西杨家杖子钼矿厂、热河矾钛矿厂、云南个旧锡联合厂、江西西华山钨矿、辽宁朝阳瓦房子锰矿等6个扩建、改建项目。

上述项目预计需要支付给苏方9000万美元,本来中方还想多要点其他技术领域尤其是军工领域的设备制造产业,毕竟现成捏着156个项目清单,不会再像几个月前那样,完全对工业化布局不知所措,要反过来靠苏联顾问调研才能提出援助需求。

当然,其中有些矿产不是156项目中的规划,完全是林冠华提供资料,由地质队新近勘探而出的,此次也一并列入。

苏方一直认为中国很难在短期内归还这些贷款,目前中国的技术水平也不够掌握尖端科技,能把汽车制造应付下来就很不错了,其他项目容后再议。

除中方强烈要求的汽车厂外,苏联只给了锅炉厂和氮肥厂,飞机修理厂是针对空军装备的转移配套。

中国方面渴望的坦克、喷气飞机、柴油引擎、精密设备、滚珠轴承、电气仪表等项目,一个也没能引入。

剩余项目全与矿产有关,并约定中方要在建设成功后用矿产冲抵苏联贷款,保证苏联有色金属的供应。

中央对此不太满意,考虑到现实局面,最终决定先答应下来。

用总理的话说,再怎么样也把汽车项目给谈下来了,这是个大工程,也直接有利于抗美援朝。

我们可以加速推进,然后考虑新的沟通:今年不行还有明年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