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地下输送
日本,佐世保。
“美子……”一座破败不堪的房子里,一个男人艰难地开了口,“有件事和你商量下……我想……我想……”
他的妻子虽然眼角满是忧色,但还是很有耐心地、静静地等他开口。家里存粮已见底,所有能卖钱的东西都已变卖,这两天靠各类野菜和所剩无几的大米混着吃,全家人都饿得嗷嗷叫。
她以为刚收到信的丈夫终于有了解决办法,但没想到对方说出来的话虽然简短、低沉,却极有震撼力。
“我想去满洲工作!”
她估计到丈夫有可能要去远方工作,没想到居然是这个回答。
美子震惊不已道:“满洲,不是已经共产主义了么?……”
“我有个大学同学叫田中敏,以前在满铁鞍山炼钢所工作,战败后我以为他已死在满洲或在服苦役,没想到他的生活状态居然比我们好。他说中共在招募有经验的技术员工,鼓励日本技师、工程师去满洲工作,他特意发了邀请函,想让我也去。”
“但你从来没去过满洲啊?”美子诧异道,“田中倒一直在满洲工作,被留用不奇怪。”
高桥正上慢悠悠道:“你知道的,当初满铁在满洲投资建设了不少工厂,很多设备从本土运过去,我很熟悉,上手应该比较容易。俄军进入满洲时,将这些设备都当战利品拆卸走了,现在听说陆续又在归还,而中共缺乏专业人员,很需要一批懂技术的人过去管理机器、恢复生产。
共产党已解放满洲2年了,所有社会秩序也稳定了下来,正全力发展经济,你也知道,满洲一直是非常富饶的地方。
田中说满洲目前的生活条件不错,比我们在日本挨饿受冻强;当局邀请我们我过去,承诺给予合理待遇,路费由他们协调解决,如果到满洲后又不愿意,可再安排船只送我们回来……”
他扬了扬手中的邀请函:“只要我愿意去满洲,上船后,你可以凭借这份邀请函拿到50美元,家里太困难了,只能先解燃眉之急……到满洲我会努力工作,争取再给你们寄点钱!”
美子担忧道:“能有工作当然是好的,但满洲我总感到很担心……要不你还是去别的地方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找到其他工作?”
高桥正上摇头道:“能找的工作我都尝试过了,目前包括三菱、三井在内的大财团都在勒令解散,佐世保如此,东京、大阪、名古屋也好不到哪里去……
我们的工厂早就被美军炸毁了,因为以前是给陆军配套生产军工零件,想恢复也不太可能,很难找到适合我的工作,倒是满洲正在大发展,还需要我的技术。”
一想到前途叵测的场面,美子忍不住低声抽泣:如果只有她和丈夫两个人,那怎样都能熬过去。问题两人头上还有年迈的婆婆,底下还有两个学龄前的儿童,实在供养不起。
相比其他人家,他们又算是幸运的,丈夫因为是为军方服务的工程师,免于征召入伍,否则,他的左邻右舍,哪家没有死过人?
高桥正上叹息道:“你不要为我担心,我不过一个冶金工程师,从未去过中国,也没当过兵,中国人不会怎么难为我。我还有两位堂兄弟也收到了邀请,准备去满洲碰碰运气,两人都是海军,一个是海军航空兵、另一个是航母轮机长,他们都不怕,我怕什么?”
二战结束后的日本进入了完全的美国占领局面,在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总方针下,对日本进行了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社会等领域的一系列改革,就经济层面而言,出现了完全的混乱与生产衰退。
由于中国、朝鲜、南洋等传统原料地丧失,日本国内进入了原材料奇缺,开工不足、物资供给匮乏,通货膨胀日烈、外贸完全断绝的恶性循环,再加战争期间发行的政府债券和军票同时赎回,曾一度出现月度高达50%的恶性通货膨胀,只有国党政权崩溃时的通货膨胀率才超过日本。
美国扶持下的币原内阁颁布了金融紧急措施令和银行票据存款令,实行新日元转换,等于强行推进一次币制改革,并延续战争期间的配给制。二战国家中,日本是最后一个退出配给制的。
从1945至1948年,日本贸易赤字高达9.79亿美元,比国党还夸张,全靠美国援助才没有发生全面性的饥荒。
美国赢得二战后,本一个劲嚷嚷要求日本赔偿,但日本穷得叮当响,美军一分钱也没拿到,反而4年中还援助了日本10.58亿美元的物资,占日本进口总额的69.9%。
虽然日本生产已部分恢复,但工资一直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劳动者生活维艰,工人运动此伏彼起,经济不稳定又引起社会不稳定,严重威胁美国的统治。
为应对冷战,特别是应对失去中国大陆后的局面,美国提高了对日本的重视程度,一方面要求日本尽可能增加煤炭、粮食、钢铁等基本生活品,另一方面又启动道奇计划,准备将日本经济重新纳入资本主义市场,恢复平衡。
核心要点是尽快恢复财政平衡,消除贸易管理特别账户中包括的所有补贴,发行重建金融贷款和停止新贷款消除通货膨胀因素,克服通胀。
抑制货币供应重点是通过修改浮动汇率制度,强制设定1美元=360日元的单一汇率,并在事实上盯住美元的基础上逐步取消商品和价格管制,促进自由竞争改善市场机制。
这些药方不算错,但实现过程非常痛苦,市场全面萧条,在强制平衡中近乎休克,几年过去,日本经济还在半死不活的边缘挣扎,粮食、肉类的配给甚至还不如1944年!
战后日本人连卷烟都买不起,产生的一个新行当就是跟在美军后面捡烟蒂,把那些烟蒂收起来搞“再生烟”,这种情况下,美军基地附近的皮肉生意此起彼伏,一包烟、一个罐头、一双丝袜就可以换来一夜。
日本女人在亚洲女性中相对来说特别温柔且不过分看重贞操,所以驻日美军夜夜笙歌,迅速朝驻华第15步兵团的模式发展,迫使美国当局以快速轮替的办法保持战斗力。
唯一得利的是日本农民,他们在美国推进的土地改革中以货币赎买了土地,但因日元快速编制与新旧日元转换,实际上赎买近乎于原价的1-3%,和白送差不多。
类似高桥这样的中产阶级城市家庭,在此过程中受到的打击特别重:存款全部报销、失业没有收入、打零工获得是收入根本不足以养活一家人,只能靠变卖旧家当存活。
复员回来的日军受到了各方面嘲笑,与此同时,为清算日本的战争罪行,减轻日本政府的财政负担,美国规定所有日本旧军人的全部抚恤、救济金、退休金一笔勾销!再加他们也不可能分配土地,除极少数幸运的旧军人能够被政府聘用进入自卫队,过去的天之骄子们都在底层挣扎。
这使民众既担心又迷茫,也让高桥等这批以往称得上有“见识”的人物想尽办法寻找出路,中国来信无疑成为重要的催化剂!
这次邀请的重点,是林冠华报经中央同意后圈定的,包括工程师、生产技师与海军专业人员。
工业人才不必说,东北机器回归后,急需工业化人才,有些设备中国人不懂、苏联也弄不清楚,只有再把日本人喊来才能重新装回去;至于海军人才,因苏联不肯出售大型军舰,自然也谈不上派遣海军顾问,但日本海军专业素养可以信赖,也比苏联要强。
相对陆军,日本海军在侵华战争中扮演的角色不那么突出、罪行不那么大,相处起来并说服内部稍微容易些。
如果要从英国买军舰,大规模聘用英国人是承受不起的代价,英国方面也未必答应,师承英国海军的日本海军,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上手,再怎么说,江田岛海军兵学校毕业的军官都懂英文,很多人甚至还很流利。
有东北老航校的现成经验,再加目前有800多名日本铁道技术人员在国内各铁路干线上帮助恢复,中央对此抱有期待的态度。
唯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这批日本人在不太惊动当局的前提下尽可能过来,以及怎么解决专项经费问题。
林冠华提了建议:让现有日本在华工程师私人写信、担保发邀请函,只要接受邀请函并登上离开日本的指定船只,就给其家属发美元做派遣费。
陈大掌柜和李克农同意了这个设想,将出售硅片的美元,一部分用于购买物资,另一部分解款到远东执行地下输送工作。
泰国航运、炎黄航空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日本在二战期间与暹罗是盟友,在整个南洋,如果还有谁不把日本当成侵略者,那估计只有暹罗,获得泰国签证是很自然而然的选择,作为现成有船、有飞机、有人员的专业通道,一旦离开日本再送去中国,还不是轻而易举?
大批和高桥正上一样的人物手持邀请函,以免票方式登上客轮;而重要人物,如海军少佐以上级别的军官、副教授以上的知识分子、经认定的突出人才,甚至还能获得飞机票与200美元的预支费用。
奈何日本人对新中国还很陌生,轻易不敢尝试,除少数原本就倾向于共产党、对美国不满的左派知识分子和反战人物,其他旧日本体系下的人物,暂时还不想去领这笔费用。